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影在线--CNS疾病影像图库(2)讲解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3565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9.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影在线--CNS疾病影像图库(2)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医影在线--CNS疾病影像图库(2)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医影在线--CNS疾病影像图库(2)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医影在线--CNS疾病影像图库(2)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医影在线--CNS疾病影像图库(2)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影在线--CNS疾病影像图库(2)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影在线--CNS疾病影像图库(2)讲解材料(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NS疾病影像集萃(2),莱芜市莱城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吕冀 资料来源于医影在线,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男,17岁。以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四肢抽搐10年就诊。,T1WI,T2WI,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FLAIR,DWI,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T1WI +C,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是一种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肿瘤,主要累及灰质及灰白质交界区。1988年由daumas-du-port等首次提出 。 dnt最好发于颞叶(62)、额叶(31),多好发于幕上,小脑及脑干发病也有报道。男女均可发病,男略多于女。肿瘤

2、多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随着对肿瘤的认识,发病年龄段有所增宽。 2000年版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dnt归入神经元及混合性神经元-神经胶质起源肿瘤,属who分级的i级。临床上多表现为顽固的癫痫发作(复杂部分型)。 dnt在ct上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边界较清晰的低密度病灶,多数无强化,少数可有局灶性强化,可合并钙化及囊变,部分肿瘤可见局部颅骨受压变形。,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t),mri显示为边界清楚的低t1、高t2病灶,病变多位于脑表面,可呈脑回状,可见单个或多个囊状改变或分隔区,若合并钙化则呈混杂性低信号。灶周一般无水肿或有轻度水肿,有时可见邻近发育不良的皮质。少数病灶可有周边局限性强

3、化。功能影像学对dnt诊断及治疗意义更大,扩散加权成像(dwi)可见dnt病灶呈低信号改变,这对鉴别炎症和梗死有帮助。 dnt单纯依靠影像学诊断困难,需结合患者临床、影像以及病理表现,对于幕上dnt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发病年龄20岁(90)。 长期有癫痫发作史或其他相应受累部位的症状,且药物控制癫痫不理想。 影像学检查发现边界清晰的病变位于脑叶皮质内,部分侵及皮质下,少见水肿及钙化,有的病灶内有囊变。增强扫描无强化或少数周边性强化。 病理活检符合dnt组织学特点。,wernicke脑病,患者男,13岁,双侧眼球活动受限伴视物重影1个月余。患者目光呆滞、表情淡漠、行走不稳;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4、;患者无遗传性病史;入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 头颅mrl示:mri提示wernicke脑病。 试验性vit b1 100 mg肌注bid,1周后眼部症状明显改善,持续用药14d后改为口服vit b1 10mg、qd,持续服用2周。患者基本康复。临床诊断为wernicke脑病。,wernicke脑病,中脑导水管周围(图1、2)、第3脑室周围(图3)、第4脑室周围可见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边界欠清晰,信号欠均匀,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弥散呈高信号(图4),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信号。两侧侧脑室旁可见多发斑点状等t1、长t2,flair呈稍高信号,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wernicke脑

5、病,讨论 wernicke脑病又称韦尼克脑病(维生素b1缺乏脑病),常见于慢性胰腺炎、妊娠或化疗后剧烈呕吐、严重营养不良、神经性厌食、慢性酒精中毒等疾病。 临床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精神意识障碍、共济失调三联症,少数同时伴有周围神经损害者称为四联症。 其发病机制多认为系vit b1缺乏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小出血灶,神经细胞、轴索髓鞘脱失,星形细胞和多形性小胶质细胞增生和巨噬细胞反应。 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病史以及特征性的“三联症”或“四联症”。,wernicke脑病,讨论 mri对wernicke脑病具有重要诊断意义,早期mr显示在第3、4

6、脑室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穹窿柱、视交叉及小脑上蚓部出现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在急性发病过程中,病灶还可以强化,提示血脑屏障的破坏;晚期脑mrl可显示乳头、中脑被盖的萎缩和第3脑室扩大。t2冠状面成像见第3脑室周围高信号区呈对称性分布,呈“双翼状”。 vit b1试验性治疗有效者临床可诊断为wernicke脑病。 wernicke脑病需与肝豆状核变性、leigh病、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o中毒、多发性硬化、病毒性脑炎及其他中毒类病变相鉴别。,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男,66岁,行走不稳五个月,双足发软,并出现精神症状,脾气大,计算不能,记忆力差,嗜睡。查体尚能合作,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双侧ba

7、binski(+),指鼻试验欠稳,血压110/90mmhg。 实验室检查,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概述】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labactlte corn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 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故又称维生素b12缺乏症;通常与恶性贫血一起伴发,又因其临床表现以脊髓后索和侧索损害出现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瘫痪为主,常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故又称为亚急性脊髓后

8、侧索联合变性。 由于脊髓后侧索的症状可由许多疾病引起,所以只有由维生素b12缺乏者称之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但有学者认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命名并不恰当,因为本病的损害不仅限于脊髓,周围神经、视神经及大脑白质乃至几乎所有白质均可受损,是由神经系统障碍并非由贫血引起。,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诊断】 病史及症状 缓慢起病,进行性发展,早期常有苍白、倦怠、贫血表现和消化不良等。病史初期手足末端感觉异常,渐累及两下肢,进而软弱无力行走不稳,动作笨拙,并有胸腹部束带感。 体检发现 脊髓后侧索损害为主者,两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感觉障碍:病变平面以下关节位置觉和音

9、叉震动觉减退或消失,感觉性共济失调。后期可出现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辅助检查 1.周围血及骨髓检查巨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2.血浆维生素12水平通常低于100ug /ml。 3.胃液分析可发现有抗组织胺性的胃酸缺乏。 4.腰穿脑脊液检查多正常。 5.脊髓检查可发现变性节段脊髓的异常信号。,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治疗措施】 纠正贫血,维生素b12 200-500ug肌注1次/d,连续二周,以后二个月内每周给200-500ug,叶酸0.1 3次/d口服。 营养神经药物:胞二磷胆碱250-500mg肌注 1次/d。辅酶10 10mg肌注1次/d。 配合理疗、针灸可改善肢体无力及共济失调。 【预防常识

10、】 本病主要累及脊髓的后索和侧索,本病如能在发病后3个月内积极用维生素b12治疗,常可获得完全恢复。若不经对症治疗,常在发病2-3年后进展,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脊髓室管膜瘤,女性,66岁,双下肢瘫痪三月余。,脊髓室管膜瘤,脊髓室管膜瘤,脊髓圆锥中央囊实性病灶,脊髓圆锥增粗,实性部分有强化,胸段脊髓见长t1长t2条形信号。此患者年龄偏大,病变范围较长,支持室管膜瘤并脊髓空洞的诊断。,星形细胞瘤( 级),M,47y,左眼视物模糊1周。 ct平扫,星形细胞瘤( 级),mri增强,星形细胞瘤( 级),术后复查,星形细胞瘤( 级),术后3月,该病例非常特殊,影像表

11、现很难与最终病理结果对应起来,影像上首先考虑脑脓肿或者转移瘤。难道病理错了?!,星形细胞瘤( 级),女,45岁。间断头痛十余年。加重半月。,星形细胞瘤( 级),星形细胞瘤( 级),星形细胞瘤( 级),手术病理:2级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瘤( 级),m37y,头痛,下肢无力数月。 术后病理:星形细胞瘤(3级)。患者术后4天死亡。,星形细胞瘤( 级),星形细胞瘤( 级),星形细胞瘤( 级),星形细胞瘤( 级),星形细胞瘤( 级),增强片,rathke囊肿,患者,女,28岁。因溢乳,泌乳素升高就诊。 术后病理:垂体rathke囊肿。,rathke囊肿,垂体rathke囊肿为一种起源于垂体rathke氏

12、囊少见的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当腔隙内分泌物显著增加,该腔隙可扩大形成较大的囊肿即rathke囊肿。 mri多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均匀。少数病灶信号不均,在t1wi和t2wi图像上表现为高低混合信号,与病灶含有黏液样物质、胶样物和胆固醇有关;冠状面可见不均匀物质沉积在囊肿下部,囊内出现液平面对于本病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rathke囊肿增强扫描大多不增强,少数囊壁可出现增强,而中心不增强。 rathke囊肿需与鞍区囊性病变鉴别,主要有蛛网膜囊肿、囊性颅咽管瘤、囊性垂体瘤等。 rathke囊肿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一般恢复较佳。,恶性胶质瘤,女,45岁,突发头晕,左侧半身不遂一周

13、,既往无类似病史。,恶性胶质瘤,恶性胶质瘤,恶性胶质瘤,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病例1,男,60岁。以胡言乱语1个月为主诉入院。饮酒30年,日饮白酒500g左右,1个月前出现失眠、胡言乱语,无故发笑、走路不稳,半个月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 病例2,男,39岁。以意识模糊、言语不清伴双顶部疼痛半年,近一周四肢抽搐一次为主诉入院。20余年酗酒史,每日饮酒350-500g。,原发性胼胝体变性,横断面胼胝体膝部、压部见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膝部病灶信号呈脑脊液样,相邻脑室无变形移位(图1a);矢状面t1wi胼胝体萎缩变薄呈长t1信号,膝部及体前部见囊状、条状脑脊液样信号(图1b),横断面胼胝体膝部、压部对

14、称性长t1、长t2信号,境界清晰(图2a);矢状面t1wi胼胝体弥漫性肿胀呈均质长t1信号(图2b),原发性胼胝体变性,原发性胼胝体变性通常是由于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胼胝体脱髓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本病的mri特征性表现为横断面胼胝体膝部、压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可伴有或不伴有大脑半球皮质下白质区变性灶;矢状面急性期胼胝体肿胀,增强后病变区强化;慢性期胼胝体萎缩,局部坏死软化。 本病主要应与胼胝体梗死鉴别,梗死起病急,无酗酒史,临床多伴有肢体活动不灵、失语等症状,其病灶具有不对称性,亦多同时伴有基底节等部位的梗死灶。 病例1临床症状相对较轻,胼胝体以萎缩

15、软化为主,应属慢性期。 病例2其临床表现相对较重,结合mr表现胼胝体弥漫性肿胀,应属急性期。,恶性脑膜瘤,女,2002年脑膜瘤病(2002年病理结果)术后,现(2008年)下肢无力。,恶性脑膜瘤,恶性脑膜瘤,恶性脑膜瘤,恶性脑膜瘤,海绵状血管瘤,女20岁,头疼1周。,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密度(信号)不均,周围无水肿及占位效应,mri病灶周围有含铁血黄素沉积所致的低信号环影,有血管流空影。 手术所见:灰褐色组织,大小约1x1.8x0.5cm,质软,周围有少许渗血。 病理结果:海绵状血管瘤。,肺癌脑转移合并出血,m ,52y,头疼月余。已确诊肺癌3个月。,肺癌脑转移合并出血,恶性征象:

16、出血,指样水肿带,花环样强化; 年龄+好发位置 ,转移瘤首先考虑,待排胶母; 结果:肺癌脑转移合并出血。(颅板及瘤体下方条状影为穿刺所致),脑膜瘤,患者女 56岁 左眼突3月余,无视力改变,脑膜瘤,脑膜瘤,AVM,女性,16岁。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搐,面肌痉挛发作伴神志不清,双眼上翻,持续约数分钟,半小时后渐清醒。曾诊断为“癫痫”,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明显改善,仍反复发作多次。于4天前再次出现癫痫大发作而入院。神经系统检查(-)。,AVM,AVM,AVM,dsa检查:右大脑中动脉(额叶区)边缘支明显增粗,行走至右额叶前外区时形成片状畸形血管团。右大脑前动脉亦有一支血管参与供血,但其增粗不明显。畸形血管团造影剂潴留时间长,至实质期仍显示。 dsa诊断:右额叶avm,主要由右大脑中动脉供血,右大脑前动脉可能参与。 手术所见:硬膜张力不高。病变位于右额叶,与硬膜粘连,周围较多疤痕组织。由胼缘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供血,向硬膜血管、皮质血管、侧裂血管引流。病变组织约4x4x4.5cm,内达侧脑室前角(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