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解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591624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解析(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的 合格率,小组名称:中铁一局集团房建分公司咸阳 项目经理部QC小组,发表人:张海亮,二零零六年七月,一、工程概况,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公司渭阳西路高层住宅小区由A座、B座、C座及地下车库四个分部工程组成,总建筑面积29961m,结构设计复杂多样;而且本工程还采用了建筑节能和保温隔热等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技术含量较高。而在建筑维护结构中,外墙的传热损失较大,约占全部传热损失的25%。因此提高外墙保温性能,就成为建筑节能的关键环节。,二、小组概况,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3月20日,三、选题理由,提高外墙内保温 一次施工的合格率,四、现状调查,为提高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的

2、合格率,确保项目创优目标的实现,本QC 小组对已经施工的A座东单元(面积:479 m)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表所列:,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3月21日,由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的 合格率为: (479 142.5 )479=70.3%,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3月21日,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我们做出了影响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合 格率因素的调查表。,根据调查表,本小组制定出了导致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不 合格率较高的因素排列图。,60,制图人:张海亮 2006年3月21日,0,20,40,80,100,累计频率(%),频数N(m),0,28.5,57,85.5,11

3、4,142.5,墙体起皮,挤塑板松 动,垂直度、平 整度不合格,墙面出现 裂缝,其他,90.5,30,9.5,5.5,7,63.5,84.6,91.2,95.1,1、目标,五、目标设定,小组经过认真论证,将目标值定为: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2、目标依据,小组成员由技术、管理人员组成,人员素质较高。 加之项目部领导的高度重视,活动资金充足。另外经 调查发现西安曲江翠竹园项目部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 的合格率已经达到了95%。,通过对现状的调查,问题的症结我们已经找到。因 此只要我们将挤塑板松动、墙体起皮的问题解决,我们 一次施工的合格率就会达到: (4799.55.57)479

4、=95.4%95%,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引起墙体起皮、挤塑板松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整理结果如图所示。,六、原因分析,墙体起皮,挤塑板松动,施工人员 技术不高,管理人员的监 督力度不够,挤塑板板面 未经打毛,施工时温 度低于5,石膏受潮,一次调制的 石膏量太多,使用外墙外保 温用的网格布,施工工 序紊乱,施工方 法不当,岗前未 经培训,职责分工 不明确,无奖惩 措施,未使用钢丝 刷或界面剂,存放石膏时未 进行防潮处理,未对工人进 行技术交底,基层未 处理,板与基层间的 粘贴面积太小,锚固件的 数量太少,制图人:张海亮 2006年3月24日,七、要因确认,要因确认计划表,要因确认计划表,续表,

5、要因确认计划表,续表,确认一、岗前未经培训,外墙内保温施工是一种新工艺、新技术,在施工前应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 以保证施工质量,但我们考虑到所签订的协作队伍,具有多年类似工程施工的经 验,就未对其进行岗前培训。但经调查发现现场的操作工人,除个别外,全是新 手,因此我们怀疑岗前未培训,是造成一次施工合格率较低的原因。,对全体工人进行了一次考核,考核合格率在20%,远远低于 施工要求的标准。考核成绩如下:,制表人:任国伟,2006年3月25日,因此,岗前未培训是导致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原因。,确认二、职责分工不明确,查看项目部资料档案,发现项目部在外墙内保温施工开始前,已 于2006

6、年元月1日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外墙内保温施工方案研讨会,并 在会上做了详细的职责分工,并将职责分工情况编写到“外墙内保温的 施工方案”当中。,确认三、无奖惩措施,确认四、未使用钢丝刷或界面剂,经技术员张海亮现场抽查得出,所有XPS保温板均用钢丝刷进行了 打毛处理,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并且还均匀涂刷了界面剂。做到了双 保险。,确认五、施工温度低于5,由张海亮翻阅了自2006年3月17日以来连续10天的天气情况,其 具体温度如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施工过程中的日最低气温 均在5以上。,确认六、存放石膏时未进行防潮处理,经李洁现场调查发现:进场的石膏一律存放在C座三层楼内,但 在存放时没有考虑到

7、四层屋面上的落水口,下雨时雨水从落水口进入 三层楼内,楼内未采取防潮措施,检查中发现有几袋石膏已经硬化, 可见石膏已经严重受潮。石膏的性能要求如下表:,因此,该项是影响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不合格率较高的主要原因。,确认七、一次调制的粘贴石膏量太多,经黄小波现场调查得知:操作工人根据用量用水桶现场搅拌石膏, 以保证在一小时内将其用完,并且每次拌制时都少量加水,使其具有 一定的粘度。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加水。,确认八、使用外墙外保温用的网格布,确认九、未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通过翻阅会议记录得知:项目部早在2006年元月15日上午9:00 就已在项目部会议室召开了外墙内保温技术交底会,由项目总工任国 伟主

8、持,外墙内保温施工班组全体成员参加,资料员庄丽做了详细的 会议记录。,确认十、基层墙面未处理,经黄小波现场调查,基层墙体表面无浮灰、油污、脱模剂、空鼓 等影响粘贴强度的材料,并用2m靠尺抽查了六处墙面,查看凸出墙 面的砂浆及混凝土块是否超过20。抽查结果如下表:,确认十一、板与基层之间的粘贴面积太小,经张杰抽样检查,用卷尺现场测量计算后得出:板中间用胶粘剂 布点时好无规律,其间距大于30cm,无法保证空气层。相邻板的侧 面和上端也未满刮胶粘剂。严重影响保温效果,导致一次施工的合格 率较低。抽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制表人:张杰,制表时间:2006年3月26日,制表人:黄小波 制表日期: 2006年

9、3月26日,确认十二、锚固件数量太少,经张海亮现场抽样用卷尺测量计算后得出:锚固件的数量不足4个/ ,好多小块的单块板上还没有锚固件(抽查结果 如下表) 。在调查中还 发现锚固件在板粘好12个小时以内并未进行安装,有的甚至在2天后才安 装,这样在钻孔时的振动,就影响了粘贴石膏本来的粘贴效果。,确 认 主 要 因 素,岗前未经培训,存放石膏时未进行防潮处理,板与基层之间的粘贴面积太小,锚固件数量太少,八、制定对策,对策评价选择表,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4月1日,对策表,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4月1日,续表,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4月1日,1、为规范工人施工操作,熟练掌握外墙内保温施工

10、工艺过程,由项目部经理兼房 建分公司总工程师王宗琦,于2006年4月2日在项目部会议室对工人进行施工工艺的 理论培训。并于4月3日上午对工人进行现场操作指导。并耐心讲解工人的提问。 2、为检查培训效果的巩固情况,项目总工任国伟于2006年4月25日对工人进行了 一次现场考核。并对施工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心讲解。,实施一:施工培训,九、对策实施,实施一 验证,1、为检验培训的效果,培训结束后,由项目总工任国伟组织对大家进行了一 次考核,考核成绩如下表所示:,由成绩单可以看出:优良率达到100%,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实施二、对入库的石膏进行防潮处理,1、由项目部技术员黄小波负责组织工人,在C座

11、一层东侧楼内搭设新仓库,用来存 放入场的石膏材料。石膏在存放时垫起离地约30,离墙亦在30以上。堆放高度 不超过10包。并用篷布盖严。 2、建立入库登记和限额发料制度,并在仓库设立标识标牌,做到先到先用,并防止 混掺使用。,该措施实施半个月后,为检查实施后的效果我QC小组对入库的 石膏每类抽取三组试样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制表人:黄小波 2006年4月20日,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石膏在使用时仍然符合规范规定 的性能要求,可见采取措施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施二 验证,实施三、按照规范要求,增加板与基层间的粘贴面积,1、由技术员张杰现场监督指导,要求工人在相邻板侧面和上端满刮胶粘剂,

12、并且 在板中间用大于20%板面面积的胶粘剂作梅花状布点,且间距不大于300mm,直接与 基层墙体粘牢。 2、将保温板粘贴上墙,揉挤安装就位,并随时用2m托线板检查,用橡皮锤将其找 正,板顶留5mm缝,用木楔子临时固定。粘贴后的保温板整体墙面必须垂直平整, 板缝挤出的胶粘剂应随时刮平。,该措施实施一个月后,为检验实施后的效果如何,我QC小组对已施 工的六处墙面进行了破坏性的抽样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粘贴面积均不小于40%,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实施三 验证,实施四、在规定时间内安装锚固件,并使锚固数量符合规范要求,1、由技术员张海亮控制时间,保证在板安装牢固后12小时内

13、安装锚固件; 2、操作工人钻孔结束后,由技术员张海亮对孔深进行检查,钻孔深度满足60,再 进行锚固件安装。 3、保证塑料膨胀钉的钉帽与板表面齐平或略拧入一些,使其与基层墙体充分锚固。 4、坚持每天抽查当天施工的锚固件数量是否满足4个/,且每个单块上和板的中央 不宜少于1个。,该措施实施一个月后,为检验实施后的效果如何,我QC小组对 六处墙面进行了抽样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锚固件的数量均大于4个/,且在抽查中还发现每 个单块板上不少于一个,达到了预定目标。,实施四 验证,十、效果检查,通过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的合格率明显得到改善。为检验 QC小

14、组几个月来的成果,QC小组组织人员对A座西单元(面积:479m)出现的质量问题 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7月10日,由调查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后外墙内保温一次施 工的合格率为: (47919)479=96%,实施前后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合格率比较柱形图。,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7月10日,经 济 效 益,社 会 效 益,本工程A、C两座保温墙面积合计5300m 左右,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每平方米可节 省人工费、材料费25元左右,为项目部节约 成本:(5300479) (96%47.9%)25 =57972.53元,外墙内保温工程施工质量优良,达到了设

15、 计意图,公司有关领导曾两次到工地视察参观, 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在两次监理例会上得 到监理的口头赞扬。这也为我们继续占领咸阳 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使活动成果能有效保持,本小组针对各项对策实施后的效 果,制定一系列的巩固措施:,十一、巩固措施,1、将对员工进行施工工艺的培训制度列入中铁一局房建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员工 培训制度之中,该制度自2006年8月5日开始执行。,2、将对石膏的防潮处理办法列入中铁一局房建分公司项目物资管理细则的第6 条“物资发放与保管”之中。该制度自2006年7月4日开始实施。,3、为检查各项措施的维持情况,我QC小组分别于5月30日,6月30日对外墙内保温 一次

16、施工的合格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5月30日,制表人:张海亮,2006年6月30日,两次抽查的总面积均为500,由两次的调查表可以看出,外墙内 保温一次施工的合格率分别为:96.5%和96.3%。均在预定的目标之上。,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 使广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的质量意识、个人能力、团 队精神、责任心无形中得到 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以后 施工总结了经验。同时也锻 炼出一个良好的QC队伍,为 以后解决其它质量难题创造 了良好的环境。,通过本次活动虽然提高了外墙内保温一次施工的合格率,为项 目部提高了成本,但我们仍然不能懈怠。因为接下来的室外工程, 吊顶、楼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又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将选择 “提高硅酸钙板吊顶表面的平整度”作为我们下步活动的课题。,自我评价雷达图,谢谢大家,中铁一局房建分公司咸阳项目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