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190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收获平台一、默写。1青树翠蔓, ,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 , , ; , ,似与游者相乐。 3潭西南而望, , 。其岸势 ,不可知其源。二、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字词。1隔篁竹,闻水声 2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三、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译句: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句: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句: 四、选择下列两个问题中的一个作答。1你喜欢小石潭记所描绘的景色么?说说你的理由。2你是否见过类似小石潭记所描绘的景色?不妨用100字左右进行描写。答:

2、发展空间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回答问题。余独缘涧石而进,踞潭边石上,仰视双瀑从空夭矫,崖石上覆如瓮口。旭日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俯仰应接,不能舍去。循涧复下,忽两峡削起,一水斜回,涧右之路之穷。左望有木板飞架危矶断磴间,乱流而渡,可以攀跻。遂涉涧从左,则五漈之石门矣。两崖至是,壁凑仅容一线,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碍云影。人缘陟其间,如猕猿然,阴风吹之,凛凛欲堕。盖自四漈来,山深路绝,幽峭已极,惟闻泉声鸟语耳。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注释夭矫:屈曲。危矶:水边突出之石。缘陟:沿着攀登。1根据提示摘抄语段中的语句。 描写清晨的阳光辉映着飞腾的瀑布: 描写两山崖间“一线天”的险境

3、: 描写游人攀缘其间之惊险: 总写所游山涧景物的特点: 2用“/”标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两处) 仰 视 双 瀑 从 空 夭 矫 左 望 有 木 板 飞 架 危 矶 断 磴 间 壁 凑 仅 容 一 线 人 缘 陟 其 间3资料链接九鲤湖在福建仙游县东北约13公里处。相传汉武帝时,有何氏九仙在此骑鲤升天,故名。湖在万山之巅,有九级瀑布飞泄而下。闽方言中称瀑布为“漈”,记中描述瀑布时,皆沿用“九漈”的说法。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主要记录的并不是九鲤湖本身的景致,而是记叙了其九处瀑布,也即“九漈”。此篇为徐霞客描写瀑布最为集中的一篇游记,对水势、水态、崖石深潭、颓波突浪之特色掌握准确,既有逼

4、肖的描写,又有想象的发挥,让人读文如临其境,如感其魄。读罢以上“链接资料”,你对语段的理解会更进一步了吧?比较此语段与小石潭记所描绘的景物,谈谈二者有哪些异同。 轻松一刻柳宗元和永州八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

5、,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

6、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参考答案收获平台一、答案略。二、1、竹林。2下:朝下,名词活用作状语;尤:格外。3可:大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4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疾速的样子。三、1潭底是一整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翻卷出水面。2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寒气透骨,非常寂静幽深,不由得感到心神凄凉。3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四、此题开放。发展空间1旭日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壁凑仅容一线,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碍云影。人缘陟其间,如猕猿然,阴风吹之,凛凛欲堕。山深路绝,幽峭已极,惟闻泉声鸟语耳。2 仰视/双瀑/从空夭矫 左望/有木板/飞架 危矶断磴间 壁凑/仅容/一线 人/缘陟/ 其间3提示:两处景物的共同特点是阴幽深邃,所不同的是,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是一泓平静的水潭,清澈幽静,而徐霞客游记中的“九漈”却是颓波突浪,水声不绝,充满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