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

上传人:luck****666 文档编号:136593531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测试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政策概论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指出“公共政策”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的是学者( )。A药师寺泰藏 B罗伯特达尔 C米歇尔哈蒙 D伍德罗威尔逊 2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A托马斯戴伊 B古德诺 C詹姆斯 E安德森 D罗伯特达尔 3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A社会问题 B公共问题 C集体问题 D个人问题 4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 )地位。A权威 B重要 C次要 D-枢纽 5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

2、径的是学者( )a A米歇尔希尔 B保罗 C艾莫尔 D托马斯戴伊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直接提供作为政策工具的优点( )。A直接提供所要求的庞大机构规模,使其能够获得高度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资源、技巧和信息 B直接提供避免了间接提供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如讨论、谈判以及较高的信息需求 C直接提供允许交易内部化,从而使成本最小化 D不花政府的钱 7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 )。A可能的原因 B似然的原因 C受控的原因 D客观原因 8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 )。A效果 B目标 C价值 D方案 9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的重要因素包括( )。A.理想化的

3、政策 B执行机构 C目标群体 D政策环境 10.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A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 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执政党: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是以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利益为核心,以拥有或参与国家政权为目的组织起来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政治组织。在现代社会,执政党履行着“利益聚合”的功能。12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

4、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13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方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14追踪决策:追踪决策不是对原有政策方案的修修补补,而是要进行根本性的修正与变革,因此,从本质上讲,追踪决策是针对原有政策问题的重新决策。它同样要严格地按照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四、筒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5公共政策的内涵。答: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由

5、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2分) 这里需要强调四点:(1)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2分) (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2分) (3)公共政策是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行为规范;(2分) (4)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为自身管理制定准则。(2分) 16.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答:(1)公益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度量;(3分) (2)公益机构服务的间接性;(2分) (3)监督主体方面的缺陷;(2分) (4)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2分) 17利益

6、的内涵。答:利益的内涵。(1)利益的实质是资源与条件,它具有客观性;(2分) (2)利益为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它具有主观需求性;(2分) (3)资源的表现形式既有物质也有精神,因而必然存在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2分) (4)利益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不言而喻的,而满足人的享受需要,似乎有人不想涉及,但这是千真万确的;(2分) (5)条件作为利益的一种特殊形式,应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2分) 五、论述题(25分) 18.试论述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答: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7、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2分) (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1分)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 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

8、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2分)(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2分) (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

9、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就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2分) (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2分) 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予两个因素,一是公

10、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2分) (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2分) (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国际政策环境导

11、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3分) (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1分)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制定公共政策,

12、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3分)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f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3分)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