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试题(3)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48865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试题(3)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试题(3)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2012年高考模拟卷历史试题(三)第卷 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著名史学家钱穆曾说:“我们中国人是政治的天才,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其中的“优良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2. 2010年4月6日,英国首相布朗与内阁成员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门口宣布将于5月6日举行大选。下列对于此次大选的说法正确的有 ( )议会下院的决定着首相的产生 布朗是多数党的领袖,国家元首内阁成员与布朗是共进退的 首相的选举及任免与英王无关A. B. C.

2、 D. 3.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正在兴建首义广场(如右图)。其得名的主要依据是 ( )A.武汉地区是民主革命的摇篮 B.湖北军政府的成立C.中国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 D.武昌起义的成功4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以下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5.2010年6月9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此观点 ( )A.指

3、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弊端 B.否定了苏联经济建设成就C.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 D.不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6.英印总督寇松多次写信给达赖,企图撇开清政府与西藏地方“直接交涉”。十三世达赖喇嘛拒收来信,并明确表示“没有和驻藏大臣及噶厦商议,他决不会与任何外国政府通信”。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西藏地区享有很大的自治权 B.英国殖民者企图分裂中国C.十三世达赖喇嘛坚决维护国家统一 D.驻藏大臣掌管西藏地区事务7.据现代日本经济史典记载,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率达11.8%持续了5年,国民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了英国,1967年超过了联邦德国和法国,经济规模已发展到居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位。

4、其原因有 ( )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二战后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美国的经济援助 政治大国地位的恢复A. B. C. D. 8.郑文融郑氏规范介绍,大地主郑氏家族的条规规定:“佃人用货折租”。这主要说明 ( )A.封建家规比较苛刻 B.重农抑制商思想浓厚C.封建地租剥削多样化 D.土地兼并现象比较频繁9.上海世博会山东馆展出了1915年张裕酿酒公司在旧金山世博会所获的金奖奖牌,堪称一个世纪前“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象征。这枚奖牌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A“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B.政府积极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C葡萄酒技术世界领先 D.民族工业得到一个“短暂的春天”10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习

5、俗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以下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 ) 旗袍 中山装 京剧 近代的婚礼A B C D11.深圳是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B.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C.深圳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D.深圳最先推行市场经济体制12.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4月9日至11日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中国首席代表保罗格拉森在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带来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的自控问题,主要是取决于每个人的自控能力。这说明 ( )A.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信仰 B.保罗

6、格拉森是一个互联网专家C.互联网的弊端需要人们自控 D.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利用互联网13.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史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问题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C.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丧失 D.国民经济开始负增长14. 1996年发达国家36380家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控制的比例和数额如下表,从表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世界生 产国 际贸 易国际技术贸易世界科研与开发国际投资额对外直接投资40%5060%6070%8090

7、%90%$2947.32亿A. 跨国公司日益增多发达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C.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D.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15.春秋战国时期派别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国家大一统 C.富国强兵D.社会现实16.对以下两幅图片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 蒙娜丽莎 洛神赋图A.都能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 B.都是同一时代的绘画作品C.都注重描写人物的精神 D.都强调线条的作用17.上海世博会安徽馆以“徽文化让生活更多彩无徽不成镇”为主题,充分挖掘徽文化促进城镇发展的历史脉络,着力弘扬徽文化环境友

8、好、“天人合一”的时代精神。以下史实中最能充分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A.徽商的兴起与发展 B.徽班进京演出C.三河镇大捷 D.小岗村推行大包干政策18.“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据此,苏格拉底 ( )A.反对雅典式的民主 B.力图挽救雅典城邦制度 C.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D.主张选拔人才要任人唯贤191915年的某篇文章写道:“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分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作者最有可能是 ( )A李鸿章 B陈独秀 C

9、孙中山 D康有为20.法国欧华历史学会会长、欧洲龙吟诗社执行社长叶星球在“嫦娥二号”发射成功之时,当场赋诗一首,畅想月宫中的吴刚一定会捧出醇香的桂花酒,盛情欢迎“嫦娥二号”的到来,月兔唱起欢快的歌,盛赞中华儿女的凌云壮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中国已迈入世界宇航大国的行列 B.“嫦娥二号”引起世人的关注 C.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现实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某中学高三学生王梅在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时看到这样一段:突然之间有什么东西发出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 )A.18世纪70年代 B. 1

10、9世纪中期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末22.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 ( )A.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B.秦孝公的大力支持C.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D.取信于民,重视承诺23.胡适的留学日记载:使戊戌政变不致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此观点没有认识到 ( )A.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B.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C.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中体西用的局限性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和青海。这体现了 ( )A.中华民国

11、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B.中华民国统一了全国C.约法表达了维护领土完整的国家意志 D.约法是当时中国的根本大法 25.袁世凯称帝时宣称:“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据此,袁世凯称帝的理论依据是 ( )A.天赋人权说 B.民主共和思想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第卷 非选择题(5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第26题15 分,第27题12 分,第28题9 分,第29题 14分,共50分)26.(15分)祖国统一一直是世界各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应

12、妮)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召集举办,浮生六记(卷五)册封琉球国记略原件专家认证会11日在此间召开。经海峡两岸学者研讨,认为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因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 中国新闻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钓鱼岛引发的问题及其影响。(3分)材料二 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