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完整版教学教案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32313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完整版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完整版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完整版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完整版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完整版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完整版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完整版教学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农作物估产的方法 传统的作物估产基本上是农学模式和气象模式,采用人工区域调查方法。它们把作物生长与主要制约 影响产量的农学因子或气候因子之间用统计分析的方式建立起关系。这类模式计算繁杂、速度慢、工作 量大、成本高,某些因子种类往往难以定量化,不易推广应用。遥感估产则是建立作物光谱与产量之间 联系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光谱来获取作物的生长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用绿度或植被指数(由多 光谱数据,经线性或非线性组合构成的对植被有一定指示意义的各种数值)作为评价作物生长状况的标 准。植被指数中包括了长势和面积两方面的信息, 各种估产模式 ,尤其是光谱模式中植被指数是一个 极为

2、重要的参数。根据传感器从地物中获得的光谱特征进行估产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动态的优点。 农作物估产中所应用的遥感资料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气象卫星资料,主要为美国第三代业务极轨 气象卫星(NOAA系列)装载的甚高分辨率辐射仪(AVHRR)资料,其资料特点是周期短、覆盖面积大、 资料易获取、实时性强、价格低廉,空间分辨率低但时间分辨率较高;二是陆地卫星(Landsat)资料, 应用较多功能是专题制图仪(TM)资料,它重复周期长、价格高,但其空间分辨率高5;三是航空遥感 和地面遥感资料,主要用于光谱特征及估产农学机理的研究中,其中高光谱数据可提供连续光谱,可消 除一些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成为遥感数据处理

3、、地面测量、光谱模型和应用的强有力的工具。 在遥感估产中农作物面积提取是最重要的内容。用遥感方法测算一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主要有以下几 种方法。 1)航天遥感方法。包括卫星影像磁带数字图象处理方(一般精度较高)和绿度-面积模式。 2)航空遥感方法。可进行总面积的测量、作物分类及测算分类面积。 3)遥感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此方法是由美国农业部统计局在原面积抽样统计估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原理是利用遥感影像分层,再实行统计学方法抽样。 4)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相结合方法。此方法是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遥感信息,对不同 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行获取。,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估产,遥感用于农

4、作物估产 能及时了解农作物种植面积、长势及产量,对于国家粮食政策的制定价格的宏观调控以及对外粮食贸易都具有重要意义。遥感估产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传统的统计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及时客观地获得作物长势、产量等信息,特别是种植面积及其不同区域分布的信息,对于遥感估产农作物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遥感估产的基本原理 任何物体都具有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电磁波的特性,这是物体的基本特性。人眼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在可见光范围内识别各种物体的,遥感技术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利用搭载在各种遥感平台(地面、气球、飞机、卫星等)上的传感器(照相机、扫描仪等)接收电磁波,根据地面上物体的波谱反射和辐射特性,识别地物的类型和状态。 农作物估产则是指根据生物学原理,在收集分析各种农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平台上的传感器记录的地表信息,辨别作物类型,监测作物长势,并在作物收获前,预测作物的产量的一系列方法。它包括作物识别和播种面积提取、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两项重要内容。,叶面指数(LAI):是反映冠层状态的指标,其为单位面积上植被叶片面积。LAI:单株叶片面积X株数 植土比决定反射光谱特性的独立因子,它是联系遥感植被指数与作物种植面积的中间参数。,谢谢! Q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