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12387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193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2020年(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2020年(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2020年(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2020年(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风险控制)水电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手册新疆伊犁库克苏河流域水电站工程建设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新疆伊犁库克苏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编制二一年五月第一部分: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方法引言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电建设规模、机组容量、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各种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给水电建设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全国重大、特大事故接连不断,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十分惨重,除主观原因外,主要的客观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主观性、经验性、人为性强。安全管理涉及面广,相关因素多,在如此复

2、杂的系统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均显得力不从心。现行的水电建设安全管理模式虽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安全保证模式耗费了各级领导大量的精力,使他们用于战略研究和经营管理的时间相对不足,而且不能根本扭转安全管理的被动局面。对于复杂的水电建设过程,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杜绝事故,而直接影响安全的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行为的可靠性等因素,已经成为是否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突飞猛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效益。反观水电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虽然近年来已开始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

3、体系,但体系的建立仅仅是向科学管理迈出了一小步,因为安全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管理的有效性。有效的管理不但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且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及手段。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微观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研究适合各行业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是安全管理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前提。宏观管理手段和行政命令手段的作用已经用到了极限,进一步加强用这两种手段管理安全的边际效应已不明显,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开始研究、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思路和安全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问题。1基本概念为了讨论内容的规范性,以及便于所研究的问题和对象的抽象,本文的论述建立

4、在以下的概念基础上:1.1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1.2危害(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状态。1.3意外事件(incident):危害出现并可能与可被危害对象(人员、财产和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事件。1.4风险(risk):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1.5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1.6安全(safety):免遭不可接受风险的危害。1.7可容许风险(tolerablerisk):组织根据其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已降

5、低到可接受程度的风险。注1:以上概念也是职业安全卫生体系标准的定义;以下概念是本文的定义。1.8能量:具有作用于人、财产或环境并产生危害的能力。1.9约束:对能量的产生、状态和作用的控制和限制。1.10一次约束:对能量的产生及其状态进行控制或限制。1.11二次约束: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对能量的作用进行控制或限制。2危害辨识2.1危害辨识的目的和方法事故是危害因素作用于被危害对象的结果,危害辨识的目的是要对组织面临的所有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找出导致事故的所有因素,为进一步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提供目标和依据。导致事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危害识别方法,就无法保证找出导致事故的全部因素

6、(当然,这里的全部因素是指在当前认识水平下所能认识到的因素)。在各种分析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法(SCL)、初步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影响分析(FMEA)、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OS)、事件树分析(ETA)、故障树分析(FTA)等)中,我们根据作业特点和各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选择以下三种危害辨识的分析方法:故障树法:对导致事故的因素及其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的描述,以发现和查明系统固有的或潜在的故障因素,为开展安全设计、制订技术措施及采取管理对策提供依据。事件树法:在给定一个初因事件的情况下,分析此初因事件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的结果,从而定性、定量地评价系统的特性,并帮助分析人员获得正确、充分的

7、决策信息。安全检查表法:为了系统地找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同时对安全管理方案、计划、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将系统加以剖析,分成若干个单元或层次,列出各单元或层次的危害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和评价准则,把检查项目、评价准则按单元或层次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格,以提问或现场观察、测量方式确定各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检查表对应的项目上。安全检查表法在过程控制中可以为分析人员提供体系和作业活动安全现状的信息,可为评价现实风险、改进体系和作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故障树法以图形方式表明“系统是怎样失效的”,而且分层次地描述系统在失效过程中,各种中间事件的相互关系,并告诉人们系统是通过什么途径失效

8、的。故障树本身也是一种形象化的技术资料,当它建成以后,对不曾参与系统设计的管理、运行人员也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和维修指南。故障树法适合分析复杂系统,并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建立安全评价体系时,我们采用故障树法进行预先辨识,找出本行业或本项目的事故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危害的分类研究提供帮助。事件树法可以帮助我们任何一种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各种后果。在作业活动危害辨识时,我们可以采用事件树法对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各种事件序列进行分析,运用故障树提供的系统失效准则判断并找出可能导致危害的事件,从而加以控制。安全检查表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了解安全管理现状,明确改进方向。在作业活动实施与控制阶段

9、,我们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来获得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和效果的信息,并据此对现实风险进行评价。2.2危害辨识的过程我们将危害辨识过程分为预先识别阶段和过程识别阶段。在预先识别阶段,我们需要分析事故产生的各种原因,并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分类。在这个阶段,我们采用故障树法,从事故这一最基本的故障概念入手,按照事先制订的系统分类标准,将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逐级展开,使人们对事故产生的原因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从而为建立事故控制模型奠定科学的基础。我们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和建立系统分类标准的基本观点是:事故是由危害(因素)与可被危害对象(人员、财产、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危害产生的根源是与作业活动有关的能量可能

10、处于非受控的状态,危害的发生是由能量约束失效引起的。能量源自人们的作业活动,作业活动由作业人员、作业对象、作业装备、作业方法、作业环境环这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基于这一观点,我们给出了事故的故障树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将每种能量的产生方式、危害方式、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结果)以及每种能量的约束方式、失效方式(原因)、失效后果、失效频度进行预先识别,从而为特定活动的危害识别做好准备。按照以上观点建立的危害辨识故障树模型见附图一。在过程识别阶段,我们主要分析特定活动可能的危害组合。在这个阶段,我们采用事件树法对由特定活动引起的事件序列按人、料、机、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展开和分析,并分析每一种结果

11、事件中所包含的能量类型和约束类型,然后根据预先识别阶段的识别结果和判断标准,从能量产生和约束失效两方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其组合,为制定针对性地风险控制措施奠定基础。我们认为作业活动是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基本活动单元组成的,每一个基本的活动单元包含比较固定的作业人员类型、作业对象类型、作业装备类型、作业方法类型、作业环境环类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中都存在能量产生和约束失效的可能性。基于这一观点建立的过程危害辨识事件树模型见附图二。危害辨识应在设计、制造、准备、施工、调试、试运行的每一阶段进行。危害因素的识别的范围应包含组织的生产活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及组织活动的所有场所。危害辨识应着重分

12、析直接与作业活动有关的危险因素,不应将管理体系及过程的不完善列为直接的危险因素,或将管理活动的不符合项列为直接的危险因素,否则将给我们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造成很大的困惑。因为从根本上讲,管理就是为控制项目风险而进行的活动,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管理过程、管理行为的不符合项可以通过管理体系策划、审核、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来解决。人们不会为了管理而管理。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管理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控制管理对象中的风险而进行的活动;另一类是为了监督管理行为是否符合管理规范以及管理规范是否有效而进行的活动,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必须包含这两种活动。而这两类活动的基础是要知道管理对象中究竟存在着哪

13、些危险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会使组织承担多大的风险。3风险评价3.1风险评价的目的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特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施工活动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评价的范围包括存在于作业活动及其影响范围中的人员、机具、材料、方法、环境。3.2风险评价的内容与过程风险评价是指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允许的全过程。在危害辨识的基础上,风险评价的内容和过程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程度风险值确定风险分级。风险评价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预先评价阶段和和过程评价阶段。

14、预先评价阶段主要解决共性的、系统性的评价,预先评价的结果是制订风险控制计划的主要依据;过程评价主要解决特定活动及系统现状的评价,过程评价的结果是制订安全措施的依据。3.3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人们常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来表示风险的大小。按评价结果类型可将风险评价方法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两种。定性评价是根据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配置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评价的结果可以为是,非、合格,不合格等形式,安全检查表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直观、容易掌握,并且可以清楚地表达被评价系统或对象的当前状态,其缺点是评价结果不能量化,评价结果取

15、决于评价人员的经验,而且,对同一评价对象,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该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需要确定大量的评价依据,因为必须根据已设定的评价依据,评价人员才能对被评价对象的当前状态给出定性的评价结果。定性评价主要应给出三个定性评价准则:风险的严重性等级、风险的可能性等级、风险评价指数矩阵。表13给出了定量评价准则的一个实例。表1风险的严重性等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灾难的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严重的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破坏轻度的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系统轻度损坏轻微的人员伤害程度和系统损坏程度均轻于级表2风险的可能性等级可能性等级说明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总体发生情况A频繁频繁发生连续发生B很可能在寿命期内会出现若干次频繁发生C有时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发生若干次D极少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可能不易发生,但有理由预期可能发生E不可能极不易发生,以致可以认为不会发生不易发生表3风险评价指数矩阵严重性等级可能性等级(灾难的)(严重的)(轻度的)(轻微的)A(频繁)12713B(很可能)25916C(有时)461118D(极少)8101419E(不可能)12151720风险评价指数矩阵综合了风险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