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1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4707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1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1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1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1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1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1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电子题库(含解析) 第五单元 第21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发表该文的杂志应该是()A新青年B少年中国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解析:选A。此文出自李大钊的孔子与宪法,发表于1917年。从1916年9月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2(2012济宁高二检测)某同学查阅青年杂志、狂人日记、文学改良刍议等资料,请推断该同学探究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 D新文化运动解析:选D。题干中的三个资料均与新文化运动有关,故答案为D。3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话小说抨击封建礼教的思想

2、家是()A陈独秀 B李大钊C鲁迅 D蔡元培解析:选C。由题干“抨击封建礼教”可知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反对旧道德”,其中最典型的是鲁迅和他的狂人日记。4(2012长春高二检测)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认为真正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的是()A共产主义 B民主与科学C道德与法制 D新文学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中,被看作“旗帜”的是民主与科学,它是新道德和新文化的指导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中国数千年来立国的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理、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展流衍。本大总统程膺重任,日作夜思,以为政体虽革取新,而礼俗要当保守。1914年袁世

3、凯祭孔会材料2:“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陈独秀复辟与尊孔请完成:(1)材料1中,袁世凯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目的何在?对中国社会有何消极影响?(2)材料2中,陈独秀是如何看待孔教的?(3)针对材料1引起的社会影响,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是如何做的?其实质是什么?解析:本题实质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理解。第(1)问实际上是考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第(2)问可根据材料回答陈独秀对孔教的态度,第(3)问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实质。答案:(1)他的核心观点是尊孔复古。目的是为他复辟帝制制造舆论。在

4、他的影响下,各地纷纷成立各种名目的尊孔复古组织,形成了一股文化逆流。(2)陈独秀认为孔教已不适于当时的社会。(3)做法: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新文化运动。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试图以资产阶级的文化来取代封建文化。一、选择题1(2012济宁高二检测)“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对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解析:选D。由“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的描述即可判断材料说的是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和旧文学”的主张,故选D。2(20

5、12济南高二检测)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了宣传新道德,将斗争的矛头直指()A传统的儒家思想 B北洋军阀政府C君主专制制度 D腐朽的旧式文学解析:选A。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它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直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道德。3(2012泰安高二测试)陈独秀认为,“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他主张()A进行更加彻底的政治革命B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启蒙D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解析:选C。陈独秀认为,中国维新、共和之所以失败,关键在于没有彻

6、底地改变儒家思想。为此,他主张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把人民从专制统治及其意识形态的束缚下解放出来。4(2012济宁高二测试)从生产力角度,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角度,实行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角度,宣扬民主、自由、平等理念等都是近代化的表现,下列历史现象无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A.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B. “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C. “扶清灭洋”主张D. “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主张解析:选C。“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带有盲目排外的特征,与中国近代化背道而驰。5(2012南昌高二联考)1920年,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

7、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提倡和运用白话文是文学革命的核心内容,由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教科书通行白话文,废止文言文,说明文学革命取得了重大进展。B、C、D三项都不确切。6“青年鲁迅正狠吸着一种叫杀苦辣的劣质香烟猛劲反省。首先是呕吐,把那五千年腐朽文化吐个干净;然后是讨伐,一个都不放过。”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鲁迅对“腐朽文化”的态度是偏激的鲁迅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是进步的鲁迅在思索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新出路,是先进的鲁迅受辛亥革命的影响,不能容忍尊孔复古A BC D解析:选

8、C。材料并未体现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态度,也没有提及是否受辛亥革命的影响,故应排除。7(2012临沂高二检测)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不同的阶级阶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及激进知识分子的态度分别是()A反对、利用、维护 B利用、反对、维护C维护、利用、 反对 D反对、维护、利用解析:选C。资产阶级激进分子一般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传统儒家文化持否定反对态度,由此即可判断出答案为C。8毛泽东在评价新文化运动时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9、”这段话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缺陷是()A一味崇拜西方文化抹煞传统文化B脱离了当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C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否定马克思主义D没有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解析:选A。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偏颇。二、非选择题9(2012济宁高二联考)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个智慧的民族之所以智慧,就在于善于在反思中不断促进民族进步。阅读材料,完成问题。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在“文革”后,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

10、陈旭麓浮想录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反思”时期“渐知诸事不如人”的主要表现。列举在这种反思基础上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反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概括指出近代前期中华民族的“反思”突出的特点。答案: (1)“诸事不如人”:两次鸦片战争及战后,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器物(技)不及西方;中日甲午战争后,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制度不及西方。重大事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形成及洋务运动;维新思想的传播及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及辛亥革命。(2)影响: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促进了

11、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特点:经历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三个紧密相连,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反思建立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92)白话文、新体诗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提示:它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文化载体,进一步促进了新文化的发展;推动人们改变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所体现出来的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对新文化的信心,号召了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加入到新文化运动中来。二、解析与探究(教材P92)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为何如此仇视新文化运动?请从中探究这场思想斗争的性

12、质和意义。提示:原因:新文化运动触及了旧文化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即纲常礼教,从而使旧文化没有了栖身之地,这是新文化运动遭到仇视的根本原因。此外,新文化运动损害了反动势力和守旧派文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仇视。性质:是封建旧文化与资产阶级新文化之间的斗争。意义: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三、自我测评(教材P92)概括说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提示:主要内容: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