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26528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第一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行业报告)绥化市 第一医院 PETCT 中心建设 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国环评证乙字第 1527 号) 项目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 PET-CT 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绥化市第一医院 编制日期:2016 年 4 月 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绥化市第一医院 PET-CT 中心建设项目 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适用的评价范围: 核与辐射项目 法定代表人: 李易 (签章) 主持编制机构:辽宁辐洁环保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签章) 地址:沈阳市东陵区双园路 30 甲-2 号(辽宁环保科学园) 联系电话:024-86131238 传真:024-86131

2、238 网址: 邮箱:fujiehuanjing 绥化市第一医院 PET-CT 中心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 姓名 职(执)业资 格证书编号 登记(注册证) 编号 专业类别本人签名 编制 主持人 谭艳坤 0006497B15270031300 核工业 主 要 编 制 人 员 情 况 序号姓名 职(执)业资 格证书编号 登记(注册证) 编号 编制内容本人签名 1 谭艳坤 0006497B15270031300 报告表 2 曲建伟 0006569B15270071200 正文第 1 章-第 4 章、 附件 3 曹 旭 00014157B15270190500 正文第 5 章-第 7

3、章 1 表 1 项目概况 单位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地址绥化市北林区北林路 80 号 法人代表姓名孙继勇电话 8720039 邮编 152000 联系人及电话李晓波 18645539666 项目名称绥化市第一医院 PET-CT 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 地点 传染医院一层 项目用途放射诊断 项目 依据 总投资(万元) 4500 核技术项目 投资(万元) 4200 核技术项目 环保投资(万元) 300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 应用 类型 18F 68Ge 2 枚 PET-CT 1 台无 核技术应用目的和任务 绥化市第一医院始建于 1939 年,2011 年 6 月被省卫生厅正式评为三级甲等医院

4、。医院承担着 绥化市 568 万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是集医疗保健、急诊急救、传染病防治、教学科研、康复、社 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在 2004 年整体接收哈铁绥化医院以后,形成了一所医院两个院区的格局。医院占地面积 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9.8 万平方米,总资产 4.9 亿元,净资产 2.3 亿元。拥有 10 万元以上的医疗 设备 160 台件,大型设备有日立 0.4T 永磁核磁共振、东芝 16 层螺旋 CT、美国 LCA+800 毫安血管 造影机、直线加速器及彩色超声等,医院实现了影像传输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检验系统、临 床路径系统等信息化建设平台。 绥化市第

5、一医院原有辐射设备包括:1 台直线加速器、1 台 DSA 和 15 台类射线装置,以上各 装置均通过省环保厅审批并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具体见附件 2。绥化市第一医院为改善医疗环境, 满足百姓需求,拟在医院传染医院一层建设 PET-CT 中心,并利用放射性核素 18F 对患者进行诊断。 经计算,本项目为乙级非密封源放射性工作场所。 PET-CT 设备中配套有 2 枚 68Ge 密封放射源,活度均为 7.4107Bq,为类密封放射源,用于 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表 2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 核素名称 放射性活度 (Bq/a) 物理、化 学性状 日等效操作量 (Bq) 年等

6、效用量 (Bq) 操作方式 贮存方式与 地点 18F 4.6251012 液 体 1.851084.6251010 注射源库 68Ge 7.4107 固体密封 68Ge 7.4107 固体密封 仪器校准 PET-CT 设备 屏蔽体内 以下无 注:1、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 2 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 2、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 3、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表 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废弃物名称状 态 排放口 浓度 年排放 总量 暂

7、存情况最终去向 含 18F 的固体废物 固体 250Kg 将废物按时间分类后,暂存 于固废库内,存放该核素 10 个半衰期后,经监测合格后 按普通医疗垃圾处理 含 18F 的废液 液体 150m3 经医院 PET-CT 中心衰变池 存放该核素至少 10 个半衰期 后,流入医院污水处理站, 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68Ge 放射源 固体密封供源单位回收处理 以下无 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固体为 mg/kg,气态为 mg/m3;年排放总 量 kg。 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和活度 (Bq)。 表

8、4 射线装置 (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 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加速粒子能量流强用途备注 无 废物类型数量总活度(Bq)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 废 靶暂无 气态 m 液态 m 放射性废物年 产生量 固态 kg (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 型号生产厂家电压(kv)靶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备注 无 氚靶情况(含废弃的)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量(含感生的和含 3H 的废泵油) 活度(Bq)保管方式备注数量总活度(Bq)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 无气m无 液m无 固 kg 无 (三)射线,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含 X 射线 CT 诊断)

9、 、分析仪器等 名称型号管电压(kV)输出电流(mA)用途备注 PET-CT140420 放射诊断1 台 以下无 表 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 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使用放射性核素 18F 产生的 射线和 表面污染,利用 CT 扫描时产生的 X 射线,同时在 该项目的使用过程中还伴随一定量的放射性废水和固体废物。下面具体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染 物和污染途径。 5.1 正常工况下的污染物和污染途径 1、PET 使用 18F 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放射性药物由于衰变产生正 射线,该射线对工作 人员在注射过程和对病人进行检查时产生一定的辐射影响。 2、CT 扫

10、描时产生的 X 射线对操作人员和公众产生应的辐射影响。 3、使用 18F 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要产生用过的注射针管、药瓶、棉签、手套等放射性固 体废物,每周产生约 5Kg,全年产生约 250Kg。 4、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人员产生的排泄物和擦洗台面产生的废水均属于放射性废液。 5、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的患者是一个流动的辐射污染源,为了防止对公众产生辐射影响,医院 对患者设置有专门的候诊区和留观室。 5.2 事故工况下的污染物和污染途径 1、对放射性药物和仪器校准源管理不善,造成放射性药物丢失或被盗。 2、对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者管理不善,则被检者体内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 射线会对 周围活动的

11、人员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 3、分装放射性药物和给被检者注射药物时,由于操作不当将药物滴撒在台面、地面或其他地 方,将给以上地方造成放射性表面污染。 4、医院对放射性废物管理不善,也会对社会和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 5、防护门无工作指示灯或警示标志,人员误入正在运行的机房内而造成辐射损伤。 6、由于管理不善,无关人员在PET-CT开机时进入机房或开机时未离开机房,从而受到不必要 的较大剂量辐射照射。 监测计划和污染防治措施: 5.3 监测计划 定期监测:由具有辐射环境监测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对正常工况下辐射工作场所进行每 年不少于一次的监测,监测数据上报备案。 日常监测:制定日常监测制度,

12、医院为 PET-CT 中心配置一台 X- 剂量率测量仪,一台 表面沾污仪,利用以上仪器对 PET-CT 中心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应存 档,以备查阅。 5.4 污染防治措施 1、为防止注射后被检人员体内的药物对工作人员产生辐射照射,注射台安装了铅玻璃窗口, 同时注射针管自身带有铅屏蔽,也减少了注射时药物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 2、PET-CT 工作场所医护人员和患者均有各自的通道,患者注药后有专用的注射后等待室,与 工作人员和注药前的互不交叉,减少了交叉辐射的污染。 3、在 PET-CT 注射室、注射后等待室、PET-CT 扫描室和留观室外醒目处张贴“当心电离辐射” 警告标志。

13、 4、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被检人员产生的排泄物和擦洗台面产生的废水均属于放射性废液。这些 废液应直接进入衰变池进行衰变,经衰变合格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再进入市政管网。 5、使用 18F 放射性药物作为注射针剂会产生注射针管、药瓶、棉签、手套等放射性固体废物, 全年产生约 250Kg。以上这些废物均含有放射性核素 18F,可收集后集中衰变贮存。 表 6 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或安装过程和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1 建设或安装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无辐射产生,随着项目的建设竣工,施工期环境影响可消除。 2 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1)通过本底监测,X- 剂量率本

14、底监测结果为(11.715.8)10-8Gy/h,监测结果在黑龙 江地区室内环境辐射剂量率本底范围之内。 (2)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工作场所划分标准,PET-CT 中心为乙级 开放性工作场所。绥化市第一医院 PET-CT 中心布局合理,不存在与其他科室交叉现象,有医 生和患者的专用进口和出口,工作场所“三区”划分合理,放射性“三废”处置得当。 (3)经计算,本项目投入运行后,所致医护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低于国家规定 的剂量限值,同时也在管理限值以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人群造成辐射危害。 (4)绥化市第一医院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各机房外醒目处设置了规

15、范 的“当心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PET-CT 中心设置了固废库和衰变池,确保了 医疗垃圾和放射性废液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置,工作人员平时穿戴防护用品进行工作,就不会受 到超剂量辐射影响。 综上所述,绥化市第一医院 PET-CT 中心建设项目辐射环境本底正常,布局合理,项目运 行所致各类人群组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医院在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后,项目 运行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辐射影响,从环保角度,该项目可行。 表 7 审批 主管单位环保机构预审意见: 经办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市(地区)环保部门意见: 经办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绥化市第一医院 PET-CT 中心建设项目 辐射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目 录 1 总论.1 1.1 医院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