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骨折手术入路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6647084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眶骨折手术入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眼眶骨折手术入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眼眶骨折手术入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眼眶骨折手术入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眼眶骨折手术入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眶骨折手术入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眶骨折手术入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眶骨折手术入路,眼眶骨折,眶底骨折 眶上缘骨折 眶顶骨折 眶内侧壁骨折 眶外侧壁骨折 与其他颌面部骨折同时发生 .,爆裂性骨折是眶部挫伤所致的眶壁骨折,眶缘完整,软组织嵌顿以及典型临床症状的一种单纯的眼眶外伤病症。 爆裂性骨折常见部位是眶下壁和眶内壁,下壁骨折,(1) 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 (2) 眼球内陷 (3)眼球突出 (4)眼位低 (5)眶下神经知觉丧失 (6)眶内气肿 (7)眼部损伤 (8)鼻出血,内侧壁骨折,(1)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 (2)眼球内陷 (3)脑脊液漏 (4)鼻出血,诊断,外伤史 症状、体征: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 X线检查、超声、CT、MRI等,眶内壁骨折,治疗

2、,保守治疗: 适用于没有眼外肌的嵌钝,眶内软组织疝入上颌窦较少者 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脱水剂 止血剂和维生素 眼球运动训练,治疗,手术治疗 眼球运动明显障碍,复视范围较大。 眼球内陷明显,影响外观。 牵拉试验阳性,无恢复趋势。 CT证实有眼外肌嵌顿,以及较多的眶内容疝出。,手术入路,经前路:上睑睫毛下 鼻侧皮肤切口 。 上颌窦/筛窦 联合修复,手术入路 传统手术方式,经皮肤或结膜的直接途径, 如经皮切口下睑缘入路、 经皮切口下眶缘入路、 经睑结膜切口下睑入路、 经睑结膜切口联合入路、 眶上眉弓切口入路、 经头皮冠状入路等 缺点:这些切口在施行眶底后份或眶尖骨折的手术时提供的视野有限 术中可能损

3、伤筛前、 筛后动脉而引起大出血 术后皮肤表面瘢痕明显, 容易出现溢泪、 睑外翻等,鼻内窥镜经上颌窦入路 可以非常直观的观察陷入上颌窦内的眶内软组织以及下直肌和下 斜肌的情况,可以使眶内软组织的还纳更加精细和微创 柯-陆氏入路(Calderwell-Luc approach) 不仅解决了眼球内陷、 复视等问题, 而且手术创伤小、皮肤不遗留瘢痕。 柯-陆氏入路即经上颌前庭沟切口开放上颌窦前壁, 通过骨窗充分暴露眶下壁骨折部位, 在鼻内镜下还纳眼眶内容物于正常位置, 复位眶底骨折或重建眶底, 必要时行上颌窦腔填塞,同时也有助于固定眶底骨折的部位。 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鼻内镜经筛窦入路 在鼻内镜

4、下切除患侧鼻腔钩突或部分肥大的中鼻甲, 去除破碎的筛窦骨板、黏膜、 游离的眶壁碎骨片、 血凝块, 再将疝入筛窦的眶内容物完全还纳, 进而修复眶内壁骨折。,优点,(1)不需做颜面部切口。 (2)不增加眶内新的损伤。 (3)手术时去除了筛窦内积血和因骨折移位的筛房间隔,避免了因筛窦引流障碍而造成的近期筛窦炎或囊肿形成的可能。 (4)大部分爆裂性眶内壁骨折的患者,筛窦发育良好,纸样板和筛房间隔菲薄,术中除去骨折的筛房间隔较为容易,出血少,视野清晰,鼻内镜下经上颌窦/筛窦入路联合其他经皮肤或结膜切口 创伤小,手术效果好。 如鼻内镜经筛窦入路结合睑缘下平行切口或经结膜内切口治疗眼眶骨折, 可以使手术操作范围扩大, 不仅便于复位眼眶内容物, 还可经眼眶植入不同大小和层厚的人工材料。,总结,眼眶解剖特点:1. 组织结构复杂2. 多块骨骼相互嵌合3. 骨质形态各异4. 器官,窦腔分布5. 毗邻颅脑。 眼眶骨折的切口均涉及到面部的美观问题 所以在切口的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切口要能显露骨折部位,有充足的操作空间。 2 切口的选择要尽量隐蔽不影响美观。 3. 避免损伤面部表情所涉及的肌肉和神经。 4. 避免损伤感觉神经。 5 切口长度要适当。 6 皮肤切口应位于最小张力线上 7 患者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