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6.29).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602329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永词两首》(6.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柳永词两首》(6.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柳永词两首》(6.2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柳永词两首》(6.2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柳永词两首》(6.2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柳永词两首》(6.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词两首》(6.29).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主备人:张昌辉 集体研讨:XXXX/5/29 课课 题题: : 柳永词两首柳永词两首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1、识记作家作品,了解柳永词的写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 2、反复吟咏,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 3、品味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美。 教学教学重点:重点:1、鉴赏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 2、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教学方法: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 课课 时时:二课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知识预热【知识预热】 1 1、词,是诗歌的一种、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

2、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 ,形成于唐 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餘) 、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 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2 2、词的分类:、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按字数分为: 单调一片小令58 字以内 双调两片(阕)中调5990 字 三叠三片长调90 字以上 四叠四片 学习望海潮学习望海潮 一、导入:一、导入: 俗话说:

3、“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 海潮 ,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好景色。 二、走进作者柳永。二、走进作者柳永。 柳永(约 987约 1053) ,字耆卿,原名三变,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词人,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后世也有人称他为“柳七” ,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亦 被称作“柳屯田” 。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 。柳永年轻时到汴京应试,常出入歌楼舞馆,为人狂放不羁,应科举屡试不中, 直至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柳永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伎填写歌词,其词在

4、当时流传甚广。他是宋词“婉约派”的宗师,是北宋致力作词的第一 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作了大师的慢词,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诗 ,收词近 200 首,其中雨霖铃 八声 甘州 望海潮等都是千古不朽的名作。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以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的情感世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 读者,被后人誉为婉约派的宗师。通俗是柳词的特点,他继承了民间词的风格, “凡有井水外,即能歌柳词” ,可见其影响之广泛。词发展到宋代,受五代文风的影 响,也为适应歌舞升平的社会需要,词风婉丽,盛极一时。才情卓异的柳永

5、长期混迹于歌女中,于是创作了大师表现男女离情别绪和悲叹个人沦落江湖的作品,成 备备课再思考课再思考 学 海 无 涯 为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二、了解写作背景。二、了解写作背景。投赠之作,柳永早起作品。 (课件展示)投赠之作,柳永早起作品。 (课件展示) 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 。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平民是 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 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

6、能铺陈其繁华。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但是写得太好又写 出毛病来了,传说金主完颜亮在读罢这首词后非常羡慕钱塘的繁华,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后来就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三、整体感知,诵读文本。三、整体感知,诵读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正音、朗读情感和节奏。 2、诵读思考:用 5 分钟时间让学生自读,自读时结合注释了解词的大意并思考:本词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钱塘”的繁华? 明确:明确:钱塘的繁华的表现: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 参照译文:参照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

7、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好像在比赛着豪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 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四、品味语言,探究鉴赏四、品味语言,探究鉴赏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2、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

8、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3、词的上阕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角度来写的? 4、词的下阕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 【交流成果】【交流成果】 1、上阕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 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概括) 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 ;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刻画“形胜” ;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2、 “霜雪”比喻浪花, “怒涛卷霜雪”表达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流翻、排

9、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淡,力度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 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3、上阕先点出“钱塘自古繁华” ,然后展开描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 奢。 ”寥寥数语运用了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渲染,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西湖与钱塘胜景尽收眼底。 4、词的下阕,首先从湖山胜状、四时风物、昼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穷其美好风貌;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 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 ,无不

10、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最后盛赞郡守孙何的声势和雅望, “烟霞”照应前边“云 树”等自然景色,使对孙何的称颂与全词自然融为一体。 五、名句赏析,拓展延伸五、名句赏析,拓展延伸 1 1、你认为这、你认为这首词的名句是哪一句?请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首词的名句是哪一句?请展开想象描述画面内容。 学 海 无 涯 【成果展示成果展示】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句十分精彩。写秀色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 ,水面则是“十里 荷花” ,本非一时之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本不同时,它们呈现在一副画面上,使词打破了时序的界限,让人陶醉在美

11、丽的花丛中。 (另一种理解:杭州四季皆美,举桂子、荷花就是说明每个不同季节都有美丽的花。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 ) 2 2、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吗? 【成果展示】【成果展示】苏轼诗: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写西湖山水的美丽。宋之问诗: “桂子月 中落,天香云外飘。 ” ( 灵隐寺 )写出了杭州有名的桂花。白居易词: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忆江南 )写杭 州

12、山寺中的桂子和钱塘江潮是让人向往的。 南宋杨万里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任选几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雨霖铃雨霖铃 一、导入:一、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长亭送别,执手相看,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总在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当我们轻轻敲开古典 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柳永的雨霖铃 ,感受作者笔下抒写的哀婉动人的别离。 这首词是作者离开汴京(当时为北宋首都)与情人

13、话别之作,当时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尽情十分抑郁,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不能跟心爱的人 生活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 二、朗诵二、朗诵 1 1、思考:、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 2 2、诵读点评、诵读点评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寒蝉凄切“切”要拖音, “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 (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 (领起字)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

14、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 (统领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3 3、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 三、诵读品味,探究赏析三、诵读品味,探究赏析 雨霖铃一词,通过描写冷落凄清的秋景,衬托了情人间缠绵哀怨、伤感低沉的离情别绪。 1 1、思路探究: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思路探究:贯穿这首词的线索是什么?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应如何划分? 【明确】【明确】这首词基调低沉,作者尽情十分压抑, “离情”线索贯穿全篇。从时间角度看,别时与别后自然分为上

15、下两阕。 【理清思路,一要抓开头,二要抓过片 (下片首句) ,三要抓结尾。 】 2 2、意境赏析、意境赏析 学 海 无 涯 意境的欣赏是属于文学鉴赏较高层一种学习活动。所谓“意境” ,就是作品所描绘的自然、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会一致所形式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鉴赏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透过字句和画面,去细心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怀,从而领会意境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赏析意境,一要抓画面,二要抓情感。 问题: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作标题。问题: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概括这一传神画面,并拟作标题。 【明确】【明确】标题为“执手相看,泪眼相向”等,词人首先交代了离别的季节、时间和地点。 “寒蝉凄切” (点明时令) ; “对长亭晚” (点明时间和地点) ; “骤雨初歇” (点明气候) ; “帐饮无绪” (凄凉心情) ; “兰舟催发” (不得不分离) 。词人巧妙地把自己忧伤的感情融入对景物的描摹中,不仅点明了送别的地点,还渲染了送别的 凄清氛围。 “执手相看,泪眼相向” ,这个标题精妙地概括了这幅画面。本已经愁苦不堪的“愁人” ,生离死别、执手凝视、千般思绪,愁苦尽在两双含情的泪眼里。有道是 “此时无声胜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