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学案例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30812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人格差异与教育教学案例(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求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可见,孔子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学习提要,1.智能差异与教育 2.人格差异与教育 3.认知方式与教育 4.性别差异与教育,一、儿童智能类型的差异与教育,表现为一般智能类型的差异和特殊智能类型的差异。 一般智能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2、也称智力。 儿童在以上方面表现出智力类型上的差异。如: 分析型、综合型与分析综合型 视觉型、听觉型、运动觉型与混合型 艺术型、思维型与中间型,特殊智能是指完成某种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智力。 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区别旋律的能力、音乐表象的能力和感受音乐节奏感的能力。 儿童在特殊智能方面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 。,加德纳认为人有9种智能,即言语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认识智能、存在智能。 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基本能力,9种智能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的智能差异,启示: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仔细观察每个儿童的能

3、力倾向,并给予适当的激发和关怀。,二、儿童智能水平的差异,超常儿童的特点,求知欲强,兴趣广泛 观察力特别敏锐 想象力异常活跃 思维敏捷,理解力强 富有独立性和创造性 注意力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集中性 记忆力强 学习方法好,智力落后分类及基本特征,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大多数正常儿童身上,根据他们的水平进行教育。 分辨出智能超常、正常、落后的分析,因材施教。,启示,三、儿童智能表现早晚的差异与教育,人才早熟。如王勃10岁能赋,李白5岁通六甲,7岁观百家。莫扎特5岁开始作曲,8岁试作交响曲,11岁创作歌剧。 大器晚成。如爱迪生,牛顿。 大多数人的正常发展。,教育启示,要关注并着力培养那些智力早熟者,在这

4、些儿童中经常会造就一些对社会卓有贡献的人物;如果不能对他进行及时的培养,则会浪费人才。 不能轻视那些发展较慢的儿童,在这些儿童中,有的可能是大器晚成者。,第二节 人格差异与教育,人格是气质和性格的总称。 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它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显露程度等方面。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一、气质差异与教育,(一)气质差异的表现,(二)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品质。 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 注意和防止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二、性格差异与教育,(一)性格差异的

5、表现 1、性格特征的差异,A、性格的认知特征 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在感知方面:观察的整体型细节型。 2)在记忆方面: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整体记忆型局部记忆型 3)在思维方面:形象思维型与抽象思维型、直线型发散型、主干型细节型、直觉型分析型,B、性格的情绪情感特征 1)情绪的强度:暴躁温和 2)情绪的稳定性:情绪是否容易波动 3)情绪的持久性:情绪持续的时间 4)情绪的外显性:外显内隐 5)主导心境:积极心境如:平静、详和、开朗乐观等。消极心境如:苦恼、烦躁、孤寂、悲观、忧郁、焦虑等。,C、性格的意志特征 1)自觉性。自觉、主动-盲目、被动 2)果断性。理智、果断-冲动、

6、优柔寡断 3)坚韧性。勇敢怯懦、顽强脆弱。 持之以恒虎头蛇尾 4)自制性。自制放任,D、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等的态度特征 如:激进或保守、集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正直或圆滑、热情或冷漠、诚实或虚伪、善良或奸诈等。 2)对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特征 如:勤劳-懒惰、认真-马虎、节俭-浪费、进取-退缩 3)对自己的态度 如自尊-自卑、自信-自我怀疑、谦虚-自负、自爱-自贱、自我完善-自暴自弃。,2.性格的类型,理智型与情绪型 外倾型与内倾型 顺从型与独立型 理智型、政治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与宗教型 社会型、理智型、现实型、文艺型、贸易型与传统型,(二)教育启示,针对儿童的性格特

7、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培养优良性格特征,克服不良性格特征。 适当照顾儿童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第三节 认知方式与教育,返回,认知方式(cognitive style)又叫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最常见的认知方式分类是: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根据人对外界环境依赖程度的不同,可将认知风格分为: 场独立型(field-independent):信息加工时,主要依据内在的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 场依存型(field-dependent):信息加工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

8、时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一、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差异表现,对两种不同认知方式的应用与评价: 1、两者之间都没有好、坏之分。 2、认知方式通过训练可以改变。 如有人通过艺术、音乐和体育训练,有效提高了儿童的场独立性水平。 3、教学方式与认知方式相匹配时,产生更好的效果。,认知风格与因材施教,萨拉科(Saracho,1980)的研究 1、场独立教师场独立学生(匹配) 2、场独立教师场依存学生 3、场依存教师场独立 学生 4、场依存教师场依存学生(匹配),二、冲动型沉思型,冲动型(impulsive):反应快,但精确性差。使用整体性策略,当学习任务要求作整体解释时,成绩较好。 沉思

9、型(reflective):反应慢,但精确性高。使用细节性策略,在需要对细节进行分析时,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启示,冲动型沉思型的认知方式差异的形成与教养方式有关系,这意味着着冲动型沉思型认知方式是可以训练的。,三、同时型继时型,继时型: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型的加工风格,解决问题时,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种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象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型: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型的加工风格,在解决问题时,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第四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一、

10、男女两性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 智力的性别差异 兴趣的性别差异 行为的性别差异 自信心的性别差异,(一)智力的性别差异,两性智力发展的年龄倾向性有差异 学龄前,男女差异不明显 小学阶段,女孩智力略优于男孩 青春发育期,男性智力逐渐优于女孩 青春发育期结束,男女差异逐渐缩小。 两性智力在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男性智商分布离散,女性智商分布均匀。,男女两性在智力发展上的不同优势,感知能力上,男性视觉的空间能力优于女性,女性对于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能力优于男性。 记忆能力上,男性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 思维能力上,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女性偏向于形象思维。 言语能力,女性占优势。

11、,(二)兴趣的性别差异,男性多指向于物,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主动进行科学补给,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创造。 女孩则表现出人物定向,她的注意多指向人,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意,很敏感。,(三)行为的性别差异,侵犯性,男性的侵犯性强于女性。 支配性,女性更易受他人影响,容易被说服,易受暗示,易产生从众行为。 合作性,女孩的合作性强于男孩。,(四)自信心的性别差异,女性的自信心低于男性。 在自我评价上,男性对自己的成绩倾向于作过高的估计,而女性对自己的成绩倾向于作过低的估计。 在成败归因上,女生更多把成功归于运气,把失败归于能力;男生更多把成功归因于能力,把失败归因于任务难。

12、,麦考比和杰克琳(1974)在性别差异心理学中对多种传统偏见提出批评。在此基础发现四种性别差异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女孩的言语能力比男孩更强 十岁以后,男孩比女孩数学能力更强 十岁以后,男孩比女孩逐渐显示出更高的“空间-视觉”能力。 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我们所讲的差异都是就一般趋势而言,若从个体上看,我们不难找到反例。,讨论 男女两性的差异是由于性别因素造成的还是由于后天因素影响?,二、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 教育因素,三、针对儿童性别差异进行教育,发扬优势,克服劣势 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 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 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教育儿童正确认识自己。 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一边倒”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