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doc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589702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羽本纪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课前预习案一、课前简介(一)文体知识:1、什么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2、。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4、传记的学习目标: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二)史记知识填空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 ”,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

3、)。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通史。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 。(三)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

4、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二、浏览预习课文(1)请把注解中的注音标注在课文相应位置,并熟读课文,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2)速读课文,梳理课文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及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章节主要事件主要性格少怀壮志1 2 3 叱咤风云12 3 垓下悲歌1 2 四、根据解释和出处写出有关项羽的成语1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2 【解释】

5、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3 【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4 【解释】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5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

6、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6 【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7 【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8 【解释】: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9 【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

7、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10 【解释】力气大得能用手举起鼎来,形容力气很大。【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11 【解释】指作战时近距离搏斗。也比喻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12 【解释】形容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回到家乡去见乡亲故旧。【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13 【解释】沐猴

8、: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14 【解释】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出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15 【解释】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合作探究案第一课时一、阅读课文,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并指出划线句子的句式类型。少怀壮志项籍者,下相

9、人也(句式: ),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 )楚将项燕(句式: ),为( )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句式: )。项氏世世为( )楚将,封于项,故( )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 )不成,去( );学剑,又不成。项梁怒( )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 ),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 )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 )学。 秦始皇帝游会(kui)稽(句式: ),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句式: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 )矣!”梁以( )此奇( )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gng: )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dn: )

10、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句式: )。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 )皆反,此亦天亡( )秦之时也(句式: )。吾闻先即( )制人,后则为( )人所制。(句式: )吾欲发兵,使( )公及桓楚将(jing )。”是时桓楚亡( )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句式: ),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句式: )”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shn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shu)。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梁乃召故( )所知豪吏,谕( )以( )所为起大事(句式: )

11、,遂举( )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于是梁为( )会稽守,籍为裨(p)将,徇(xn )下县。二、文言基础知识巩固练习1、下列加横线的字用法及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A、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D、谁为大王为此计2、对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B、谕以所为起大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D、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

12、下列加横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诸侯已困矣B、毋妄言,族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 / 杀人如恐不举,刑人如恐不胜D、梁以此奇籍 /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4、下列省略句所省内容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帝游于会稽B、彼可取而代我也 C、桓楚是亡人D、使 项籍 受命召桓楚三、探究:第二、三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第二课时一、阅读课文,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并指出划线句子的句式类型叱咤风云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 )军旅,老弱罢(p )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 )数岁者,徒( )以( )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 )苦( )天下之民父子为( )也。”汉王笑谢( )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王令壮士出挑战。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辄( )杀之。项王大怒,乃自被( )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chn)目( )叱之,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