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村镇规划课程》03石排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594998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78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静《村镇规划课程》03石排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陈静《村镇规划课程》03石排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陈静《村镇规划课程》03石排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陈静《村镇规划课程》03石排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陈静《村镇规划课程》03石排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静《村镇规划课程》03石排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静《村镇规划课程》03石排镇总规基础资料汇编.docx(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排镇总体规划(2010-2020)目录第一章自然环境11. 1地理位置11.2地质地貌11.3水文气象11.4物产资源2第二章经济与社会环境32. 1历史沿革32. 2经济发展42. 3社会发展5第三章 现状土地利用83.1国土利用现状83. 2城镇建设现状9第四章现状公共服务设施124.1公共服务设施布局124.2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124.3现状评述17第五章 现状市政公用设施185.1现状给水工程185.2现状排水工程185.3电力工程225.4电信、邮政、广播电视235. 5现状消防设施25第六章 现状综合交通336. 1对外交通系统概况与评述336. 2内部交通系统33第七章

2、现状园林绿化357. 1现状概况357. 2现状评述38基础资料汇编7. 3绿化扌旨标397.4古树名木的数量、位置、名称、树龄、生长情况等397.5现有园林植物名录、动物名录427.6主要植物常见病虫害情况43第八章现状环保环卫448. 1环境质量情况448. 2环境卫生设施45石排镇总体规划(2010-2020)第一章自然环境1.1地理位置石排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南岸,北面与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石湾镇隔东江 相望,西邻茶山镇、石龙镇,南接横沥镇,东与企石镇接壤;西距东莞市区20公里,南往深 圳80公里,距广州70公里;镇中心区位于北纬23. 25度,东经113. 38度。石排镇域

3、土地总面积55.50平方公里,境内东西宽、南北窄,东西最广14公里,南北相 距差异很大,最窄处燕窝东江堤至塘角(属茶山镇)一段,相距只有0. 5公里。东莞生态园建设从石排镇统筹用地6. 85平方公里,因此,本次规划区范围为48. 65平方 公里。1.2地质地貌(1) 地质土壤全镇土地属酸性土,土质分“潮沙泥”和“轻粘土”两类。其分布特点是以福隆为界。在福隆星以内和靠近星边耕地,属潮沙泥类型。它含腐殖质较多,结构松软适度。其形成 原因,是由于福隆里筑成后,里内土地受堤里保护,地表土层保持良好,积聚了大量腐殖质。 另一方面,福隆星在历史上经过多次缺堤,东江河底大量淤泥随洪水从缺口冲进,流遍星内耕

4、地,形成这种优良土质。在福隆里以外和靠近星内土地,属轻粘土类型。这种土壤含沙量大,有机物含量少,结构 松散。形成原因是由于东江大堤未修之前,福隆星外是东江边岸,耕地长期受河水、雨水冲刷, 地表腐殖质大量流失,土层疏散贫瘠。(2) 地形地貌石排西面与茶山镇交界处,地表隆起一条红砂岩岭脉一一云岗岭脉,因出露成排的石脉得 名“石排”。这条岭脉是石龙岭脉的延伸,它由西向东延伸,至燕岭附近分为二脉,偏北一脉 向东延至石贝村附近,长度约4. 8公里;偏南一脉沿东绵延,伸至村头村附近,长度约9.2公 里。1基础资料汇编石排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洼地地区,耕地大部分是比较平坦的埔田,小部分是河岸洲 地。1.3

5、水文气象(1)水文东江:东江从东向西流经石排镇,为全镇工农业生产提供丰富水源,是石排农田灌溉、水 路运输的主要河道。它的上游,东面从企石流入石排的沙角洲,一直向西流经赤坎、田寮、砖 窑头、横山、水吉、石贝、鲤鱼洲、燕窝等村,河段全长14.04公里。东引运河:东引运河从东江引水由沙角水闸起流经石排镇东部,由沙角水闸至南坑桥全长 3.0公里的堤围由石排镇管理。石排小河:石排小河,历代县志命名为“石排水”,当地俗称“海仔”。这条小河水源来自 东江,从东江饭盖岭流入石排,向西流经福隆、石排、潭仔涡、埔心、隔海,至横山涵口复入 东江。它是石排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建国前未修公路,也是石排货物运输流通水上的

6、主要通 道。南畲璽水:排水在石排的南部,历代县志命名为“石岗水”,水域位于南畲滞水区。它是 寒溪水域的滞水区之一,水上游是寒溪水(寒溪水古称“青鹤湾”),经月塘埔流入本区,自东 而西流经村头、石井、孔屋、树下、塘尾、中坑、燕窝,在南畲涵闸流出东江。(2)气温石排镇属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22. 1C,最高月温度为七月,七月平 均温度28.2c,极端最高温度37.9C(1957年记录),最低月温为一月,平均气温13.7C,极 端最低温度-0.5C,无霜期314天。(3)雨量石排镇多年平均雨量1724毫米(1911至1982年记录),最大年降雨量3320毫米(1959年 记录),最

7、小年降雨量972毫米(1963年记录)o每年4月至9月为雨季,占全年总雨量80%以 上,且每年都有两个雨峰:一个在5至6月,月雨量达250至350毫米,一个在8至9月,月 雨量达250至300毫米。前一个雨峰叫“龙舟水”,后一个叫“白露水”。石排镇总体规划(2010-2020)(4)日照石排气候温暖多雨,正常年份日照时间不低于1900个小时,平均日照率达45%。最多年份 是1963年,日照时间达2320. 8小时,最少一年是1961年1570小时。一年中日照以7月最盛,平均232.1小时,2月和3月最少,平均分别为91. 3小时和91小时。(5)无霜期石排霜冻天气少,正常年份为4至8天,平均每

8、年为5天,最多年份一年有15天(1973 1974年,19751976年)。霜冻的最多月份是1月,平均1.9天。霜冻天气一般发生在11 月至次年3月。初霜平均日期为12月30 0,终止日期平均为1月24日。石排地区无霜期平 均为338天,最长一年为365天。(6)灾害性天气石排距热带海洋较近,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吹南风或东南风,冬季 盛吹北风或西北风。春秋两季,因受北方冷空气或南方海洋台风交替影响,风向不定,或吹东 南风,或吹西北风。每年夏秋间,常有台风、洪涝或干旱的灾害,对农业有很大影响。建国后,随着气象工作 和水利事业的发展,出现灾年保收或少减产,丰年大增产的可喜景象。1

9、.4物产资源(1)红砂岩产地位于燕窝、石贝二村附近的红石岭脉(即云岗石脉的西部)。这条砂岩连绵五、六公 里,蕴藏大量红砂岩(俗叫红石)。明清朝代已有官办石场,大批石工长驻该地大量开采,并就 地加工成各种建筑材料,供附近各州、府、县城镇宫建衙署、坊碑、桥梁、道路等需用。至清 末及民国时期,这里的石场才停止生产。建国后,各处兴修水利,石排公社在燕窝岭脉段复办 石场,爆破开采块石,作建筑涵闸及堤基需用。近年来,由于矿石开采破坏资源生态,目前政 府已下达不准开采的文件,保护生态资源环境。(2)白泥、黑泥2基础资料汇编石排镇地下蕴藏较多白泥(学名高岭土)和少量黑泥,是陶瓷的优质原料。1953年,始由下

10、沙乡试探开采,产品销往佛山石湾陶瓷厂,经鉴定质量上乘,于是大量收购。埔心、上汴、塘 尾、孔屋、石井、中坑、福隆等乡,相继探测开采。除给石湾陶瓷厂出售泥坯外,埔心、下沙 等乡开办白泥粉厂,磨制泥粉售给有关单位作化工原料(耐火材料、化妆品原料、建筑器材等 原料)o 1990年10月由于原材料价格提高,产品售价低,已停止开采。(3)农产品石排镇地处珠江三角洲鱼米水果盛产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地之一。主要农产品有稻谷、橙、 柑,其它热带、亚热带水果如:西瓜、荔枝、香蕉、龙眼、芒果、乌元、黄皮、木瓜等也较丰 富。改革开放后,本地传统的生物资源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有的品种已经无人种植,有的 品种也越来越少。

11、(4)主要动物、植物东莞市石排镇据中国园林绿化树种区划(陈有民,1995)属南亚热带绿化区;据中国主要 城市园林植物区划(城市建设研究院风景园林所,2003)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地带性的典型植被为季风常绿阔叶林。镇域范围内现存的多为次生植被,有的村落附近保 存有半自然状态的“风水林”,一般由榕属植物、阴香、木棉、芒果、荔枝、土沉香、降真香、 逼迫子、潺槁木、破布木、岭南黄檀、番石榴、水蒲桃、毛冬青、鸭脚木等多种植物种类组成。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为小叶榕、大叶榕、木棉、荔枝、竹类、高山榕等。镇域道路绿化主要树种有榕树、大叶榕、大王椰子、垂榕、阴香、白兰、盆架树、麻楝、 重阳

12、木、红花羊蹄甲、海南红豆、九里香、米仔兰、黄金叶、大红花等;种类较单一、层次欠 丰富。石排镇总体规划(2010-2020)第二章经济与社会环境2.1历史沿革2.1.1建制沿革(1)明朝时期的行政区域明朝时期,石排各村隶属于“文顺乡”的第三、四两都管辖。属第三都的村有:石贝、塘贝即福隆、石岗(包括中坑、燕窝、盆岭、田边、塘尾、李家 坊、埔心、谷吓、上汴、石井、孔屋、树吓、村头、下宝潭、钟屋、谢屋、鲤鱼洲等村)。属第四都的村有:宝潭、赤坎、沙角、沙埔尾(包括上、下沙、沙迳、利屋)、福隆坏、 福隆围、龙眼岗、黄家垦、石排、水贝等村。(2)清朝时期的行政区域清朝时期,石排各村分别由“戎厅”和“京山司”

13、两衙管辖。属戎厅管辖的有:隔海、横山、田寮、水贝、向西、黄家垦、赤坎等村。属京山司管辖的有:石岗(包括石贝、燕窝、中坑、珠塘、田心、水吉、宝潭号、宝潭村、 田边、盆岭、塘尾、李家坊、埔心、石井、孔屋、树吓、上市、上岭、村头、谷吓、上汴)、 石排坏(旧号)、曾屋、潭仔涡、福隆围、福隆吁、福隆、冯屋、龙眼岗(包括庙边王、手巾王、 沙迳、利屋、沙宝里)、长南埔(包括刘、杨屋)、沙角等村。(3)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域民国时期,石排地区划分为3个乡:云岗乡,俗称石岗乡,下辖燕窝、中坑、水吉、石贝、黄屋洲、鲤鱼洲、横山、隔海、 宝潭、田边、盆岭、李家坊、塘尾、埔心、上汴、树吓、石井、孔屋、村头、谷吓等村;太

14、和乡,下辖庙边王、手巾王、沙迳、利屋、新曾、王屋、水贝、廖屋、黄家望、沙角等村。 福隆乡,下辖福隆各村、水贝邓屋、李屋、向西、石排叶屋、潭溪、赤坎等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月,全县由原来11个区合并为6个。石排3个乡改属第二区, 区公所设在石龙。原来三个乡管辖的村有所增加,具体情况如下:3基础资料汇编云岗乡,增加黄家山、泗洲和白马围村;太和乡,增加铁岗、 下、低地、江边、远 塘、企石谢屋、南坑等村;福隆乡,增加东山铁炉坑、青湖、上洞、深巷、新村、霞朗等村。(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行政区域1949年,石排地区划分为云山乡及和平乡:云山乡,下辖中坑、田心、珠塘、水吉、石贝、宝潭、横山、

15、隔海、盆岭、李家坊、上 汴、塘尾、埔心、黄家山、陈屋、麦屋、泗洲、白马围、王屋洲、鲤鱼洲、燕窝水围等村。 和平乡,下辖石排曾屋、叶屋、王屋、潭溪、水贝邓屋、廖屋、李屋、福隆杨屋、刘屋、福隆、 庙边王各村、下沙、上沙、杨屋、刘屋、田寮、黄家垦、赤坎、向西、沙角等村。1952年,解放军南下部队对解放后建立的新政权全面进行清理整顿,开展“八字运动”和 土改运动,撤销云山乡、和平乡,建立6个小乡,仍属第七区管辖。6个小乡的管辖情况如下:中坑乡,辖中坑、燕窝、田边、水吉、石贝、盆岭、鲤鱼洲等村;埔心乡,辖埔心、 塘尾、李家坊、上汴、谷吓、石井、孔屋、树吓、村头等村;石排乡,辖石排村、水贝各村; 龙岗乡,辖庙边王各村和下沙各村;福隆乡,辖福隆各村;黄家垦乡,辖黄家星、向西、 赤坎和沙角各村。1953年,土改结束后,中坑、埔心两个小乡划归新成立的石龙区管辖,石排、龙岗、福隆、 黄家垦4个小乡划归新成立的企石区管辖。1957年成立石排大乡,管辖中坑、埔心、石排、龙岗、福隆、黄家垦6个小乡及原属下南 管辖的田寮村。1958年,石排大乡并入企石人民公社,石排地区划分为中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