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思考与实践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6633470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思考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思考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思考与实践(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场馆教育功能 开发的思考与实践,罗星凯 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 www.risechina.org,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内容 科技场馆教育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分析 “广西师大科教所合肥科技馆”项目组一年来的工作及反思,为何要开发科技场馆的教育功能?,科技场馆是独特的现代科学教育机构,从广义的观点来看,科技场馆的所有学科领域和专业活动都是教育功能的体现。 狭义的解释:英国著名博物馆教育专家艾伦霍普格林希尔认为:博物馆教育是特指博物馆的讲解和为成年人和儿童开发的一系列的教育性活动。,科技场馆 作为科学教育机构的独特之处,相对于学校,它是非正规教育。主要

2、表现:学习环境是自由的、社会化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不同(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 科技场馆里的学习方式不同于学校,它是一种系统性随机学习。,系统性随机学习的特点,有预先设定的、比较系统的、实用性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但通常不以文件形式描述出来; 需要系列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的支持,但不需要、也很难有稳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支持,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 学习者关心自己的学习效果,但一般不需要采用正规化的考试来评定。,科技场馆 作为科学教育机构的独特价值,科学素质教育理念实践基地 终身科学教育理念实现场所 制式化科学教育的必要补充,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科技场馆教育

3、功能开发的内容,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开发的内容,理念提升 硬件建设 软件开发,科学素质教育,理念: 现代科学教育目的究竟何在?,知识? 技能?,精神? 态度?,方法? 能力?,义务教育新课程对科学探究学习的强调,在理科各科国家课程标准中,通过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实质性地强化了将探究性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的要求。 科学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反思和更新自己的科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要求有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科学探究: 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载体,当今学校科学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这样的定位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个载体,借助于它科学教育直击科学和教育

4、的本质,并将科学知识、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及其价值体验串成一个和谐自然的整体,从而有效地承载起科学素养的新科学教育目标?,这样的载体显然不能是科学知识,因为知识太多、体系太复杂,拎不起来;也不是科学方法,因为纯方法追求正是科学教育曾经走过的误区;更不是单纯的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脱离科学知识和知识获取情境的科学教育有退回道德说教的危险。,如此看来,这样的载体非“科学探究”莫属!踏上科学探究的智慧之路,科学教育就有了不散的“魂”,我们不仅有太多的故事可说,而且能说到科学的“点”上,说到教育的“心”上。 摘自:罗星凯.奥运会开幕式给科学教育人的启迪.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第 期.,科学探究学习:

5、 校内外科学教育对接的桥梁,已有 知识,现实:校内、外科学教育表现出的追求差异巨大,创新 知识,活动 操作 作品,课堂 读书 分数,科学探究学习的本质 学与教活动设计(案例开发) 教学实施过程 科学探究学习考核与评估 科学探究教学资源建设,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综合类课题,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原著:美国家 研究理事会 翻译:罗星凯 等 出版:科学普及出版社,Inquiry Thoughts, Views, an

6、d Strategies for the K-5 Classroom 原著:美国家 研究理事会 翻译:罗星凯 李萍昌 吴 娴 等 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科学学科学业考试命题指导,2005年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理科科目学业考试命题指导,“科学探究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为什么强调科学探究性学习?,为真正实现新课程所追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科学探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

7、程。 -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目标之一,例1.从怪异的小球到小车,为真正实现新课程所追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科学探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对科学活动本质和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也为科学性探究性学习的推行提供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什么强调科学探究性学习?,登上太阳,爸爸说:“科学技术发展真快,人类已经实现登上月球的愿望了。” 洋洋听了说:“将来我长大了,要登上太阳。” 爸爸说:“太阳上非常热,人根本上不去。” 洋洋笑了起来:“爸爸真傻,难道我不会晚上去吗?”,在进行探究

8、活动时,儿童把他们周围的事物加以组织,建构起他们自己的图式、结构和概念。,为真正实现新课程所追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科学探究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 对科学活动本质和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也为科学性探究性学习的推行提供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生科学学习和能力发展的现状与科教兴国战略令人担忧的反差,使转变课程价值的追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什么强调科学探究性学习?,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什么是一个人创新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影响因子?,方法?,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热情?激情?,耐

9、力?,“健康睡眠进校园”讲座遭遇“红眼” 学生,今天学生学科学的方式意义到底有多大?,有人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爆发! 在哪?,中小学课堂!尤其是科学课堂!,水木清华的Science区, 发信人: flyleaf (飞叶#要面对现实了), 信区: Science 标 题: 我看中学物理教育,我们的竞赛选手可以很正确的使用各种定律把第12(13?)届全国决赛的那道号称天下第一繁的热力学题目解出来,却不知道高压锅上面那个金属块是干什么用的,如何起作用。大家不要笑,以上两个事例发生在我身边。,学习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例下午2时到3时之间,时针和分针何时重合?,抄 写,交警在十字路口拦住一辆闯红灯的

10、汽车。车里的女士称自己是小学教师,赶着去上课,马上就要迟到了,“希望能得到您的谅解。”她说。 交警听了,喜出望外:“太好了!几年来我一直在等,想抓住一个小学教师。你给我过来!把我闯红灯四个字抄写三百遍 这是我上小学时就立下的志愿。”,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通过探究学习科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观察、提问、科学探究早已成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基本方法。,摘自:罗星凯等译

11、,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版,科学探究根源于人类思想中与生俱来的认知热情。人类已将这种热情倾注于探究我们所居住的星球,远胜于星球上的其它任何生物。求知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特质,它使我们人类作为一类物种得以存活并使我们的文明得以不断地发展。,而在美国社会中,科学探究早已成为我们得以技术领先、经济繁荣的源泉。因此,强调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在学校教育的中心位置,这样的观点还会令人惊异吗?,凡是盛行质疑、探究的社会,其文明也会高速发展。,科学探究性学习,回归科学和儿童本性的教育追求,硬件建设: 科学探究教育功能审视,?,参观日本名古屋科技馆(1991年),

12、参观美国俄亥俄COSI科技馆(1996年),摄于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1996年),参观德国Flensburg大学Fiesser教授创办的科学博物馆PHNOMENTA (1996年),兴华科学探究乐园(迷你科学探究馆) 按照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环境的思想、由兴华科学教育团队师生共同参与建设的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参与性的校内科学探究活动实验基地,特色:门槛低、教育性强、参与性和探究性强,探究乐园 乐在其中 参加全国科学探究性学习研讨会的香港教育署二位代表,学生参与探究资源建设,学生为来访的泰国专家作讲解,学生们与来访的泰国理科教师互动,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教育代表团 参观探究馆,日本著名的 “山猫学会”

13、成员饭田 和川田先生在探究馆指导学生学习,参加研修班的教师们 在兴趣盎然地探究着,赵光平博士在主持探究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张泽教授在迷你科学探究馆,韦钰院士与法国科学院院士 盖雷和雷纳先生在迷你科学探究馆,教育部基础司朱幕菊副司长与韦钰院士 在迷你科学探究馆,兴华科学探究资源 参与科普活动的尝试,我们在合肥科技馆的实践,重新认识本项目:“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仅仅是科技馆展教工作的自然延伸。 我们的项目工作 落脚点:科技馆科学教育能力建设 着力点:科学活动设计及科普资源包开发,教育功能开发的系列工作,研究、开发、设计与学校课程相适应的科学活动,形成规范的科普资源包 对科技

14、场馆的展品及展项的解说进行优化,编写小册子,加深公众的参观体验 场馆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互动活动 针对不同年龄公众,尝试不同方式开展科技活动,如在低年级的科普剧表演,西南小学前期调研活动,声学探究活动的开发,科普剧开发,共同编写彩虹系列探究性学习课题,科学资源课堂应用一例,“画出你观察到的橡皮筋振动”,各司其职,做排箫了,“让我也感受静电的魔力!”,合作学校的科学课堂,学生的课堂表现,场馆内活动也精彩,科普剧现场,学生的评价与反应(一),学生的评价与反应(二),学生普遍希望此类科技活动越多越好,90%左右的学生认为最好是一周一次,还有一些学生告诉我们:一天一次都好。 参与这些活动后,学生的感受

15、或想法有几个方面: 对开展此类活动的看法,主要的回答有:体会到了科学的快乐,开心,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活动的时间可以更长,再次再来,一天一次,每天一节课40分钟。 对科学的看法:好玩,科学伟大,有趣,充满神秘,对科学更有兴趣了,科学等待发现。 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要努力学习,长大了要成为科学家,像专家一样教学生,多动手; 还有一些学生回答:我回家也试试;买材料来做实验;哦,简单材料也可以进行科学实验;科学无处不在,等。 60%的学生认为:参与此类活动可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用新的方式学到了知识。,我们在广西科技活动周的实践,硬件建设: 科学探究教育功能审视,适度更新、

16、改造学习载体(展品),发挥其科学探究教育功能。 开辟创新功能区,创新资源和活动设计,探索提升科学探究教育能力的新途径。,我们的思考和实践,软件开发: 科学教育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改进解说和展板 讲解是联系展品与公众的桥梁和纽带,讲解员的讲解不同于教师的讲授,讲解员未必要单纯追求某种学习成果,主要是引发公众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自我求证得出结论。(分别不同的解说形式如:常设展览预约及特展定时解说) 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模式、机制和体制,我们的思考和实践,93桂林中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 (外方代表38名、中方代表159名),93桂林中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93桂林中外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93GPT会议活动之一:七星公园水火箭发射,99 国际物理教师学术交流会 9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ysics Teachers & Educators,国外正式代表94名,来自19个国家;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