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

上传人:Wea****66 文档编号:136593612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间乡村扶贫工作心得体会8篇【篇一】今年全国期间,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谈及脱贫攻坚,深情讲述了一个关于“金扁担”的故事,乡亲们的愿望从“能吃饱肚子”,到能吃“净颗子”,从“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到“干活挑着金扁担”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难度增高、压力加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锻造务实担当的“铁肩膀”,让群众真正挑起脱贫致富的“金扁担”,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乐于吃苦,提升扶贫政策成效。习近平强调,干部干部,要干字当头。这既是职责要求,也是从政本分。现在脱贫攻坚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攻坚拔寨的决战时刻,面对的都是贫

2、中之贫,困中之困,不肯吃苦卖力,既打不开局面,更干不出成绩,甚至会导致功亏一篑。党员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全力以赴、尽锐出战,全面落实好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全力解决好贫困群众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以担当作为、实干实绩践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善于攻坚,务求扶贫精准高效。“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面对脱贫攻坚路上的“拦路虎”“绊

3、脚石”,要认真研究思考,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马上就办、一抓到底的工作落实机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工作底数,找准问题症结,定好工作措施,列出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集中攻坚克难。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开展“回头看”,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多方发力,多方帮扶,形成战役合力,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敢于坚持,确保扶贫实效长效。“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注重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提升其受教育程度和就业创业能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突出选优配强建设高素质领头

4、雁队伍,加强脱贫攻坚干部业务培训,确保驻村干部和新调整镇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打造一批能打胜仗的指挥员、带民致富的领路人。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和特色产业人才引育工程,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实现脱贫不返贫,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篇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基层党员干部唯有坚定认识、备足弹药、开足火力,才能攻下这个坚,确保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守好听党跟党的“思想阵地”。的“中流砥柱”,一旦有惊涛骇浪袭来,就越发巍然挺立,展现平波镇浪的巨大力量。一个国家在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主心骨越是坚强有力,就越能凝聚风雨无阻的力量。在我国脱贫的

5、道路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自觉,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学出担当、学出信心、学出责任、学出干劲,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中,把主要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上,切实增强夺取决战决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守好选人用人的“责任阵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关键看担当。脱贫攻坚战役持续至今,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从大别山区到乌蒙

6、山区,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践行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铿锵承诺,其中一些干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只有具备过硬的本领,才能挑起责任的担子。组织部门要从一线战贫生动故事中树立典型,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对标正向,坚持做到既要吃苦耐劳、知责尽责、奋进有为,更要善于学习思考、不断提升完善自我。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加大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力度,着眼实战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关于决胜脱贫攻坚的新思想新论断,培养造就一支懂政策、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阵地,把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一贯表现作为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方面,提拔重

7、用一批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守好党建引领的“产业阵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产业是助力脱贫攻坚、富民强村的物质保障和坚实支撑。要科学引领村集体产业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指导各个村党组织立足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因村而宜、因村施策,选对路子、选好项目,建大建强本村的集体经济。要科学引领贫困户春耕备耕工作,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充分发挥带头发挥基层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贫困户自己产业发展等方面贡

8、献组织和个人力量。要科学引领就业扶贫方向,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篇三】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决胜脱贫攻坚战就如同射箭,唯有盯紧目标、全力以赴、持之以恒,方能让“箭”正中靶心。思想上绷紧弦。截至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深度贫困地区的群众仍没有脱贫,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们,切不可在这临门一脚的紧要关头,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

9、。唯有以必胜的信心、一鼓作气的决心,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方能将“硬骨头”啃下,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对于已经脱贫“摘帽”的地区,党员干部也不能掉以轻心,“躺在功劳簿上睡觉”,需进一步调查了解以脱贫群众的生活现状,进一步采取措施巩固脱贫成效。目标上瞄准靶。“箭”最终能否正中靶心,关键在于“精准”二字。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当前,没有脱贫的大都是条件比较差、基础比较不好、贫困程度比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要根据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做好做实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子上,拔掉穷根子。同时要注重扶贫扶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

10、他们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和干劲,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改变落后命运。行动上拉满弓。“箭”要射得远、射得中,必须拉满弓。如何来拉满弓呢?要肯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要像80后“白头干部”李忠凯等扶贫干部般脚上沾满泥土,做到讲农民话、吃农家饭、做农家事,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为贫困群众找到切合自身实际的致富路子。要用真心、动真情,学习“扶贫之花”黄文秀,设身处地为贫困户着想,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人,为群众解决实际的困难,让贫困群众获得真正的实惠、感受到真实的变化,从而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篇四】脱贫攻坚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前,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

11、决胜冲刺阶段,任务艰巨,时不我待。作为新时代的“小鲜肉”,年轻干部须在“小”字上做文章,在“鲜”字上下功夫,在“肉”字上见实效,以决战决胜的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小”字上做文章,于细微处见初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脱贫攻坚没有小事,年轻干部要把困难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从小处着手,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不能“因事小而不为”,年轻干部要多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与群众“结穷亲”,俯下身子倾听困难群众心声,理顺民意、摸清民愿。通过建立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联系卡、帮扶贫困户信息登记台帐,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主要收入、子女教育、劳动能力、低保及医疗保障等情况,把每一个贫困户的底子摸清摸透

12、,掌握致贫原因、帮扶需求及致富优势,细化扶贫措施,因户因人施策,为精准脱贫打下良好基础。在“鲜”字上下功夫,寻得源头引活水。脱贫攻坚,若烹小鲜,只有兼顾食众口味“荤素搭配”,并予以恰到好处的烹饪,方可使淡淡鲜香回味持久。作为基层扶贫年轻工作者,必须开阔视野、把握当前、着眼长远,创新思维模式,因地制宜规划,制定可操作性强、科学准确的实施方案助推精准扶贫。充分发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专长,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从单向受益扶贫转为双向受益扶贫、从不可持续扶贫转为可持续扶贫,让全社会都参与到扶贫中。在“肉”字上见真效

13、,实实在在拔穷根。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要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脱贫攻坚不是凌空蹈虚,扶贫的关键在于“扶实”。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年轻干部要扛起政治责任,坚持干字当头,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真心实意帮扶、真抓实干推进,用心用情用力脱贫攻坚。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帮什么”的原则,多从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方面下功夫,严格落实好各级惠民扶持政策,认真谋划好扶贫产业,力争扶贫项目落地,将扶贫举措落到实实在在的脱贫效益上。“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脱贫攻坚总攻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切实担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

14、气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去,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让我们一起做脱贫攻坚的“小鲜肉”吧!【篇五】漫漫脱贫路,殷殷民生情。近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向当地居民亲切地说到:“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一番真诚而质朴的话语,既是向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给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广大扶贫干部当以习近平的话语为鞭策,大力发扬不畏艰险、苦干实干的拼搏精神,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同步跃出“贫困线”,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

15、和党员干部群众上下同欲、勠力同心,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壮丽篇章。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脱贫攻坚任务依旧容不得半点疏忽,剩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最烫手的烤山芋,仍需绷紧弦、加把劲。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拔穷根、治穷病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将以往的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走马观花转变为下马看花,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将措施落地落细。扶贫干部要坚决摒弃“距离产生美”的错误思想,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账本,多走村串寨、进家入户,和贫困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通过拉家常、问冷暖,让群众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要在心中有数的前提下,积极

16、思考谋划,下一番绣花功夫,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每一项政策措施都能够落到点子上。千条万条,不抓落实就是白条;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容不下任何形式主义的“沙子的”,扶贫干部是捧着一颗真心,带着一份真诚,付出一片真情,干出一番实事;还是热衷于算账式脱贫、游走式脱贫、虚假式脱贫、指标式脱贫,在群众那里都是一目了然。因此,扶贫干部要本着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实一点、再实一点,将各项脱贫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出实效。要将脱贫攻坚作为检验作风的考场,进一步健全跟踪问效机制,对剩余贫困人口实行台账式管理,通过记账、理账、清账的方式,客观真实地掌握贫困群众的诉求是什么,扶贫干部对此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信任不能代替监督。要持续紧盯脱贫攻坚领域可能存在的作风问题,强化日常监督防止“慢作为”,正风肃纪整治“不作为”,惩防并举杜绝“乱作为”,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