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25640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338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38页
(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38页
(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38页
(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38页
(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业指南)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农学专科创业班实习实践材料汇编云南农业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大学2004年8月前 言云南省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等美誉的农业大省。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后,为转变我省的资源为经济优势,发展地方经济,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战略目标。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基础条件薄弱,农民素质不高和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等因素成为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发展我省的农业,实现“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需要有更多的农科学生服务于生产一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

2、技含量。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需要有创新型的农业人才。为此,我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自2000年起开始招收农学专科创业班。为了认真贯彻实施云南农业大学农学创业班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创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原则,特编写了高效立体种植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食用菌栽培、名特蔬菜生产、鲜切花保鲜、种子生产学、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园林学、园艺学、设施园艺栽培10门特色系列教材,并已安排在培养计划中实施,同时,有计划地进行了农作物栽培、花卉栽培、果树栽培、茶树栽培与管理、蔬菜栽培等农事实践活动,专业技能从单一的大田作物扩展到花卉、果树、茶叶、蔬菜等方面,更好地为云

3、南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此次,结合“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对“农学创业班”四年多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汇编了农学专科创业班实习实践材料汇编,有针对性、代表性地选编了创业班部分学生的实习实践材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目 录种植计划1.玉米间作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作物科学系(1)2.玉米种植计划2000级农创班 徐雁(4)3.种植计划2000级农创班 杨家利(5)4.玉米种植计划2000级农创班 罗丹丽(6)专业实践总结5.玉米种植总结.2000级农创班 张琼(8)6.玉米种植总结. .2000级农创班 吴长华(9)7.玉米种植总结2000级农创班 徐

4、雁(10)8.专业实践总结2000级农创班 赵雄(11)毕业论文9.百合的栽培及销售.2000级农创班 吴长华(12)10.吊兰植物的规模生产.2000级农创班 张琼(15)11.切花月季的种苗生产方式及保鲜技术 .2000级农创班 张忠海(18)12.非洲菊切花生产调查.2000级农创班 杨家利(21)13.香石竹的现代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000级农创班 郭树昌(23)14.百合栽培技术及繁殖.2000级农创班 徐雁(26)15.创建一个企业的构思浅谈.2001级农创班 李荣(30)毕业实习总结16.毕业实习总结.2001级农创班 屠永云(31)17.实习总结.2001级农创班 施绍磊(33

5、)18.实习报告知识与经验的积累.2001级农创班 李卫策(35)19.毕业实习总结.2001级农创班 邱宇兴(37)20.毕业实习总结.2001级农创班 罗思宝(39)玉米间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农学创业班专业实践 作物科学系一、玉米间马铃薯间作能充分的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壤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壤养分和增强玉米对自然灾 害的抵抗能力。玉米是比较适宜于间作的作物,玉米与马铃薯二者对环境资源的要求互补性 从而可以增加整个复合群体的密度,能合理的利用空间,增加截光量与反射,改善群体内上 下部的受光状况,达到光的异质互补,提高光热资源和土地的利用率。玉米马铃薯各植规格采用玉米和马铃薯各占地50%的比例种植

6、,以22的行比,分别 以120cm的幅宽,玉米株距、马铃薯穴距为25cm。二、整地整地的要求是:早、深、细。早就是小春收后及时耕地,以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以利于土壤耕作和作物出苗。深就是要深耕,加深土壤的耕作层,一般以2530cm为宜。以协调土壤的水、肥、气、 热,从而促进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土壤的细碎有利于玉米出苗。三、玉米育苗玉米育苗移栽能充分的利用阳光,争取了农时和季节,防御了自然灾害,是获得玉米高 产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在复种指数较高,前荐收获较迟及生长期较短,玉米生育后期常遇 低温冷害的地区,育苗移栽可以使玉米增产1020%,有些地区增产30%以上。对于昆明地区 而言,则主要是躲过了

7、干旱对玉米出苗和苗期影响,通过集中管理,培育壮苗,充分利用时 、空差距延长了玉米的生育期。1.配制营养土把腐熟的细厩肥与过筛细碎的土以46或者55的体积比混合,加上适量的复合肥、Zn 、B肥和杀虫杀菌农药,加水到湿润后用薄膜覆盖堆捂供育苗用。2.备好苗床要选择地势平坦,距移栽大田较近,排水良好,浇水便利的地块。苗床宽11.5m,长5 m,两床之间留30cm的高埂。3.移栽待苗长到三叶一心或者四叶一心时移栽。移栽前34天施一次送嫁肥和杀虫杀菌药。四、播种1.播期早播确定的原则是既有利于植株生长,又有利于充分的利用光、温、水、热等资源。昆 明地区可以选择5月中旬播种,育苗移栽则提前半个月育苗。2.

8、玉米种子或种薯处理玉米播种前要晒种23天,可以促进种子吸水,减少病菌,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 和发芽势)。晒种后,出苗率提高1328%,提早13天出苗。播种前要浸种,浸种能增强种 子1的新陈代谢,提高发芽率,提早出苗。浸种一般用冷水浸泡24小时或者两烫一冷(55)浸 泡67小时。如果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可以用40%的乐果500g对水3Kg拌种100Kg,可以减少 雀害、地下害虫和病菌的为害。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温光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一般能够增产30 60%。玉米地膜覆盖后,改善了玉米植株中下部的光照条件;能增加05CM土层内土壤温 度25和湿度3%(相

9、对含水量);能抑制杂草的生长和促进根系微生物的活动,提高肥料利 用率等。从而能提前玉米生育期,增强根系活力和使叶面积和光合势增加。地膜的规格一般是8090cm宽,0.40.6mm厚,生产上称为4丝或者6丝。覆膜后出苗时 要破膜。增加肥料施用量,要注意在日平均温度升高到25以上,要设法除去地膜,便于田 间管理。玉米拔节后若有分蘖,要及时除去,在玉米的孕穗期要打孔追肥,施肥后要盖土封 孔。收获后要将废膜捡拾干净,以减少对土壤污染。五、施肥1.玉米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玉米对N、P、K的需要量顺序为:NKP。NPK为2.412.1,玉米各生育时期对 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的速度是不同的。2.玉米的施肥

10、底肥以厩肥1500kg,尿素46kg,普通过磷酸钙3050kg,硫酸钾56kg。追肥以35叶时尿素68kg,312叶时尿素1012kg,1012叶时尿素5kg。六、田间管理1.苗期的管理苗期的生长特点为:以促根壮苗为中心,同时分化和茎叶生长。目标是采用促控措施, 促进根系生长,控制茎叶徒长,培育壮苗为核心。具体措施为: (1)破土防旱,防止板结,助苗出土播种后,如果田间持水量在60%以上,种子就能正常发。但是如果天气干旱,土壤就会 板结,出苗就会受阻。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锄土。 (2)查苗补缺,确保全苗播种时,要适当多播510%的种子为预备苗,在2.54叶时,带土移栽。如果补种则要

11、在2叶以前。 (3)间苗、定苗34叶时要及时的间苗定株,间苗就是间密留稀、间弱留强。定苗是定向、留匀、留壮 。 (4)中耕除草中耕是要提高土温,减少水分散失,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苗前期要及时的浅中耕松土和 除草。 (5)水肥管理和蹲苗苗肥要少施,水少浇,出苗后适时浅中耕。注意蹲苗,要勤锄、深耕、轻施、偏施、控 水、控肥。 (6)虫害防治苗期的危害以地老虎为主,地老虎可以用敌百虫、辛留磷等。2.穗期穗期时候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生长旺盛,穗分化前以茎叶为生长中心,分化后转 向2雄穗和雌穗为主。此期的目标以促穗、促根、促叶和控杆的目标。要达到根系发达,气生 根多,基部节间粗短,叶色深绿,茎杆挺拔,

12、具体措施为: (1)肥水抽穗开花期是玉米对水分最为敏感的时期,被称为玉米的水分临界期,需水量占玉米总 需水量的30%左右。拔节前后,容易干旱,要注意浇水,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后 期要注意防涝,防止徒长。同时要巧施拔节肥和重施穗肥,主攻大穗和棒三叶,控制茎杆伸 长。 (2)中耕培土结合施肥进行中耕培土,拔节前要巧施拔节肥进行中耕培土,拔节后,1214片叶重施 穗肥,进行高培土。3.花粒期花粒期以生殖生长为中心,营养生长基本停止,授粉以后以籽粒建成为中心。此期的主 攻目标为:防止根叶早衰,保根保叶,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尤其是以棒三叶以上的叶片(穗 叶组和粒叶组)的功能期。措施主要有: (

13、1)补施粒肥 (2)去雄,除去无效果穗去雄的时间在抽雄散粉前,主要是为了减少营养和水肥的消耗,减轻玉米螟虫和蚜虫的 危害。去雄主要选择晴天的1015时进行,一般采用隔行或者隔株去雄,去弱留强,一般 不宜超过总数的13,可以增产10.6%。 (3)人工辅助授粉主要是增加授粉的机会,提高结实率,一般能增产810%。方法主要是在盛花期,晴天 的911时,隔天一次,共23次。 (4)施用生长调节剂施用健壮素,矮化植株,降低穗位高提高粒数和粒重。施用增产灵可以延长叶片的寿命 。4.成熟期蜡熟末期含水量为25%时即可收获。此期的特征为:茎叶变黄,苞叶干枯籽粒尖冠处出 现黑色层,籽粒变硬、无浆,具有本品种的

14、颜色和光泽。收获后自然干燥或者成串悬挂晾晒 干燥,含水量降到1314%后,放到阴凉干燥处贮藏。3玉米种植计划2000级农创班 徐雁作为世纪新的一名大学生,而且是一名农学创新生,我们学什么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为适应素质教育,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我们采 取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这学期学校拨给我们二亩八分试验田,这便于我们新学知识充 分利用,提高实验能力,这样更好地为以后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今年我们以玉米为主,所 拟定的下计划加以管理:一、整地在播种前一个星期,要把地耕松整平,无硬土块,除杂草,同时要积肥,按1100公斤 亩农家肥作底肥。二、播种选种,除去颗粒小的,有虫害,粒部呈黑色的和无散发能力和发芽能力差的种子,我 们选的是高产的新甜粹玉米,经过浸种,打破休眠,撒上农药,以防虫害。播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