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阿希礼――人物评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627365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飘》阿希礼――人物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飘》阿希礼――人物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飘》阿希礼――人物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飘》阿希礼――人物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飘》阿希礼――人物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飘》阿希礼――人物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飘》阿希礼――人物评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希礼,聪敏敏锐,勇敢却又懦弱的正人君子,艾希礼,是思嘉丽所追求的对象,也是玫兰妮所支持和拥护的对象。正因为他与书中这两位出色女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书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物。,序,前言,阿希礼一直是个抱着幻想生活的人。他属于一个和平的时代,那个富足、安康、无忧无虑的年代。当战争来临,安定失去的时候,他的幻想受到严重地打击。然而,他仍不愿意放弃那个已经残缺不全的梦,也不愿意试图去改变现状,以适应新的生活,这就是他最大的悲哀。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这一点上,他是个懦弱的人,因为他一直在逃避,逃避活生生的现实。他仍旧念念不舍地怀念他的世界,即使那个世界已经不复存在,而且根本不可能再出现。阿希礼

2、明白,不肯正视赤裸裸的现实,是他的大不幸,可是他自己不愿意改变现状,也不愿意别人帮他改变现状。 阿希礼性格上的悲哀,注定了他必然会在不断前进的社会中被淘汰。相较之下,斯嘉丽和巴特勒都勇敢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乃至改变现实。,出生背景,同思嘉丽一样,艾希礼也是出生在一个庄园主家庭,同样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然而与其他南方人(包括思嘉丽)不同的是:“他对读书、写诗的兴趣和对音乐的爱好是独一无二的。”从这点上看艾希礼是一个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的人,是一个十足的绅士,也正因为这点,才受到了同样富有教养,有着共同兴趣的玫兰妮的爱慕和热情奔放的思嘉丽的欣赏和执着追求;,阿希礼,懦弱,天性敏锐,勇敢,古板,阿希礼

3、的性格,第一点:阿希里非常聪明,在这本书里,阿希里是唯一个在智慧上能够与巴特勒先生抗衡的人,他天性敏锐,洞察人心。 第二点:他对于自己所不感兴趣的事,却做的样样比别人好,是因为他性格中有随波逐流的一面,他的居服于世俗的一面,在这里作者做了远远的侧面的描写。,人物分析,大家都知道,在玫兰死的时候,玫兰叫来了斯佳丽把阿希礼托付与她,书上说,照顾这个男人的责任由一个坚强的女性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上,玫兰还说,他不太实际。他需要人照顾,然后斯佳丽从病房里出来,她当时还没非常明白这话句的意义,看到了阿希礼,她本能想寻求安慰,这正是多年来她一直想得到的,可是阿希礼却更加软弱,正等着她的安慰和支持。应该

4、说,一瞬间,斯佳丽终于明白了,这么多年来,她喜欢的,她心目中的阿希礼与实际中的阿希礼是不一样的,她苦苦追求那个能帮她承担重担的阿希礼只是自己的想像,所以她彻底醒悟了。,性格的两面性,他的悲剧在于,他有清楚而敏锐的头脑(绝不差于船长的智慧,冷质彬彬的漂亮),其实作者最后写到他跟巴特勒先生联手解散了3K党,就进一步说明了他的智慧,也只有他才能有跟巴特勒一样的眼光,但可惜的是,却没有足够的勇气。,阿希礼与白瑞德的对比,战争,阿希礼在给玫兰尼的那封信中提起了巴特勒先生,要明白,书的一开始巴特勒已经35岁了,但阿希里应该才不到20岁,战争的初期,巴特勒在烤肉会说就说了关于那场战争两点: 1,战争是没有正

5、义跟非正义之争的 2,南方人是打不赢这场战争的 但当时,南方上流社会不接受这个观点,他们正因为这更讨厌巴特勒先生。但阿希里,在参加战争的初期以他敏锐的目光很快就意识到巴特勒先生说的是对的。阿希礼先生在信里说道:他们被吹鼓战争的人骗了,而且他在信里也透露,这场战争打不赢了,而且即使打赢了,他们所捍卫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他在巴特勒先生的观点上进一步分析了两点,战争,他说了两点: 1、打输了,生活一败涂地; 1、打赢了,他们也会跟北方人一样,唯利是图; 总之,他清楚地看到,当战争打响时,其实他们为之捍卫的理想都不可能实现了,这也点出了全书的主题飘,他们所热爱的生活方式永远随风而去一去不复返了。而这

6、场战争是错误的,根本没有打的必要。,艾希礼对玫兰妮的爱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即使这种爱情夹杂着其他成分,但比艾希礼对思嘉丽的感情更纯更深。艾希礼真正爱的是玫兰妮而不是思嘉丽。艾希礼在加入战争时曾恳切请求思嘉丽要照顾玫兰妮,而在玫兰妮死之时,玫兰妮也以同样的口吻请求思嘉丽好好照顾艾希礼,可见这对夫妇心存对方,感情深厚。艾希礼如此爱慕玫兰妮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阿希礼对玫兰妮的感情,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玫兰妮是艾希礼生活的精神支柱。正如方丹老奶奶对思嘉丽说的“如果说威尔克斯一家还能够度过这艰难岁月的话,那么靠的是儿媳玫兰妮,而不是儿子艾希礼。”的确,艾希礼不仅爱玫兰妮,而且还依赖于玫兰妮,

7、他也不会在被北方佬捕后越狱而逃。,玫兰妮对艾希礼的奉献太多太多了,以至于献出了整个青春和生命。有如此宽大心怀的妻子,艾希礼能不珍惜吗?第三个原因是,正如前面所介绍的玫兰妮和艾希礼一样同样是饱读诗书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他们的共同语言很多,这是思嘉丽所不能给与他的。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艾希礼真正爱的是玫兰妮而不是思嘉丽的原因了。,艾希礼与思嘉丽的感情始终贯穿在整个作品中,且对于思嘉丽这份感情的苦苦追求和艾希礼对这份感情的逃避,作者也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叙述。假如要说艾希礼爱思嘉丽的感情只是一种对旧情的重温和对思嘉丽性格的羡慕。说这种感情一种对旧情的重温是因为艾希礼是一个幻想

8、主义者,总是难以割舍与从前的联系,极力的想去维护已不存在的从前。,阿希礼对斯嘉丽的感情,说这种感情是对思嘉丽性格的羡慕是因为艾希礼很了解自己是一个不现实的人,面对生活的挑战他是懦弱的,因此他很羡慕思嘉丽这样如此具有生活热情和敢于奋斗的精神。正因为这种感情因素的支持,使得艾希礼有时由于冲动而对思嘉丽作出出格的行为,造成了艾希礼对思嘉丽有爱情的表面现象。,总结,艾希礼是美国南北战争的一个典型的幻想主义代表。他的性格与思想的矛盾与冲突恰恰反映了新事物与旧事物间的斗争过程。然而他比较偏向于旧事物,对新事物难以认识和接受,这也注定了战后艾希礼的命运将走向衰败。他只不过适合生长于属于他的那个安宁的时代,而新时代一来到,他会变得没落。说他是幸福的,因为有两个女人在爱着他,说他是不幸的,因为两个女人最终离他而去,他的价值与存在意义只不过是被这两个女人共同支撑的。,阿希礼是一个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极端的幻想主义者,而他的幻想主义就造成了他的性格矛盾矛盾最突出的就是表现在他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上。,Thank You,all of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