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用化学锚栓疲劳性能、边界参数试验、仪器设备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635834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用化学锚栓疲劳性能、边界参数试验、仪器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混凝土用化学锚栓疲劳性能、边界参数试验、仪器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混凝土用化学锚栓疲劳性能、边界参数试验、仪器设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混凝土用化学锚栓疲劳性能、边界参数试验、仪器设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混凝土用化学锚栓疲劳性能、边界参数试验、仪器设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用化学锚栓疲劳性能、边界参数试验、仪器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用化学锚栓疲劳性能、边界参数试验、仪器设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N(规范性附录)滑动力与粘结力试验N.1 试验目的:本试验的试验结果将作为特殊倒锥形胶粘型锚栓的部分试验项目减少最小样品数量的依据。N.2 混凝土基材:抗压强度为30MPa的开裂混凝土。N.3 滑动力试验方法:a) 按照制造方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安装锚栓,但不对锚栓施加安装扭矩,养护时间应不小于制造方产品说明书要求的胶粘材料常温下最短固化时间;b) 在裂缝宽度w=0.3mm条件下进行非约束拉伸试验;c) 本试验中的锚栓位移应测量锚栓植入混凝土中部分的端部相对于混凝土的位移,可通过预留测量孔或从混凝土底面沿锚栓轴线向锚栓端部打孔等方法实现;d)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判定锚栓发生滑动:i)荷载

2、-位移曲线斜率发生显著变化,显著变化点对应荷载为滑动荷载Nslip;ii)荷载-位移曲线上出现位移增量小于0.5mm的水平段或荷载下降段,该水平段起始点对应荷载或荷载下降前的最大荷载为滑动荷载Nslip;此时,说明螺杆与胶粘材料之间的粘结发生破坏,此过程不按锚栓发生滑移进行判定。N.4 粘结力试验方法:a) 选择安装条件敏感性试验中,dry、wet和water中最小值对应的混凝土基材条件,对混凝土孔进行处理;b) 选择与锚栓锚固部分公称直径相同的高强度通丝螺杆代替锚栓螺杆,按照制造方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安装方法进行安装,但不对螺杆施加安装扭矩,养护时间不小于制造方产品说明书要求的胶粘材料常温下最短

3、固化时间;c)在裂缝宽度w=0.3mm条件下进行非约束拉伸试验;d)按附录O取得的滑移荷载Nu,adh即为粘结破坏荷载Nbond。N.5 当特殊倒锥形胶粘型锚栓的滑动力与粘结力试验结果满足如下条件时,安装条件敏感性试验、裂缝宽度敏感性试验、裂缝往复开合拉伸试验最小样品数量可减少至5套。Nm,bond / N m,slip 3.0或N5%,bond/N95%,slip1.3,slip0.15,bond0.10附录O(规范性附录)滑移系数计算方法胶粘型锚栓拉伸试验过程中,当胶粘材料与混凝土孔壁界面破坏时,可能出现滑移现象,滑移荷载应按如下方法取得:O.1 如果荷载-位移曲线的斜率无显著变化、出现大

4、于最大荷载下位移10%的水平段或出现大于最大荷载5%的短暂荷载下降段时,如果没有其它干扰影响可判断锚栓出现滑移,则水平段对应的荷载或短暂荷载下降前最大荷载为滑移荷载Nu,adh,如图O.1.a所示; O.2 如果荷载-位移曲线的斜率无显著变化,应按照下列方法进行:O.2.1 通过荷载-位移曲线上的(0,0)点绘制斜率为的直线,该直线与荷载-位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荷载即为滑移荷载Nu,adh,如图O.1.b,Nu为荷载-位移曲线的峰值荷载,0.3为荷载0.3Nu时对应的锚栓位移;O.2.2当0.3不大于0.05mm时,应通过荷载-位移曲线上的(0.3Nu, 0.3)点绘制斜率为的直线,0.6为荷载

5、0.6Nu时对应的锚栓位移,该直线与荷载-位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荷载即为滑移荷载Nu,adh,如图O.1.c;O.2.3当荷载-位移曲线峰值点出现在该直线左侧,且峰值荷载大于交点处荷载,则取Nu,adh=Nu,如图O.1.d。a) b)c)d)图O.1 普通胶粘型锚栓的滑移荷载示意图O.3 第i个样品的滑移系数i,按式(O.1)计算:i= Nu,adh,i/( kNr5%,p) (O.1)式中:k系数,当拉伸基准试验为约束拉伸条件时,k=0.75,非约束拉伸条件时,k=1.00;Nu,adh,i第i个样品的滑移荷载,单位为牛(N);NrRk,p抗拉破坏承载力标准值,按附录Q的式Q.18计算,单位

6、为牛(N)。O.4抗拉破坏承载力标准值,按式(O.2)计算,:NrRk,p= N r 5%1temp3.(O.2)式中:NrRk,p抗拉破坏承载力标准值,单位为牛(N)。O.5 试验项目的滑移系数,取该项目中所有样品的滑移系数最小值,按式(O.2)计算:= min(i) (O.2)式中:i项目中第i个样品的滑移系数。O.6如果胶粘材料与锚栓螺杆界面在整个锚固深度范围内均发生破坏,可不进行滑移荷载计算,取Nu,adh= NrRk,p。附录P(规范性附录)锚栓位移计算方法P.1适用于非开裂混凝土中使用的胶粘型锚栓短期拉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N0,ucr,按式(P.1)计算;适用于开裂混凝土中使用的胶粘

7、型锚栓短期拉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N0,cr,按式(P.2)计算:N0,ucr=max(Nr,95%,uc,ucr,30,Nr,95%,uc,ucr,60)(P.1)N0,cr =max(Nr,95%,uc,cr,30,Nr,95%,uc,cr,60)(P.2)式中:Nr基准拉伸试验中,拉力荷载为0.48N5%时对应的锚栓位移,单位为毫米(mm);P.2适用于非开裂混凝土中使用的胶粘型锚栓长期拉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按式(P.3)计算;适用于开裂混凝土中使用的胶粘型锚栓长期拉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按式(P.4)计算:N,ucr =rel/2.0(P.3)式中:m,rel反复荷载试验中,第105循环荷载

8、后锚栓的累计位移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N,cr =m,1000/1.5(P.4)式中:m,1000裂缝往复开合拉伸试验中,第1000次循环裂缝宽度达到0.3mm时的锚栓位移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P.3胶粘型锚栓短期剪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V0,取剪切试验中剪力荷载为0.48V5%时对应的锚栓位移的95%分位值,即:V0=V,95%,30(P.5)式中:V剪切试验中,拉力荷载为0.48V5%时对应的锚栓位移,单位为毫米(mm);P.4胶粘型锚栓长期剪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V,按式(P.6)计算,单位为毫米(mm):V=1.5V0(P.6)附录Q(规范性附录)试验数据处理Q.1普通胶粘型锚栓粘

9、结强度标准值,按式(Q.1)-式(Q.3)计算:Rk,ucr= r5%,uc,ucr,30min(p) min(cv)min(1,2)3temp(Q.1)Rk, cr= r5%, uc,cr,30min(p) min(cv)min(1,2)3temp(Q.2)Rk, s= r5%, uc,cr,30minpmin(cv)min(2,4)3stemp(Q.3)Q.2特殊倒锥形胶粘型锚栓锚固承载力标准值,按式(Q.4)-式(Q.5)计算:NRk,cr=N r 5%,crmin(p) min(cv)123temp(Q.4)NRk,s=N r 5%,crmin(p) min(cv)234stemp(Q

10、.5)Q.3 锚固性能折算系数1,按式(Q.6)计算,折算系数4,按式(Q.7)计算:1= min(inst,sl,crw,crc,ft,dir) (Q.6)4= min(inst,sl,crw,ft,dir) .(Q.7)Q.5 滑移荷载折算系数2,按式(Q.9)计算:2= 1.15inst min()1.0.(Q.8)Q.6 普通胶粘型锚栓粘结强度按式(Q.10)计算Ru,i= NRu,i/(dhtest).(Q.9)式中:Ru,i第i个样品的粘结强度,单位为兆帕(MPa);NRu,i第i个样品的极限拉伸荷载,单位为牛(N);Q.7 混凝土抗压强度为20MPa至60MPa时,非钢材破坏时的

11、承载力值按式(Q.11)进行归一化,将混凝土抗压强度为fcu,1的锚栓承载力实测值,换算为混凝土抗压强度为fcu,2的锚栓承载力。 N 2Ru,i= N 1Ru,i(fcu,2/fcu,1)m .(Q.10)fcu,2/fcu,11.0式中:N 1Ru,i混凝土抗压强度为fcu,1的锚栓承载力实测值,单位为牛(N);N 2Ru,i混凝土抗压强度为fcu,2的锚栓承载力换算值,单位为牛(N)。Q.8 混凝土强度归一化指数,按式(Q.11)计算.(Q.11)Q.8 锚栓发生螺杆金属破坏时按式(Q.12)进行转换,将螺杆金属抗拉强度为Rm,1的锚栓承载力实测值换算为螺杆金属抗拉强度为Rm,2的锚栓承

12、载力。Fu,2=Fu,1(Rm,2/Rm,1).(Q.12) 式中:Fu,1金属抗拉强度为Rm,1的锚栓承载力实测值,单位为牛(N);Fu,2金属抗拉强度为Rm,2的锚栓承载力换算值,单位为牛(N);Q.9 测量值的平均值M按式(Q.13)计算:M =Mi/n.(Q.13)式中:Mi第i个试验样品的测量值;n试验样品数;i第i个试验样品,i=1n。Q.10 测量值变异系数按式(Q.14)计算: = (Mi-M)2/(n-1)/M.(Q.14)Q.11 测量值的5%分位值M5%按式(Q.15)计算,测量值的95%分位值M95%按式(Q.16)计算:M5%=M(1-k ).(Q.15)M95%=M(1+k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