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635783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A.3 重庆市绿色建筑自评估报告性能分析要求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提纲及要求A.3.1 综合概况项目基本信息数值分析报告中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用地性质、地块组成、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功能、建筑朝向、窗墙比、楼间距及项目周边情况(如项目地形、高大乔木种植生长、周边建筑)等。标准要求数值分析报告中标准要求应包括:对应的绿色建筑标准及条款、标准规定的计算要求、评分要求及达标要求。数值分析依据数值分析依据应包括但不限于:应写明基础数据及来源,如光气候参数、建筑透光材料基础光热参数、数值分析建筑信息来源(图纸)等。数据来源: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2)民用建筑

2、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分析过程可参考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T 4492018)要求进行。A.3.2 数值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数值分析报告中分析方法应包括但不限于:数值分析采用的分析方法(模型选取等)和基本流程。数值分析方法要求如下。(1)计算方法1)采光模拟应以采光系数和室内天然光照度作为采光设计的主要评价指标。室内某一点的采光系数C,即C=(En/Ew)100%式中,En室内照度;Ew室外照度。2)采光模拟分析需要考虑天空光(SC)、室外反射光(ERC)和房间内表面的反射光(IRC)。采用光线追踪法计算时,光线反射次数不应低于5次,其中光线反射次数取

3、值越高,光环境模拟结果越接近实际情况。(2)模型选取采光系数计算时天空模型应选择CIE标准全阴天模型(CIE Overcast Sky)。其他类型的采光性能分析应根据分析目的选用其他模型。数值分析软件数值分析报告应包括:数值分析计算软件的介绍。常用数值分析软件简介如下。(1)Ecotect AnalysisEcotect Analysis软件是一款功能全面,适用于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环节的可持续设计及分析工具,其中包含应用广泛的仿真和分析功能,能够提高现有建筑和新建筑设计的性能。该软件将在线能效、水耗及碳排放分析功能与桌面工具相集成,能够可视化及仿真真实环境中的建筑性能。用户可以利用强大的三维

4、表现功能进行交互式分析,模拟日照、阴影、发射和采光等因素对环境的影响。(2)RadianceRadiance是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一款优秀的建筑采光和照明模拟软件包,它采用了蒙特卡洛算法优化的反向光线追踪引擎。ECOTECT中内置了Radiance的输出和控制功能,这大大拓展了ECOTECT的应用范围,并且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Radiance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采光模拟和分析中,其产生的图像效果完全可以媲美高级商业渲染软件,并且比后者更接近真实的物理光环境。Radiance中提供了包括人眼、云图和线图在内的高级图像分析处理功能,它可以从计

5、算图像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3)PKPM-DaylightPKPM-Daylight支持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以及各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也支持我国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中平均采光系数算法和国际通用radiance逐点采光系数算法。它能够输出专业的采光分析报告,满足采光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计算结果准确,经过建设部鉴定,并提供多种采光优化建议;支持导光筒、采光罩等主动导光措施分析,支持窗地面积比快速判断。根据用户需求可定制采光报告输出内容、完整的计算过程及结果表述,判断是否符合绿色建

6、筑评审要求。(4)绿建斯维尔-DALI绿建斯维尔-DALI构建于AutoCAD平台,主要为建筑设计师或绿色建筑评价单位提供建筑采光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工具,功能操作充分考虑建筑设计师的传统习惯,可快速对单体或总图建筑群进行采光计算。它能够提供三维采光分析功能,可直观获得房间某一视角的亮度或照度的等值线图或伪彩色图。输出详细到任一房间的项目采光分析报告书,各分析统计表可灵活输出到Word或Excel,方便形成不同需求的报告格式。A.3.3 模型建立模型建立数值分析报告模型建立时应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模型、计算区域、网格展示及建模说明。模型建立要求如下。(1)建筑模型采光模型建立应分为地上和地下,其中地

7、上建筑模型应包括:1)建筑周边建筑物、建筑各个功能房间、建筑门窗(含窗台高)、建筑物各类外挑构件,影响建筑采光的各类建筑构件和其他特殊采光构件(如导光管等)。应按照实际尺寸或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设定。2)周边遮挡物的建模范围:目标建筑周边的现有建筑和构筑物、设计方案已经规划管理部门审定的拟建建筑应作为遮挡物考察范围,当它与目标建筑的室外地坪15线相交时,应予以建模(如附图A.3.1所示,周边建筑1应建模,周边建筑2可不建模)。周围遮挡物的物理模型可适当简化,以外部主体轮廓为主。附图A.3.1 建模3)公共建筑采光计算应考虑吊顶高度,窗对面遮挡物距窗中心平均高度不小于遮挡物与窗的距离的0.27倍时,

8、应考虑遮挡物对采光计算的影响。地下建筑模型应包括:地下空间中各个功能房间,影响地下采光的主要地上建筑物,地下空间上的覆土和其他特殊采光构件(如导光管等)。(2)计算区域除了附属空间或避难所,其他所有的住区或功能区都应当被考虑。(3)网格划分对采光计算区域划分网格后,用各网格点的采光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房间的平均采光系数,网格划分应满足以下要求:对于常见的10100m2的房间,网格间距取0.5m;对于大于100m2的大空间,网格间距取1.0m;对于小于10m2的小房间,网格间距取0.25m。除此之外,还需满足网格最小间距小于窗洞尺寸、外窗遮阳构件后遮蔽物的尺寸。边界条件数值分析报告边界条件应包括

9、但不限于:边界条件、初始设置条件、光热参数值及其他控制参数的设定方法和计算精度说明。边界条件要求:1)光气候区的室外天然采光设计照度值应按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确定。重庆地区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乘以光气候系数K=1.20。2)室内各表面的反射比应参考附表A.3.1确定。附表A.3.1 室内各表面的反射比表面名称反射比顶棚0.600.90墙面0.300.80地面0.100.50桌面、工作台面、设备表面0.200.603)建筑玻璃的光热参数值、透明(透光)材料的光热参数值、常用反射膜材料的反射比、导光管系统的光热性能参数、饰面材料的反射比、窗结构的挡光折减系数、窗玻璃的污染折减系

10、数、室内构件的挡光折减系数、井壁的挡光折减系数、采光罩的距高比应参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附录D表D.0.1D.0.10选取。4)计算建筑全部利用天然光时数tD时应符合附表A.3.2规定。附表A.3.2 建筑全部利用天然光时数tD光气候区办公学校旅馆医院展览交通体育工业22501794335828523024335830242300222517363249275929903249299022252150167731392666289031392890215020751619303025732789303027892075182514242665226324532665245

11、31825注:1.全部利用天然光的时数是指室外天然光照度在设计照度值以上的时间。2.表中的数据是基于日均天然光利用时数计算的,没有考虑冬夏的差异,计算时应按实际使用情况确定。5)计算建筑部分利用天然光时数tD时应符合附表A.3.3规定。附表A.3.3建筑部分利用天然光时数tD光气候区办公学校旅馆医院展览交通体育工业033262124806210425253516573413465734450100410767434134767134525175429803527235803235550425507949806571949571650注:部分利用天然光的时数是指设计照度和临界照度之间的时段。A.

12、3.4数值分析结果与结论数值分析结果室内采光数值分析结果应包括:1)能够表达目标建筑和周边遮挡物位置关系的总平面图。2)通过模拟形成的目标建筑三维物理模型效果图。3)数值分析得到满足网格间距参考平面(民用建筑取距地面0.75m)的采光系数平均值、室内参考平面采光系数等值线图,并列表统计主要功能房间及内区(一般为距外墙5m以内)满足标准的比例。4)室内参考平面天然光设计照度平均值、室内参考平面天然光设计照度等值线图,并列表统计主要功能房间及内区(一般为距外墙5m以内)满足标准的比例。数值分析结果要求:模拟结果的等值线图:应对计算结果的上下限进行调整,等值线图应体现出较明显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13、。对比分析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分析项目室内采光状态,将采光系数、室内天然光设计照度等结果与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判断达标情况。给出室内采光的优化措施与实施过程,对比分析优化后的项目室内采光状态。结论进行达标判定,并给出结论。A.3.5 审查要点(附表A.3.4)附表A.3.4 室内采光数值分析报告专家判断表编号审查要点具体判断是否满足1数值分析依据数值分析基础数据有可靠来源,写明基础数据及参考的数据资料2计算方法采用光线追踪法计算时,光线反射次数不低于5次3模型选取天空模型选择CIE标准全阴天模型4建筑模型(地上部分)对影响建筑采光的各类建筑构件和其他特殊采光构件(如导光管等)进行了完整建模,并按

14、照实际尺寸或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设定与目标建筑的室外地坪15线相交的建筑,均予以建模公共建筑采光计算考虑吊顶高度,窗对面遮挡物距窗中心平均高度不小于遮挡物与窗的距离的0.27倍时,考虑遮挡物对采光计算的影响建筑模型(地下部分)地下空间中各个功能房间,影响地下采光的主要地上建筑物,地下空间上的覆土和其他特殊采光构件(如导光管等)均进行了完整建模5计算区域除了附属空间或避难所,其他所有的住区或功能区都被考虑为计算区域6网格划分对采光计算区域划分网格后,用各网格点的采光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房间的平均采光系数对于常见的10100m2的房间,网格间距取0.5m;对于大于100m2的大空间,网格间距取1.0m;对于小于10m2的小房间,网格间距取0.25m满足网格最小间距小于窗洞尺寸、外窗遮阳构件后遮蔽物的尺寸7边界条件室外天然采光设计照度值和光气候系数取1.20室内各表面的反射比满足本书附表A.3.1要求建筑玻璃的光热参数值、透明(透光)材料的光热参数值、常用反射膜材料的反射比、导光管系统的光热性能参数、饰面材料的反射比、窗结构的挡光折减系数、窗玻璃的污染折减系数、室内构件的挡光折减系数、井壁的挡光折减系数、采光罩的距高比参考建筑采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