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4752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 15 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 课后加餐练 | 1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凌晨四时,上海响起密集的枪声。 外电报道:“在中国,KMT 与GP 火并,彻底决裂!”这里的“KMT ”与“ GP ”是指( ) A革命党与清政府B国民革命军与北洋军阀 C国民党与共产党D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 解析: 选 C 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时是国民党屠杀中 国共产党,背叛革命,故C项正确。 21927 年,中国共产党发动多次起义,从起义的直接目标看,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力量 B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C尚未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还未认识到农民阶级是革命的领

2、导者 解析: 选 C 1927 年大革命刚刚失败,在城市中,中共并没有很强大的力量,故A项错 误;当时刚刚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并没有受到“左”的错误的影响,故B 项错误;从 1927 年的几次起义来看,主要的目标还是针对大城市,表明共产党没有找到农村包围城市 的革命道路,故C项正确;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故D项错误。 3“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 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这种战略”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B农村包围城市 C国共第一次合作D开展工人运动 解析: 选 B 无产阶级革命是中俄两国共同拥有的,故A项错误;俄国走的是城市中

3、心 的道路, 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 B项正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涉及到农村中建 立政党和军队,所以不可能是指国共第一次合作,故C项错误;材料重点是强调农民运动, 而不是工人运动,故D项错误。 4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那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 的最基本条件。”这说明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的关键举措是( ) A进行土地革命B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发动秋收起义D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解析: 选 A 材料特别强调土地问题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解决土地问题,它会壮大中 国革命的力量, 发动农民来参与革命,故 A项正确;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属于根据地建设, 不是土地革命

4、的内容,故 B项错误; 秋收起义是在土地革命之前进行的武装斗争的表现,故 C项错误;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治表现,故D项错误。 5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对“八七会议”决议有所发展的内容是 2 ( ) A根据地建设B武装斗争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土地革命 解析: 选 A “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组织武装斗争的总方针,而“工农武 装割据”的思想又提出了加强根据地的建设,故选A项。 6曾有专家以“瑞金建政,翻天覆地”精辟概括了苏维埃政权在中国革命史和党 史上的重要地位。苏维埃政权对中国革命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B是“工农武

5、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敌后根据地的中枢指挥作用 D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政权建设经验 解析:选 D “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政权建设经验”是苏维埃政权对中国革 命所起的主要作用之一,故选D项。 7下图为1930 年至 1931 年鄂东南苏区印制的纸币的正面和背面。从中可以看出该纸 币的印制十分重视( ) A政治宣传B联系群众 C经济发展D勤俭节约 解析: 选 A 注意纸币的正面“鄂东农民银行”,题干中说明这是苏区的纸币,背面的 文字是“十月革命歌”,这些信息都指向了政治宣传,故 A项正确; “联系群众”与图片信 息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发展”在文字中未

6、出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勤俭节 约”的信息,故D项错误。 8从 1933 年 9 月到 10 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 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经过一年苦战,反围剿失败。 随后, 中国工农红军 ( ) A转入农村,发动群众B战略转移,北上抗日 C挺进中原,战略反攻D战略决战,逐鹿中原 解析: 选 B 转入农村,发动群众是1927 年,故A项错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 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故B项正确;挺进中原是1947 年,战略决战是 1948 年,故 C、D两项错误。 9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曾经先后设想在湘西、云贵高原、川西

7、、新疆等地建立新的根据 3 地,最后选定在陕北。这表明( ) A红军战略转移计划周密 B敌强我弱形势没有改变 C西部地区群众基础薄弱 D北上抗日成为全民共识 解析: 选 B 材料不能反映转移计划周密,陕北也不是最先确定的地区,故A项错误; 中央红军设想建立的新的根据地的地点均选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是由于这些地区反动势力 较为薄弱,这说明敌强我弱的形势没有改变,故B项正确;群众基础薄弱不利于开展斗争, 这不能解释确定西北部地区为根据地的原因,故 C项错误; 北上抗日并不是确定新的根据地 首要考虑的因素,而且北部地区也不等于西北部地区,故D项错误。 10美国记者斯诺在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长征是“

8、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 般的远征”,这次“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B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C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D甘肃会宁会师 解析: 选 D 红军长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1936 年 10 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 故选 D项。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9 年 1 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地区挺进,揭开了开 创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在此前后,蛟洋、赣西南、闽西等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蛟洋 农民银行、 江西工农银行、闽西工农银行等金融组织。这些金融组织各自发行了货币,货币 的流通使用有特定的范围,货币

9、发行有充足的准备金,纸币可随时兑换银元,币值比较稳定。 1932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7 月发行纸币和银元,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内 统一流通。纸币上多设计有马克思、列宁头像,或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口号。 临时中央政府加强货币管理,保障币值基本稳定。1933 年 9 月后,由于第五次反“围剿” 和王明的“左”倾错误,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经济极度困难,国家银行大量发行纸币,导致 币值贬值。 临时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币值,但终因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无法扭转 通货膨胀的局面。1934 年 10 月后,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 摘编自罗华素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史

10、(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革命根据地货币政策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行货币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 问,依据材料“ 1932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7 月发行 纸币和银元,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内统一流通。纸币上多设计有马克思、列宁头像, 或有全 4 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口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第(2) 问,依据政策的特点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影响。 答案: (1) 特点:货币发行从分散到统一;维护币值基本稳定;货币流通使用有特定的 范围;货币发行时间短;货币设计体现苏维埃政权的特色;受革命形势的影响。 (2) 影响:推

11、动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打破敌人经济封锁,改善人民生活;宣传了革命思 想;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货币积累经验。 | 课后拔高练 | 1(2016全国卷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 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解析: 选 A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土 豪,分田地”,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出现了

12、水稻单 位面积产量增加的现象,故 A项正确;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指的是通过武装斗争,粉 碎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进攻,与粮食增产增收没有直接关系,故 B项错误; 根据地经济建设 只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之一,不能说明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故 C项错误; 人民打 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革命根据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带来的结 果,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2(2015天津卷 6)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 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 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 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

13、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 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解析: 选 B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是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并不是其实质,故A 项错误; 实质应该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角度考虑,消灭封建土地所 有制是对生产关系的一种变革,故 B项正确; 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是 目的而不是实质,故C、 D两项错误。 3(2014四川卷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 5 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

14、加政权和政治 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 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解析: 选 C 国民革命运动开始于1924 年国共合作,结束于1927 年国共合作的破裂, 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由1931 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时间错位, 故 A项错误;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并不反对资产阶级,而宪法大纲 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同民主革命纲领是不符的,故 B项错误;资产阶级在 民主革命中属于进步的革命力量,宪法大纲中剥夺“资本家、富农”的政治权利,说明 其

15、含有理想化因素,一定程度脱离实际,故 C项正确;江西瑞金时期,党的领导人很多还是 从莫斯科回国者,因而此时苏联对中国革命影响还较大,故D项错误。 4(2013课标卷 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 民游击战争, 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 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解析: 选 B 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 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 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选择 B项;A、C、D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 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