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20337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设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组织设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组织设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组织设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组织设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设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设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我国农村、农业、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从产业结构看,农村产业的一元化结构已被打破,农村经济已经完成从计划单一型向市场多元型转变;从体制结构看,已经从单一的集体经济转向了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既有集体经济,又有农民个体经营还有农村合作制,甚至也有中外合资、合作的经济实体在不断产生;从社会结构看,基本完成从高度稳定的同质型向流动的利益主体多元型转变,农民阶级已经分化为不同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从政权结构看,农村基层行政权力的运作基本实现了由“政社合一”型向党组织主导与村民自治结合型的转变,广大农民不仅获得了经济自主权,而

2、且取得了政治自主权;从群众思想现状看,广大农民逐步克服了封闭、保守观念,开始确立商品、市场、竞争意识。这些新变化,反映了农村变革的历史进步性,激发了村民的活跃思想,提升了农民的思想素质,同时也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矛盾,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一、农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深入贯彻落实,要靠基层党支部发挥作用来实现;广大农民的意愿、要求和希望,要由农村党支部向上级党委来反映。农村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创新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农村工作的成效。当前,我国农村改革

3、正在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开始在农村初步建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自主经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等,使农村党支部领导群众管理生产的权力弱化,与普通党员的联系不足,对普通党员的关心服务不够,对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薄弱,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在群众中缺乏威信。集中表现在:第一,在组织方面:有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凝聚力弱化,未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的组织中农村党员平均年龄偏大,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带领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本领,有的组织中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增多,流动性较大,难以管理,有的组织中发展党员难,特别是发展年轻的高素

4、质的党员更难,尤其是缺少妇女党员,严重地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第二,在思想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甚至对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奉献精神有所淡化,缺乏做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影响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第三,在作风方面:一是部分基层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享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沉迷于打麻将赌博;二是有的党员干部办事不公,处事不当,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有的党员干部做群众的思政治工作不够耐心细致,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的感情;四是有一些党员干部为政不廉、以权谋私、生活腐化堕落。最近对山西省三市(地)、六县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农村党支部中,发挥作用好的、一般的、比

5、较差的所占比例,基本上是3:6:l。仅据比例来看,似乎尚可乐观,但面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和农村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基层党组织的状况其实很令人担忧。一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一是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思想僵化,知识水平偏低。二是不少党支部领导班子创新力不强,平庸者居多,求稳不求进。三是一些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与村委会的关系协调差。四是相当一些党支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能为力起不到应有的领导作用。所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党支部中。比如有的地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落后: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忽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员组织观念淡漠,不能充分发挥

6、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为群众办实事,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方式简单、作风不民主,工作方法不对路,引发一些矛盾冲突,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有的村党组织与村委员会关系不和,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甚至处于瘫痪状态,很长时间不发展党员,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等等,这样的村级党组织班子,必然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还有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感到村里工作难度大,不安心工作,不愿当党支部书记:有的因为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无形中得罪了一些群众,党员和村干部,自己被孤立;有的因为某些村宗族、帮派严重,甚

7、至邪恶势力猖獗,村干部担惊受怕;有的因为缺少上级党委的支持,工作难以开展;还有某些村干部觉得政治、经济待遇不高误工补贴偏低,感到得不偿失等。此外,农村不少地方家族观念浓厚,宗派势力抬头,封建宗教观念、派性反映到党组织中来,导致党组织的力量薄弱,正不压邪,各项工作难以开展。这样的基层党组织不仅难以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推进改革、发展生产,而且也难以发展新党员。群众对这样的党组织也就失去了信赖。一些地方出现村民解决问题不找书记找族长的情况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低、先锋模范作用差。在我国,由于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农村党员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具有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很少

8、,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上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偏少的“三偏”现象。相当一部分农村党员无一技之长,根本谈不上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从党员队伍建设的状况看,存在“老、少、低”的问题。绝大多数农村,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老党员多,新党员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逐渐增多。大批青壮年农民工外出,使村党支部周围失去了一个先进的群体,村党支部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撑。尤其是外出的党员多数都不按期交纳费,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不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这也直接造成了村干部队伍的不稳定和后继乏人。在文化水平上,由于农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大多党

9、员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通常都是具有宏观性、系统性和抽象性的东西,因此部分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在理解、宣传和执行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不能真正把握其精神实质,在贯彻执行上容易出现偏差,在实践中不能将国家政策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难以做到因地制宜,从而出现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据调查,在我国沿海某市村党员中高中以上的学历,仅占全市农村党员的15。由于党员文化素质偏低,也直接影响了农村“两推一选”工作,在该市去年村级换届选举,新一届村支委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占372,与换届的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党员文化素质偏低直接影响了党员干部在农民群众中的示范作用,严重制

10、约了农村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使党的先进性受到了挑战。另外,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一些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淡薄,依法行政能力不强,他们往往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手段解决问题,而不按照民主程序进行管理因此在工作中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政策难以施行。在政治素质方面,个别党组织和少数党员干部由于受到价值取向变异的冲击,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有的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跟不上时代的

11、步伐。在工作能力方面,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成员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工作中方法简单,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尤其是一些集体经济匮乏、无钱办事的村,问题更加突出,他们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没有办法解决。部分领导干部长于说功,缺乏做功,解决干部群众内部矛盾的责任心不强或效果不理想。有些村于部忙于生计,履行职责时敷衍了事致使很多小事由于没有及时解决,最终使小事变成大事,在群众中间造成不良的影响。在思想素质上,有相当部分党员党性淡化,带头奉献和吃苦的自觉性不强群众观念比较淡薄,思想僵化,观念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等、靠、要依赖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从作风素质来看,一

12、些党员干部为了追求所谓“政绩”,急功近利,违背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一些党员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工作飘浮,作风不实,办事不公,处事不当,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极少数干部还为政不廉,搞权钱交易,腐化堕落,严重伤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三、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滞后,问题居多。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妇女、小孩和老人。这样的人口结构不利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展新党员,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一等人当老板,二等人去打工,三等人守家中”的现象,再加上农民职业的多样化、复杂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新时期农村党员及党员队伍的

13、建设以及后备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农村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疲软,部分党员干部作风腐败,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滞后,问题居多。一是当前农村发展优秀青年入党的工作滞后,发展党员“无对象。中央提出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的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的要求已有十多年了,但是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生活条件所迫,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村青年人,大多打工、经商、办企业,远走他乡的多,在家务农的极少,无法入党,再加上现在的年青人对组织的认识不够全面,不愿意入党,这就使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感觉后备不足,这直接造成了村干部队伍的不稳定和后继乏人。以玉山县文成镇为例,全镇27969人,2003年,外出务工人数为8193人,外

14、1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20岁一35岁的青壮年7865人,占外出总数的96。未能外出的青壮年大多为素质偏低,无法列为培养对象。少数有一些文化素质和经济头脑的,入党的政治热情又不高,对入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想进”或“不愿进”。发展党员无对象,或对象不多,选拔村党支部成员也只能是“矮个里面挑高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有一些村由于某些历史、政治上的原因,近lO多年甚至近20年来没发展党员,现有的党员多是从部队转业复员回乡的,致使党的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二是农村发展党员数量难稳定。虽然农村这几年在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不同时期,仍然出现“波浪式

15、”前进的状况,特别是重大中心工作和换届调整时最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有的村党支部班子是不想发展,怕发展年轻能干的党员会挤占了自己的位置;有的村是不愿发展,嫌发展党员工作程序繁琐复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村是难于发展,找不到发展对象,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山”地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弱病。湖北省株归县在1978年1990年的12年间,5-9年没有发展党员的村有87个,10年以上没有发展党员的村有96个。有的村新党员发展断档,整整空了一代人,连村支书都后继乏人。三是农村发展党员质量难保证。一些农村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中搞“近亲繁殖”或“平衡发展”,而把一些优秀人才拒之党

16、外,影响了新党员的质量,结果是出现了农村党员大多数存在年龄大、文化低、思想守旧、观念僵化等问题;有的党员文化水平低,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缺乏脱贫致富本领;一些党员年龄老化,先锋带头作用难以发挥;一些党员虽属于先富行列,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无法发挥其模范作用,甚至部分党员信仰动摇,素质不高、作风不正,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党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下降。另外,部分人入党动机不纯,把入党当作提升“面子”、“升官发财”的手段。有的村长期不发展党员,拒先进分子于“党门”之外,突击发展的党员也是大搞“家族党”“世袭制”,结果造成了“能人不入党,入党非能人”的现象这使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雪上加霜。四、农村党组织生活流于形式,缺乏活力,实际效果较差。在农村,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往往仅满足于“七一”党建、集中学习、民主生活会等,且多停留在口头上、制度上。有的村党支部一年才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少数村一次也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