山西省晋中市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2051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晋中市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晋中市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晋中市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晋中市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2012-2013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45分).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必将引起A细胞代谢紊乱 B心脏病C糖尿病 D内环境中pH升高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A淋巴 B淋巴和组织液 C血浆和组织液 D血浆和淋巴关于“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用H表示 B主要侵犯人体T细胞C常用AIDS表示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生命是宝贵的,我国古代就曾采用种痘的方法预防天花。这种方法( )A属于控制传染源 B.属于被动免疫C能切断传播途径 D.会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人在寒冷环境中,

2、会不自主地出现寒战。此反应的效应器及其产生的生理效应是A皮肤的立毛肌;立毛肌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B皮肤的血管;血管急剧收缩,减少散热量C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量D骨骼肌;骨骼肌收缩,减少散热量. 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A、甲状腺 B、胰腺 C、卵巢 D、肾上腺一夜狂风暴雨导致成片的玉米倒伏,灾害过后,部分倒伏的玉米又逐渐恢复到直立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分别是A重力作用和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B茎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C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与均匀光照D茎的背地性与根的向地性如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

3、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A在OA段范围内B在BC段范围内C在BD段范围内D在BA段范围内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在神经元之间结构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Aa或b Bc或d Cb或c Da或d.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是效应T细胞,细胞为记忆细胞B通过过程产生的“某物质”是淋巴因子 C细胞分别为吞噬细胞和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感染赤霉菌

4、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没有感染赤霉菌的幼苗也表现出恶苗病的症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有以上效应的活性物质赤霉素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赤霉菌产生的物质使水稻患恶苗病 B.使水稻患恶苗病的是赤霉菌的代谢产物,不是赤霉菌本身C.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D.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 几百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在一定

5、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该生态系统是生态农业的雏形C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D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人的干预.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A体温调节 B血液pH的调节 内分泌的调节 D水平衡的调节. 甲、乙、丙三组小鼠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

6、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 据媒体报告,“食人鱼”是一种有极强生存能力的肉食鱼类,一旦进入自然生态水域,就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假如该物种进入某湖泊生态系统,以下哪种曲线能准确表达其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右图为测定反射弧中两个相邻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示意图,如果分别刺激图中a、e两处神经末梢,则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次数和神经冲动的方向分别是A. 1、2;在d处会有两次神经冲动都是单向传递的B. 2、1;在bc段会有两次神经冲动都是双向传导的C. 1、2;在bc段会有两次神经冲动都是单向传导的D. 2、1;在bc段只有一次神经冲动且是单向传导的. 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面建成通车,其中在青

7、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设计了33条通道(如桥洞),格外引人注目。该设计的目的不包括( ) A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 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 C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而出现新物种,保持藏羚羊遗传的稳定性 D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保持正常水平.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

8、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0.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的总量21.美容制剂的主要成分是肉毒杆菌分泌的毒素蛋白,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可能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9、22.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中的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23.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24.下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群落演替 B过量

10、砍伐后的森林上发生的群落演替 C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 D冰川融化而暴露的土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25生态捕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含任何有毒物质的黏合剂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信息传递方式是( )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26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D.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以维持其稳定性27.一瓶葡萄糖溶液,内有适量

11、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体积之比为5:3.这是因为( )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 B.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 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无氧呼吸 28.吃腐乳时,外层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由什么形成的( ) A.毛霉分泌物 B.毛霉白色菌丝C.豆腐块表面失水后变硬 D.毛霉白色菌丝上的孢子囊29.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正确的描述是 ( )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 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 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30. 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04、Mg

12、S047H20、葡萄糖、尿素、琼脂、水 BKH2PO4、Na2HP04、MgS047H20、葡萄糖、琼脂、水 CKH2PO4、Na2HP04、MgS047H20、尿素、琼脂、水 DKH2PO4、Na2HP04、MgS047H20、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5分)31.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 ,产生的终产物是 和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

13、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 、 、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 。32.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灭菌、干热灭菌和 灭菌。(2)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土壤取样 称取lO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制备土壤提取液 吸取0.1mL溶液进行平板涂布 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 B、 C、 D、(3)利用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 色。在发酵过程中, 随着酒精度的提高, 发酵液逐渐呈现深红色, 原因是 。(4)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 最常使用的接种方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