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浙江省高二4月阶段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精编)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4722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浙江省高二4月阶段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浙江省高二4月阶段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浙江省高二4月阶段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浙江省高二4月阶段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浙江省高二4月阶段练习语文试题Word版(精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嘉兴一中高二4 月阶段性检测 语文学科 一、语言文字运用(第3 题 2 分,其他每题3 分,共 23 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温柔缱绻 (qu n) 、柔情蜜意、海枯石烂的抒情最终替代了所有的不屑 (xi o)和反讽, 爱如潮水浩浩荡荡冲决一切世俗的网罗和羁绊。 B. 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样不仅会导致精神萎靡 (m )不震,影响学习, 而且也会导致颈椎 (zhu ) 和视力受损,影响健康。 C. 汉初的帝王们不做留芳百世的政绩工程,只注重“与民休息”,正如汉代的陶俑返璞归 真,变拙 (zhu)为巧,成就了一种

2、无邪(xi )的高贵。 D. 林荫道上方的树枝纠缠不清地拥抱着,形成密匝 (z)匝的绿色拱道,外头,阳光越来 越强烈,但栈(zh n)道仍阴凉一片,舒爽宜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 3 题。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园林创作都基于 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与需求。 甲 人类的祖先本是手 足胼胝 ,生活在自然之中;但由于经济、政治活动的需要,住进了钢筋水泥的“城市”。喧 嚣、繁忙的都市生活,使人们产生了亲近自然的愿望。然而即便是履足差肩的郊游也不可能 过于频繁,一些远离城市的名山大川,更难常往。山水画又毕竟只可“神游”。古代的簪缨之 族,不满足于“纸上观景”。 乙 他们挖湖堆山,养花种草,将旖旎风光加工成为

3、尺树寸泓, 再现于立体的三维空间中,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 当然,二者都十分注重借助文学形式来增强自己的艺术感染力。中国山水画中题写诗歌 赋于其上者,屡见不鲜 。这些题词很有讲究,不仅能使画的“诗情”更加浓郁,而且会让画 的意境咫尺天涯 ,更加深远。 丙 在中国园林中,各景区的悬额、楹联,更是绝不可少的, 东岳泰山: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四川乐山:云影波光天上 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红楼梦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 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这算是切中了肯綮。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基于 B胼胝 C屡见不鲜 D

4、咫尺天涯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B乙C丙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2 - A. 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其中思想的深刻,能够穿越时空,触及 每一代人的心灵,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B. 铁路部门将下浮铁路货物运价,取消和降低部分货运收费,预计每年向广大货主和企 业让利约60 亿元,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C. 亚洲的许多国家担心,日本右翼分子淡忘历史已成为社会风潮,会导致自己陷入孤立 无援而不能自拔的境地。 D. 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络已经初步形成,法制教育已广泛地在各类中小学校开展,青少年 的法律意识

5、得到明显增强。 5. 选出全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A鼓瑟希,铿尔莫春者,春服既成 B周监于二代则民无所错手足 C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夫子之说君子也 D唯求则非邦也与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6.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曰: “富 之。 ” 举善 而教不能,则劝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既来之,则安之。 故人不独亲 其亲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子曰:“足 食,足兵,民信之矣。 ” 吾妻之美 我 者 A / / / B / / C / / D / / 7. 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3 分) A中庸之 为德也 / 长幼之 节不可废 B乡原,德之贼也 / 其不善者恶之 C恶称人

6、之 恶者 / 礼之 用,和为贵 D先王之 道,斯为美 /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8.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不患莫己知 A.甚矣吾衰也 B.薄责于人 C.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D.何以报德 二、现代文阅读(共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分) - 3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 题。 (9 分) 君子文化不仅是儒教文化之精华,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 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 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

7、,勇者不惧。子贡 曰:夫子自道也。” 按子贡的理解,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即在孔子自己看来,他在“智”“仁”“勇” 三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好:“智”,未达无惑;“仁”,未达无忧;“勇”,未达无惧。这些 自我评判表明,孔子是从“智”“仁”“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 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认知”“情感”“意志”。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 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换言之,孔子所 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自子贡提出“仁且

8、智,夫子既圣矣”、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和“人皆可以为 尧舜”的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实际上都是指本于人性 自觉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人。对于儒家来说,将自己对他人的爱转化为成人成己 的道德实践,这是君子的人生境界;而当这种道德实践从日常生活领域转入国家政治生活领 域,成为治国者“化成天下”的“人文”实践时,它就不只是君子的人生境界,也是圣人的 治理境界了。也就是说,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屏障,它们在本质上 是同一的,都是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只是其“成人”的外延有大小之别在圣人境界中, “成人”的外延扩展至全天下,其“成人”是“成天下之

9、人”,然其实质还是为了使包括自 己在内的天下之人都脱离动物界而以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或者说使天下之人都摆脱野蛮状态 而进至文明境界。 总之,孔子之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其差异 只是由于具体实踐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现象性差异或形式上的区别圣人境界是特定实践条 件下由君子的“为仁”转化而来的“为圣”“以礼义之文,化成天下”的“为仁”。这 种形式的“为仁”所达到的“成人”“天下归仁”,既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内 圣”的人生境界,也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外王”的治理境界。这也意味着君子和圣人 都可以被理解为“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 综上所述,所谓君子,就是“智”

10、“仁”“勇”兼备的文明人。君子的人格特点体现 - 4 - 于为人处事,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此乃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 (摘编自周可真君子之道“智”“仁”“勇” 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在儒家学说创立之初,“君子”这个概念更多地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 人格。 B. 宪问中“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表述集中反映了孔子对君子的人格 定位。 C.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个境界,只在形式上存在一定区 别。 D. 君子为人处事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这种文明生活方式实际上是君子文化的本质 特征。 1

11、0.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开头就明确了君子文化是儒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奠定论述基础。 B. 文章主体部分按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儒家“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 的 异同。 C. 文章最后分析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强调“文明人”“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D.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从“君子”“小人”两方面进行说理,揭示它们的不同本质。 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在“无惑”“无忧”“无惧”三个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尚未达到真正的君子标 准。 B. 从现代心理学的“认知”“情感”“意志”角度说,君子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

12、展的 人。 C. “为仁”者体现的境界有两个:臻于“内圣”的人生境界,臻于“外王”的治理境界。 D. 只有“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转入国家政治生活领域时,它才能成为圣人的治理境 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 题。 ( 20 分) 外边,大风将雪片堆积在洞口处, 四周变得一片漆黑。干草堆里一点不冷。草堆里野草 和野花散发出夏日阳光的温暖。兹拉特上下左右不时地吃着草, 它的身体散发出热气,阿隆 靠着他缩成一团。他从来就喜欢兹拉特,现在, 兹拉特在他眼里, 简直就像他的妹妹。他便 一边捋着兹拉特的毛一边问它: “兹拉特,我们现在的一切, 你是怎么想的?” - 5 - “咩”兹拉特说。 “如

13、果我们没找到这个干草垛,我们俩现在不都得冻僵了?”阿隆说。 “咩”山羊又答道。 “如果大雪仍继续这样下的话,我们可能要在这儿呆几天。”阿隆解释说。 “咩”兹拉特叫了一声。 “ 咩是什么意思?你最好说得更明白些。”阿隆要求道, “咩咩”兹拉特试着要说明白。 “噢你不会说话,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 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是吗?” 阿隆耐心地说。 “咩” 阿隆困了。他用干草做了个枕头躺下睡了。兹拉特也跟着睡了。 当阿隆睁开眼睛时,他说不清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大雪盖住了天窗。他试着去捅开, 可他的手臂全伸直了,还是捅不开。幸亏那根棍子还在身边。花了很大力气,他才用棍子捅 开了天窗。外边,始终一片乌

14、黑。雪继续在下。寒风呼啸着,起先用一种调子,后来,越来 越响,成了各种调子的合奏,就像恶魔狞笑 (选自山羊兹拉特 ) 12倘若兹拉特会说话,它又会怎么回答,仿照,在处各写上一段话。(4 分) “真的很糟糕,但是一切都会过去的。” 13选段首尾所描写的环境,给人的感觉有何不同?这样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14. 在故事情节中,作者塑造了“草堆”这一让主人公脱离困境的环境,是不是显得太意 外而不合情理?如果将草堆设计为“木屋”,好不好?为什么?(6 分) 1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描写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风雪对于小说有怎样的价值?(6 分) - 6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8 分) (一)

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 题。 (18 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 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 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 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 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事:战争 B则将焉用彼相矣相:辅助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施舍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诉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昔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