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19804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设计)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组织设计)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组织设计)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组织设计)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组织设计)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设计)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设计)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PA公共组织理论研究MPA公共组织理论(或公共组织与管理研究)是目前国内公共管理学界研究比较薄弱而亟待加强的一个主题领域。在某种意义上说,公共组织理论也就是一般的公共管理理论;而掌握公共组织理论是实施有效的公共管理的前提,因为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相似,公共组织理论是一般的“组织理论”的一部分。在过去,公共组织的论述主要散布于“讨论公共官僚机构的政治学和经济学著作”中,这些著作“通常把公共官僚机构描述得与私人领域相当不同都没有给予内部管理设计组织结构、激励并领导雇员、发展内部交流和团队合作高度重视”。现在,人们在理解公共组织方

2、面已形成了许多重要的主题,并作了详细的研究,将这些主题整合在一起,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理论研究的是公共组织性质、结构、设计方式、组织过程或组织行为、组织环境、组织变革与发展一类的组织问题。作为人类活动协调和合作的形式,组织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极为重要,人类社会的进步依赖于组织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组织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公共管理活动也离不开组织,正如马克思所说:“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 传统公共组织(行政组织)理论源于20世纪初期的韦伯(Max Weber)和泰勒(FrederickTaylor)等人的著作,它以“官僚制”(科层制)作为主要的

3、研究对象,将官僚制当作公共组织的最佳表现形式,视规则、精确性和专业分工为组织结构和生产力的关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官僚制从理论到实践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和批判。美国组织理论家沃伦本尼斯(WarrenBennis)在官僚制的灭亡即将到来一书中说:“(从60年代开始算起的) 20至50年间,人们将目睹并亲自加入官僚制的送葬队伍。”不仅官僚制的实践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以官僚组织理论为基础并囿于“行政原则”探索的传统公共行政学也面临困境。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等人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研究范式,把“政府的目的从政体价值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公民”,赋予公共组织更为宽阔的含

4、义以及更为任重道远的社会服务使命。弗雷德里克森指出,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局限于“预算”、“人事管理”、“组织与管理”一类的范畴上,过于狭窄,过于以“组织内部”取向,理论上过于空洞;新公共行政学要求一种新的组织理论,认为在公共组织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作用过程,即分配过程、整合过程、边界交换过程和社会动机过程,这四种过程适应于理解和改善旧的公共行政学。但是,“至少对于公共组织的人来说,新公共行政学者有待于提出更加紧迫的问题,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太少。”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学范畴的“理性人假设”、“交换范式”、“公共选择”等概念逐步融入了公共行政的话语体系,将公共行政的组织理论引向了公共管理

5、的组织观。与以往公共行政学相比,公共管理更注重公共组织的政策目标选择和公共服务运作的方法、效率和回应性等现实层面,由静态的组织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动态的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并探讨公共组织如何高效率地运用公共资源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强调用私人组织的管理技术来改进政府绩效。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传统狭义的行政组织管理已经向更为广泛的公共部门组织管理发展,它的理论与实践呈现出系统化的公共部门组织变革、重视公共组织的绩效和文化、基于公共服务的组织再造和公共组织研究途径的多元化等方面的特征。近期我国公共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构建中国公共组织理论的基本知识框架。必须立足于我国公共组织尤

6、其是国家(政府)组织的现实,在借鉴国内外公共组织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公共组织的类型、特征及其与私人组织的关系、公共组织体制与结构及其变革、公共组织中的权力运作,公共组织的管理过程或管理功能(决策、领导、协调和控制等)、公共组织的管理方式(尤其是流程再造、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公共组织文化、公共组织发展等方面的主题。 目前公共组织领域需要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如下: 1.公共组织的特征、类型及其与私人组织的关系。关于公共组织的特征及其与私人组织的关系,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涉及对公共部门改革实践中的战略与战术的选择以及对改革的评价(对当代西方的“新公共管理”或“企业化政府”改革

7、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针对这些理论与实践上的争论,需要研究公共组织的特征及其与私人组织的关系的这个基础性问题。与此同时,公共组织(或公共部门)范围很广,包括政党组织、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等在内;在我国,党政机关、群众团体、民间组织、中介组织、社区组织、相当部分的事业单位甚至国有企业都属于公共组织的范畴。因此,有必要研究公共组织的一般分类方法,研究现阶段我国各类公共组织的特点和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各类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与管理等问题。 2 MPA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研究硕士论文。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国内学界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战略管理硕士论文着眼于公共组织与外部环

8、境的相互作用,系统考虑组织的未来远景、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将关注的焦点由内部转向外部,从注重日常管理、常规管理转向未来的发展管理和风险管理。由于当代公共管理的实践环境以及当代公共组织自身的结构、职能、流程和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考虑组织所面临的环境(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考虑组织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未来,增强组织灵活性、能动性和适应性,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公共部门管理者最基本的管理任务及内容。这就需要立足于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及其环境,研究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系统与过程,尤其是研究战略思维、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执行和评估的方法及技术问题。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硕士论文。人事管

9、理从一开始就构成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西方尤其是美国,工商企业管理领域首先出现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革命性转变,并逐步推广和应用于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的人事管理之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硕士论文已成为当代公共部门(政府组织及非营利组织等)人事管理的新模式。在我国的组织事管理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和模式也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本专题的研究应立足于我国当前行政体制与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创新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规划、开发和培训等问题。 4.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研究硕士论文。加强和

10、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无疑是提高公共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在西方,随着“新公共管理”硕士论文改革的兴起,绩效评估以及绩效管理在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我国,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展开,作为改进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绩效评估及绩效管理硕士论文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逐步在我国政府管理中得到应用和推广。当前我国公共组织持续的变革与创新,政府管理效率与绩效的提高,就需要研究如何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和方法,测量政府自身的效率、廉洁性和回应性程度,测量政府产出公共服务的数量、质量和公正性程度;也需要研究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健全领导

11、干部的政绩评价指标体系。 5.公共组织的变异和权力制约研究硕士论文。在公共组织中,权力的运用是组织过程的核心,几乎所有组织都是在权力与政治活动的规则下运行。组织权力运作的动态过程实际上与决策的动态过程相一致,因此,组织过程就是一个决策过程,而决策是一个“权力角逐”的游戏。公共组织的变异主要表现为内在性的膨胀,即公共部门及其官员运用公共权力追求自身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的现象。在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权力的寻租和出租已经成为侵蚀公共组织正当性基础的异化现象。因此,需要研究公共组织权力变异的表现、原因与根源,公共组织维护公共利益的制度约束,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构建硕士论文,特别是研

12、究如何完善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问题。 6.公共组织领导行为的研究硕士论文。领导是公共组织管理的一个核心职能,它对于公共组织发展与变革方向的把握、组织运行效率的提升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对我国公共组织的领导行为进行认真研究生论文,以丰富中国公共组织理论和领导科学理论。当前特别需要研究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执行力,研究党和国家如何坚持从国情出发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问题此外,需要研究公共部门改革的系统配套,特别是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视野中的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改革的系统战略设计,将组织重建、体制变革、机制创新、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管理方式更新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全方位推进我国的公共组织变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