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题库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665071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71 大小: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选择题-题库(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体育是以( D )为目标的教育活动。A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B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C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D发展体能,锻炼体魄2、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B )。A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B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C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3、根据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 D )。A.教学目标B.教育要求C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5、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 ABCDE )。A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B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

2、热爱劳动,热爱科学C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D养成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E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6、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在什么时期能够实现?( D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B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D面向全体学生8、( C )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A胡锦涛B.邓小平C江泽民D.温家宝9、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哪些作用实现的?( CDEF )A强制功能B示

3、范功能C导向功能D评价功能E激励功能 D. 调控功能10、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 ABCDE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E劳动技术教育11、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 A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12、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C )。A人格尊严权B受教育权C人身自由权D名誉权1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包括( ABCDE )。A传道者角色B示范者角色C研究者角色D授业、解

4、惑者角色E朋友角色14、“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这句话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名言?( C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杜威15、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 C )。A授受关系B相互促进的关系C民主平等的关系D师道尊严的关系1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 B )。A人格尊严权B受教育权C名誉权D隐私权17、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儿童权利公约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8、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D )素养。A.教育专业B品质专业C职业道德D学科专业19、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 ADE )。A.耐

5、心周到B过分挑剔C主观偏心D有责任心E有幽默感20、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 A )。A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B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C以教书育人为使命D承担教育教学职责21、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 )。A读、写、算B读、写、画C画、写、算D读、画、算22、“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属于( B )阶段的培养目标。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23、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D )。A教学目标B

6、课程目标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24、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体要求,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是( C )。A教育方针B教学目标C教育目的D培养目标25、下列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DE )。A整体性原则B普遍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迁移性原则E生理适宜原则26、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 ABD )。A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B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C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D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E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2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 )。A课程改革B方法改革C途径改革D内容改革28、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7、,教学时间的安排要体现( C )的原则。A以社会实践为主B以课外活动为主C以上课为主D以家庭教育为主29、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D )。A教学大纲B教学计划C教科书D课程类型30、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 C )构成。A序言部分B文本部分C本文部分D后记部分3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C )。A夸美纽斯B洛克C斯宾塞D杜威32、下列哪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活动属于教学活动?( ABCDE )A课前准备B上课C作业D练习E评定33、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的是( DE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

8、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E设计教学法34、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属于( B )。A内部分组B外部分组C班级授课D道尔顿制35、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A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36、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 )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37、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D )。A班级授课制B分组教学制C道尔顿制D个别教学制38、贯彻理论联系

9、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 )。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9、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 C )较高。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40、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 D )。A文化活动B实践活动C娱乐活动D认识活动4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C )。A讨论法B谈论法C谈话法D讲授法42、中学的教学原则包括( ABCDE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

10、43、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A )。A杜威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凯洛夫44、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A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45、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A )。A教学策略B教学形式C教学手段D教学原则46、根据教学的任务划分,课的类型分为( ACDE )。A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B布置作业(作业课)C检查知识课(检查课)D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E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47、学校教育必须以( D )为中心。A课外活动B社会劳动C体育活动D教学48、一节

11、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C )。A布置课外作业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49、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它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BCDE )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E继承性50、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叫做( D )。A道德行为标准B德育内容C思想教育D德育目标5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 D )规律。A智育过程B心理辅导C德育过程D美育过程5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C )。A途径B归宿C出发点D关键环节53、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BCDE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活动C课外活动D劳动E政治课教学54、德育

12、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有( B )。A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环境、德育内容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C教育目标、教育环境、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环境、德育方法55、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C )原则。A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B导向性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D疏导56、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家( B )提出的。A马卡连柯B德鲁克C皮亚杰D夸美纽斯57、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A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杜威58、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13、 B )。A年级B班级C教研组D共青团组织59、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的班级管理是( A )。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60、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C )。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6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 ACDE )。A明确的共同目标B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E一定的组织结构6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儿是由以下哪位教育家所著的?( B )A捷克的夸美纽斯B法国的卢梭C美国的杜威D德国的赫尔巴特63、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