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doc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595532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大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大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大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大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护理本科毕业论文 .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题题 目目 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姓姓 名名 教育层次教育层次 本本 科科 学学 号号 15610012595381561001259538 省级电大省级电大 陕陕 西西 专专 业业 护护 理理 学学 分分 校校 榆榆 林林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教教 学学 点点 2 3 目录目录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什么是心理护理.3 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3 2.1 疼痛的心理护理.3 2.2 焦虑的心理护理.4 2.3 恐惧的心理护理.4 2.4 悲伤的心理护理.4 三、三、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患者家属的

2、主要心理问题.5 四、四、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5 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5 4.3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6 4.4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7 4.5 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9 五、五、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2 4 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摘要摘要】:心理护理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危害, 而且也给其家属心理上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 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病患家属积极配合,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 达方式,使

3、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让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 于病患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关键词】:病患家属 、护理措施、心理、贴心的照顾、和蔼可亲 一、什么是心理护理一、什么是心理护理 很多病人在患病后,都会引起心理的一些多虑,尤其是患病较为严重的病 人,会产生恐慌、焦躁、负担这些心理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病人的康复,所以做 好全面的心理护理是首要之选。 了解护理对象的护理内容,及时向专业医护人员请教,使病人得到尽可 能完善的护理服务。 病人居室光线要充足、温度、湿度要适宜。 护理动作要迅速、轻柔,切忌生拉硬拽,避免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注意病人的卧位,姿势要舒适,

4、除需要暴露部分外,其余部分要遮挡, 注意保暖。 注意清洁操作,护理者要衣帽整洁,最好戴口罩,操作前后要用肥皂洗 手。 做好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要和蔼可亲, 语言要温柔,使病人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 护理操作完毕后,整理好病人的衣服被褥,使病人感觉舒适。 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和护理记录。 以上就是心理护理的具体做法,不要忽视了这小细小的问题,病人在患病 时最需要这些贴心的照顾,做好了有助于病人的心情开朗,从而加快疾病的好 转。 5 交谈,提高病人自身价值;对病人表现的愤怒、哭泣和诉说表示关心和同情; 对有孤独、抑制、愤怒情绪的病人,要劝说病人摆脱过去,面向未来

5、,重新树 立生活的信心。 三、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三、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1 1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焦虑和紧张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焦虑和紧张: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感 到焦虑和紧张,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 况,希望得到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医治;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 焦虑与紧张,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反复陈述病情,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还 有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心治疗,要求减少检查或提 前出院。 2 2 焦虑和紧张焦虑和紧张:家属对疾病预后产生恐惧感,对其他相同疾病患者预后敏 感,尤其是急危重患者家属更是悲观,避免谈及生死问题

6、甚至字眼;由于心疼 病人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检查治疗产生的恐惧,家属常表现为患者在接受检 查和治疗时不敢去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 3 怀疑和不信任:怀疑和不信任:对疾病的不了解,查阅网上或书籍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 比,并以自己查阅的资料为准,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表示怀疑,并拒绝配合医护 人员的各种护理治疗;对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 现引起的不信任,怀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因医疗 设施和环境的局限性引起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便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 要求转院等。 4 4 同病相怜感:同病相怜感: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亲和力极高,非常容易沟通,有 同病相怜

7、感,尤其是绝症或重症新人入院患者家属对老病人的经验信任程度超 过医生。 5 5 依赖感:依赖感:患者家属对病人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护理人员,对自己缺 乏信心,生怕自行的行为会伤害病人。 6 6 容忍:容忍:对患者不正确的行为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属的共同表现,他们对 病人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过激行为如辱骂医护人员也不劝阻,特别 是一些绝症患者的家属,任其放纵,并对医护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 6 四、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四、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4.14.1、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1)有急有缓: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紧急的、严重危害身 心健康的心理反应。

8、 (2)沉着冷静:在患者面前医护人员必须沉着、稳重、严肃,有条不紊地 进行抢救护理工作,以稳定病人的情绪。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 的工作作风,不仅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也是对病人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3)有的放矢:积极寻找导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 心理护理。如对疾病错误的认识而导致的焦虑,应首先对病人进行有关医学知 识的解释和教育。 (4)与抢救同步:情况允许时,心理护理可与抢救同步进行。护士可边观 察,边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或边实施操作边说明意图,以消除患者疑虑更好 地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5)心理换位:护理人员应处处从病人角度考虑,谅解病人及家属的过激 行为,

9、更不能对病人进行训斥、嘲讽。及时医治或积极预防病人的心理创伤, 想方设法使其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急诊情况。 (6)社会支持系统:急诊病人多由亲友或同事陪送。护士应从言谈举止上 给其以适当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支持和鼓励病人使其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少数预后不良的危重病人,应预先告之家属,使其有充 分的心理准备。对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人,应和家属一道做好善后工作。 4.2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 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7 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 愿进入病人角色;

10、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 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 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 龙去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但是,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 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 程。慢性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 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 、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病人,由于 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 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

11、敏感多疑,自我 中心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 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 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 、 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 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例如,慢性病人多出现疼痛、发热、 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 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就会情绪好转。又如,慢性病人除每天口服药物外, 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病人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 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即说明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再如病 人的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