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4704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0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 (24 分) 1(2 分 )七年级的李梦同学暑假参观了我国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参观的是_遗址 ()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2 分 )史记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肯入。”反映的是 () A.女娲造人B.大禹治水C.牧野之战D.涿鹿之战 3(2 分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 的是() 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修筑了都江堰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A.B.C.D. 4(2 分 )据史料记载,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这些记载说明夏朝 () A.社会

2、治安混乱B.国家特征明显C.外敌入侵频繁D.等级界限森严 2 5 (2 分) 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 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 而墨子的思想主张 则是() A.“春秋无义战”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为政以德” 6(2 分) “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 工程() A.长城B.都江堰C.大运河D.赵州桥 7(2 分 )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虽然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不能等同于历史事 实,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下列属于历史事

3、实的是 () A.女娲补天B.大禹治水C.武王伐纣D.炎黄战蚩尤 8(2 分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 9(2 分 )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 定有法律, 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 主要说明() 3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B.商鞅遭到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对秦国变法D.商鞅对于秦国没有贡献 10(2 分) 周王朝对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 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这种

4、规定反映的本质是() A.冶铜业十分发达B.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社会腐败现象严重D.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11(2 分) 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 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2(2 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作,指贵族役使劳动者在封 地田亩中集体耕作;分地,指地主把土地分给个体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现象,其原因是 () A.分封制的推行B.百家争鸣的活跃 C.铁器和牛耕的推广D.周王室的衰微 二、判断题 (6 分) 13

5、 (2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秦朝。 4 14(2 分) 秦王嬴政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他所创立的郡 县制给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 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15(2 分) 有人说“春秋无义战”,也就是说春秋争霸战争,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的 破坏,毫无进步可言。 三、综合题 (20 分) 16 (4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诸侯国示意图 材料二克盉 在北京房山琉璃河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克盉,内有43 字铭文,大意是:(周成王)命克 (召公之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

6、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克进驻匽 (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商鞅),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 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5 汉书食货志 (1) 西周的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材料一,归纳周王分封的对象 主要包括哪几类人?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受封者的权利。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 (4) 东周时,王室衰微,诸侯间争霸兼并。为实现自己的愿望,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 依据材料三中的变法内容,选择任意两项措施,分别解释其作用。 17 (6 分) 人与自

7、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图 1 图 2 (1) 战国时期,主张人“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和自由”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6 (2) 图 1、图 2 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1 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 么?图 2 的房屋名称叫什么? (3) 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谁治水成功?战国时期,为了协调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李冰父子的成功典范是修建了什么工程? (4) 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一个事例。 (5) 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 做? 18

8、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7 图 一 图二 材料二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 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 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用法令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 规定五家为一伍但是这样做后,先王的制度被毁灭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 史记 (1) 结合材料一中图一,分析该时期采取了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二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 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判断这种

9、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周朝实行这一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3) 材料一中图二所示各国中,哪一诸侯国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写出这场改革的名称? 哪位杰出帝王结束了以上两幅地图中诸侯争霸战乱的局面? (4) 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变法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法起到了怎样的作 用? 8 9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 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李梦同 学暑假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应该是元谋人遗址。故选A 。 2【答案】 B 【解析】依据题干的“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肯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是黄河流域的 部落联盟

10、首领,传说禹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故选B。 3【答案】 C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商代时人们创制了“甲骨文”,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就从商朝开始,符合题意;都江堰修筑在战国时期,不符合题意;铁制家具和牛耕 的出现是在春秋时期,不符合题意;商代的青铜器制作水平已经相当高了,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 方尊,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军队、 刑法、 监狱等都属于国家机器,目的是镇压人民和奴隶的反抗。所以这些记载说明夏朝的国家特征明显, 故 B符合题意,

11、 ACD错误。故选B。 5【答案】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的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支持正义战争, 选项 C符合题意; 而选项 A“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 ;选项 B“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 选项 D“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 B 【解析】依据题干“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 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 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

12、水 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故选B。 10 7【答案】 C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可知,神话传说的故事是由人们幻想着编造出来的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 传说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炎黄 战蚩尤都是传说,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武王伐纣发生在前11 世纪中期,是有 文字记载的,是历史事实,故选C。 8【答案】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黄河流域,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粟等农作物,饲养猪狗 等家畜,居住的是住半地穴式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征。所以ABD项 与题意不符, C项

13、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 A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客栈主人严格贯彻遵守商鞅之法,这实际上说明商鞅之法已经深入人心,故选A。 10 【 答案】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 面。 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 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如西周时期,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现象。由此可知,题干 材料中的规定反映的本质是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故选D 。 11 【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

14、广大平 民和奴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 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形成诸侯,诸侯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再进行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 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故选 C。 12 【 答案】 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战国时 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广泛使用铁农具和牛耕,耕地面积和农 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使单位生产和个体经营的特色的小农阶层成为社会基础的可能,井田制中“千耦其 耕”的奴隶集体耕种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分散的, 一家一户制

15、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故 选 C。 二、判断题 11 13 【 答案】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夏朝。 14 【 答案】 【解析】【略】。 15 【 答案】 【解析】春秋争霸战争虽然带来人员伤亡、财物损耗、生产破坏的恶果,但是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 目逐渐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形成了统一的趋势;为逃避战乱,人民大量迁徙,各地区、各民族加强 了联系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等;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实现富国强兵,在各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加 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并非“毫无进步可言”。 三、综合题 16 【 答案】 (1) 宗亲、功臣、古代先王后代。 (2) 管理土地和人民。 (3) 局势:确保周王朝

16、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疆域:扩大统治范围;制度:确立了周朝的社会等级 制度。 (4) 措施:废除井田制;作用:建立地主土地私有制或促进经济发展。 措施:奖励耕织;作用:增加了国家收入。 措施:奖励军功;作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解析】第( 1)问,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 从具体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所以周王分封的对象 主要包括:宗亲、功臣、古代先王后代。 第( 2)问,依据材料二“(周成王)命克(召公之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 到驭族、微族的地方。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依据所学可知,分封制规定,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