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doc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595547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第8分册 避雷器运维细则 国家电网公司二一七年三月 目录前 言II1 运行规定11.1 一般规定11.2 紧急申请停运规定12 巡视12.1 例行巡视12.2 全面巡视22.3 熄灯巡视22.4 特殊巡视23 维护33.1 红外检测34 典型故障和异常处理34.1 本体发热34.2 泄漏电流指示值异常34.3 外绝缘破损34.4 本体炸裂、引线脱落接地44.5 绝缘闪络4前 言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国网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

2、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3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国网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本册是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编制的第8分册避雷器运维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避雷器。本细则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本细则起草单位:国网山东电力。本细则主要起草人:涂大鹏、周大洲、吕俊涛、高晓东、黄 锐、邢海文、段建军、吕守国、杜修明、慈文斌、贾寅飞。II避雷器运维细则1 运行规

3、定1.1 一般规定1.1.1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避雷器应安装泄漏电流监测装置。1.1.2 安装了监测装置的避雷器,在投入运行时,应记录泄漏电流值和动作次数,作为原始数据记录。1.1.3 瓷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下方法兰应设置有效排水孔。1.1.4 瓷绝缘避雷器禁止加装辅助伞裙,可采取喷涂防污闪涂料的辅助防污闪措施。1.1.5 避雷器应全年投入运行,严格遵守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测试周期,雷雨季节前测量一次,测试数据应包括全电流及阻性电流,合格后方可继续运行。1.1.6 当避雷器泄漏电流指示异常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缩短巡视周期。1.1.7 系统发生过电压、接地等异常运行情况时,应对避雷器进

4、行重点检查。1.1.8 雷雨时,严禁巡视人员接近避雷器。1.2 紧急申请停运规定运行中避雷器有下列情况时,运维人员应立即汇报值班调控人员申请将避雷器停运,停运前应远离设备:1.2.1 本体严重过热达到危急缺陷程度。1.2.2 瓷套破裂或爆炸。1.2.3 底座支持瓷瓶严重破损、裂纹。1.2.4 内部异常声响或有放电声。1.2.5 运行电压下泄漏电流严重超标。1.2.6 连接引线严重烧伤或断裂。1.2.7 其他根据现场实际认为应紧急停运的情况。2 巡视2.1 例行巡视2.1.1 引流线无松股、断股和弛度过紧及过松现象;接头无松动、发热或变色等现象。2.1.2 均压环无位移、变形、锈蚀现象,无放电痕

5、迹。2.1.3 瓷套部分无裂纹、破损、无放电现象,防污闪涂层无破裂、起皱、鼓泡、脱落;硅橡胶复合绝缘外套伞裙无破损、变形,无电蚀痕迹。2.1.4 密封结构金属件和法兰盘无裂纹、锈蚀。2.1.5 压力释放装置封闭完好且无异物。2.1.6 设备基础完好、无塌陷;底座固定牢固、整体无倾斜;绝缘底座表面无破损、积污。2.1.7 接地引下线连接可靠,无锈蚀、断裂。2.1.8 引下线支持小套管清洁、无碎裂,螺栓紧固。2.1.9 运行时无异常声响。2.1.10 监测装置外观完整、清洁、密封良好、连接紧固,表计指示正常,数值无超标;放电计数器完好,内部无受潮、进水。2.1.11 接地标识、设备铭牌、设备标识牌

6、、相序标识齐全、清晰。2.1.12 原存在的设备缺陷是否有发展趋势。2.2 全面巡视全面巡视在例行巡视的基础上增加以下项目:记录避雷器泄漏电流的指示值及放电计数器的指示数,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2.3 熄灯巡视2.3.1 引线、接头无放电、发红、严重电晕迹象。2.3.2 外绝缘无闪络、放电。2.4 特殊巡视2.4.1 异常天气时2.4.1.1 大风、沙尘、冰雹天气后,检查引线连接应良好,无异常声响,垂直安装的避雷器无严重晃动,户外设备区域有无杂物、漂浮物等。2.4.1.2 雾霾、大雾、毛毛雨天气时,检查避雷器无电晕放电情况,重点监视污秽瓷质部分,必要时夜间熄灯检查。2.4.1.3 覆冰天气时,

7、检查外绝缘覆冰情况及冰凌桥接程度,覆冰厚度不超过10mm,冰凌桥接长度不宜超过干弧距离的1/3,放电不超过第二伞裙,不出现中部伞裙放电现象。2.4.1.4 大雪天气,检查引线积雪情况,为防止套管因过度受力引起套管破裂等现象,应及时处理引线积雪过多和冰柱。2.4.2 雷雨天气及系统发生过电压后2.4.2.1 检查外部是否完好,有无放电痕迹。2.4.2.2 检查监测装置外壳完好,无进水。2.4.2.3 与避雷器连接的导线及接地引下线有无烧伤痕迹或断股现象,监测装置底座有无烧伤痕迹。2.4.2.4 记录放电计数器的放电次数,判断避雷器是否动作。2.4.2.5 记录泄漏电流的指示值,检查避雷器泄漏电流

8、变化情况。3 维护3.1 红外检测3.1.1 精确测温周期:1000kV:1周,省评价中心3月;330-750kV:1月;220 kV:3月; 110(66) kV:半年;35kV及以下:1年。新安装及A、B类检修重新投运后1个月。3.1.2 检测范围为避雷器本体及电气连接部位,重点检测本体。4 典型故障和异常处理4.1 本体发热4.1.1 现象4.1.1.1 整体轻微发热,较热点一般在靠近上部且不均匀,多节组合从上到下各节温度递减,引起整体发热或局部发热,温差超过0.51K。4.1.1.2 整体或局部发热,相间温差超过1k。4.1.2 处理原则a) 确认本体发热后,可判断为内部异常。b) 立

9、即汇报值班调控人员申请停运处理。c) 接近避雷器时,注意与避雷器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远离避雷器进行观察。4.2 泄漏电流指示值异常4.2.1 现象a) 在线监测系统发出数据超标告警信号。b) 泄漏电流指示值异常,超出正常范围。4.2.2 处理原则a) 发现泄漏电流指示异常增大时,应检查本体外绝缘积污程度,是否有破损、裂纹,内部有无异常声响,并进行红外检测,根据检查及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异常原因。b) 核查避雷器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c) 正常天气情况下,泄漏电流读数超过初始值1.2倍,为严重缺陷,应登记缺陷并按缺陷流程处理。d) 正常天气情况下,泄漏电流读数超过初始值1.4倍,为危急缺陷,应

10、汇报值班调控人员申请停运处理。e) 发现泄漏电流读数低于初始值时,应检查避雷器与监测装置连接是否可靠,中间是否有短接,绝缘底座及接地是否良好、牢靠,必要时通知检修人员对其进行接地导通试验,判断接地电阻是否合格。f) 若检查无异常,并且接地电阻合格,可能是监测装置有问题,为一般缺陷,应登记缺陷并按缺陷流程处理。g) 若泄漏电流读数为零,可能是泄漏电流表指针失灵,可用手轻拍监测装置检查泄漏电流表指针是否卡死,如无法恢复时,为严重缺陷,应登记缺陷并按缺陷流程处理。4.3 外绝缘破损4.3.1 现象外绝缘表面有破损、开裂、缺胶、杂质、凸起等。4.3.2 处理原则a) 判断外绝缘表面缺陷的面积和深度。b

11、) 查看避雷器外绝缘的放电情况,有无火花、放电痕迹。c) 巡视时应注意与避雷器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应远离避雷器进行观察。d) 发现避雷器外绝缘破损、开裂等,需要更换外绝缘时,应汇报值班调控人员申请停运处理。4.4 本体炸裂、引线脱落接地4.4.1 现象4.4.1.1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a) 监控系统发出相关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变位信息,相关电压、电流、功率显示为零;b) 相关保护装置发出动作信息;c) 避雷器本体损坏、引线脱落。4.4.1.2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a) 监控系统发出母线接地告警信息;b) 相应母线电压表指示:接地相电压降低,其它两相电压升高;c) 避雷器本体损坏、引线脱落。

12、4.4.2 处理原则a) 检查记录监控系统告警信息,现场记录有关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b) 现场查看避雷器损坏、引线脱落情况和临近设备外绝缘的损伤状况,核对一次设备动作情况。c) 查找故障点,判明故障原因后,立即将现场情况汇报值班调控人员,按照值班调控人员指令隔离故障,联系检修人员处理。d) 查找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时,应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规定,与故障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跨步电压伤人。4.5 绝缘闪络4.5.1 现象4.5.1.1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a) 监控系统发出相关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变位信息,相关电压、电流、功率显示为零;b) 相关保护装置发

13、出动作信息;c) 避雷器外绝缘有放电痕迹,接地引下线或有放电痕迹。4.5.1.2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a) 监控系统发出母线接地告警信息;b) 相应母线电压表指示:接地相电压降低,其它两相电压升高;c) 避雷器外绝缘有放电痕迹,接地引下线或有放电痕迹,夜间可见放电火花。4.5.2 处理原则a) 检查记录监控系统告警信息,现场记录有关保护及自动装置动作情况。b) 检查一次设备情况,重点检查避雷器接地引下线有无放电痕迹、外绝缘的积污状况、表面及金具是否出现裂纹或损伤。c) 查找接地点,判明故障原因后,立即将现场情况汇报值班调控人员,按照值班调控人员指令隔离故障,联系检修人员处理。d) 查找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时,应遵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规定,与故障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跨步电压伤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