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财务分析)A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10484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3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财务分析)A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020年(财务分析)A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020年(财务分析)A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020年(财务分析)A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020年(财务分析)A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财务分析)A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财务分析)A公司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制分析(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分析)A 公司 现金流的财务内部控 制分析 现金流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以及现金流入与现 金流出之间的差额形成的现金净流量。这里,现金包括企业所拥有和控制 的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以及能随时变现为确定金额用于支 付的其他资产。现金流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的。企业经营 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关注企业经营状况的同时,也日益重视企业现金流 的流入和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比获取利润的能力 更加重要。如果一个企业长期不能实现盈利,那么她必将倒闭;但是,如 果一家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能获取适当现金流,以偿还到期债务,那么, 她就面临破产的威胁。如

2、何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成为企业关注的 焦点。本文拟就运用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来分析如何加强企业现金流 的管理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 第一章内部控制理论 一般认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到需要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时,形成的这 种委托代理关系就需要一系列严密而科学的管理制度对这种关系 加以规范和约束,以使这种委托关系得以健康的发展,并使关系 双方从中受益。同时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也需要一套科学 的制度对组织的成员加以规范和约束,以达到组织目标。这样内 部控制制度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与此同时,相应的内控理论也逐 步得到完善。 1.1

3、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 按照比较权威和普遍的一种归纳,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在 20 世纪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1 宋建波博士在企业会计控制原理及应用中将内部控制概念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阶 段,而国家会计学院教研中心的郑洪涛博士在 2002 年 1 月国家会计学院在成都举办的 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培训班上将内部控制的发展演变归纳为四个阶段,本文采纳了郑 1.1.1 内部牵制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以前) 在这一阶段,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其基本假设是: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无意识犯同样错误的机会很小;两个或两 以上的部门或人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单独一个 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

4、可能性。其主要特点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 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分工,每项 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控制。这样每 一项业务必须经过多个人员或多个部门交叉检查和控制,在很大 程度上减少了无意识的出现差错和有意识的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1.1.2 内部控制(Internalcontrol)制度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70 年代)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危机过后,各企业纷纷加强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 与监督,这些控制与监督已逐渐深入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部经 营活动中,而这些活动也远远超出了财务与会计的

5、控制范围。这 些控制活动的实践也促进了控制理论的发展。1949 年美国会计师 协会(AICPA)首次提出并解释了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 洪涛博士的归纳。 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经 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 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在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制度被 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前者在于保护企业资 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者在于提高经营效率、 促使有关人员遵守既定的管理方针。 1.1.3 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controlstructure)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 2

6、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1988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审计准则文告第 55 号 ,首 次以“内部控制结构”取代“内部控制”的概念。指出“企业的 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 各种政策和程序。 ”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内部控制环境、会计 制度、控制程序。 1.1.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internal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 进入 90 年代,美国 COSO 委员会 (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OfTheTreadwayCo mmission)提出

7、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 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 保证的过程。其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 (controlenvironment) 、风险评估(riskappraisal) 、控制活动 (controlactivity) 、信息与沟通 (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 、监控(monitoring)五个 方面。可以说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提出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它是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1.2 内部控制框架的要素及主要特点 1.2.1 控

8、制环境(controlenvironment) 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及其活动。人的活动在环境中 进行,人的品性包括操守、价值观和能力等,它们既是构成环境 的重要要素,又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环境要素是推动企 业发展的引擎,也是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这些环境要素包括: 管理者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 与权责分派体系、人员的品行与素质、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管 理控制方法、外部影响等。 1.2.2 风险评估(riskappraisal) 企业必须制定目标,该目标必须和销售、生产、行销、财务 等作业相结合。为此,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 风险的机制,以了解

9、自身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适时加以控制 和处理。这些风险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与自然等方面的风险和企业内部的决策失误、执行不力、生产故 障等方面的风险。 1.2.3 控制活动(controlactivity) 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及程序,并予以执行,以帮助管理 层保证“为保证其控制目标的实现,其用以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 所必须采取的行动业已有效落实” 。这些政策和程序包括:交易授 权、职责划分、业务流程及操作流程、业务记录、规章制度、独 立检查规章制度、控制标准等。 1.2.4 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 围绕在控制活动周围的是信息

10、和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企业 内部的员工能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 信息,并利用它们进行相应的活动。这种信息反馈的速度、准确 性如何,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指令的正确性和纠偏措施的准确性。 1.2.5 监控(monitoring) 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通过监督活动在 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这种监控包括各单位或部门的各级人员定 期或不定期对自己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和内部有关内部控制 的专门部门所进行的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 和以前的内部控制理论相比,COSO 报告提出了许多新的、 有价值的观点 2。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对内部控制的 责任。COSO 报告认为

11、,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内部审计人员或董 事会,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确立这种组织 思想有利于将企业的所有员工团结一致,使其主动地维护及改善 企业的内部控制,而不是与管理层对立,被动地执行内部控制。 2、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COSO 报告 认为,经营过程是指通过规划、执行及监督等基本的管理过程对 企业加以管理。这个过程由组织的某一单位或部门进行,或由若 干个单位或(及)部门共同进行。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一 部份,与经营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驾于企业的基本活动之上, 它使经营达到预期的效果,并监督企业经营过程的持续进行。内 部控制只是管理的一种工具,并不能取

12、代管理。3、强调内部控制 是一个“动态过程” 。内部控制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 监督与控制的过程,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停止,企业的内部控制过 2 吴水澎 陈汉文 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载会计研究 2000.5 程也不会停止。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是一项死的制度或机械的规定, 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越来越趋于完 善。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解决 新的循环往复的过程。4、强调“人”的重要性。COSO 报告特别 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的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企业员工的影 响,透过企业之内的人所做的行为及所说的话而完成。企业的目 标是由人来制

13、定的,同时也是由人设定的机制来控制的。同时, 内部控制也影响着人的行为。5、强调“软控制”的作用。相对于 以前的内部控制理论,COSO 报告更加强调“软控制”的作用。 比如该报告认为管理者及其他管理阶层的执行者对内部控制的态 度、管理者的经营风格、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内控意识等都是 影响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6、强调风险意识。现代企业时刻面临 着各种来自企业内外的风险。COSO 报告认为各种组织都面临着 各种风险,管理阶层必须密切注意各种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加以控制。7、揉合了管理与控制的界限。在 COSO 报告中,已 难以严格区分控制与管理的界限,二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 已融合在一起了

14、。8、强调内部控制的分类及目标。COSO 报告中 单独对内部控制目标进行了解析和阐释。目标是管理过程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份,虽然它不是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但却是内部控 制的先决条件,也是促成内部控制的要件。如果企业的没有目标, 那么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内部控制也不复存在。COSO 报告将内部控制目标分为三类:与营运有关的目标、与财务报告 有关的目标和与法令遵循有关的目标。这样就高度概括了企业控 制目标,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9、明 确指出内部控制只能做到“合理”保证。COSO 报告认为,不论 设计及执行有多么完善,内部控制都只能为管理阶层及董事会提 供达成企业目标的合

15、理保证。10、强调成本与效益原则。COSO 报告明确指出,内部控制要建立在成本与效益原则的基础上。内 部控制并不是为消除一切可能的滥用职权而不计成本,而是要创 造一种为防范滥用职权而投入的成本与滥用职权的累计数额之比 呈合理状态的机制。因此,没有不花钱的内部控制,也不存在完 美无缺的内部控制。 1.3 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方法、局限 1.3.1 内部控制的目标 按照 COSO 报告的论述,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经理 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因此, 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

16、 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 1.3.2 内部控制的原则 3 1.合法性原则。 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其经营活动,不 能进行违法经营,更不能借助内部控制来从事非法活动,或通过 内部控制来逃避国家法规的监管。 2.有效性原则。 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并发挥作用,实现其为提高经营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遵守 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的目标,内部控制必须有效,也就是说它 必须与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各部门或单位的特点相适应,必 须能发现和化解企业生产经营所遭遇的风险。企业制定的各项内 部控制制度要与单位内部管理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既要体现企业 规模特点和管理水平的差异要求,也要体现经济发展和各项法律、 法规制度的要求。这正是内部控制的生命力之所在。 3.审慎性原则。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 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 3 杨有红 主编: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 第 21 页 中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