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589280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蚌埠二中2016届高三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总计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 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 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君主专制顶峰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A1 位 B2 位 C3 位 D4 位2.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

2、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本质是一致的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3.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

3、。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C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 D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4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 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B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C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D反映出农业发展的停滞5.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对儒学、道教 、佛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A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 B

4、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C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D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6.明清时期,李贽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王夫之鲜明地提出了“人无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的命题,戴震亦认为“凡事之经纪于官府,恒不若各自经纪之责”。三者观点的共同之处是()A.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工商皆本” B.反对闭关锁国政策,主张对外开放C.反对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经济运作 D.猛烈抨击封建伦理道德抑制人性7.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

5、伯利克里宣扬了()A雅典民主政体的广泛性B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C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D摒弃了财产等级制的思想8.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9.漫画折射了历史。下列选项反映的历史事件由下图引发的是()A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B北上

6、八国联军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C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D血肉之躯筑铁墙,平原斩倭声名扬。纵然汗简无司马,寸土皆碑记国殇。10.“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节自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请回答这一战役()A使得日本三个月中国的计划失败B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C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D是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11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

7、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不属于“技术反应”的是()海国图志 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A B C D12.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海军衙门承认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斤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材料的主旨意思是()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缫丝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C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13.下列中国近代思想主张出现最晚的是()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

8、工商器械、工艺也”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故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14.毛泽东思想是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程而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下列旅游景点能见证毛泽东思想成熟并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A.江西井冈山 B.贵州遵义 C.陕西延安 D.河北西柏坡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就其形成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

9、与农业生产合作社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 )A农民是否自愿 B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C是否面向市场 D是否经营同类农产品16.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一书由经济学家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该书的主题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下图是该书的部分目录,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本书目录的是( ) A.改革势不可挡 B.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C.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 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正式确立17.某国法律内容简单,仅七条21款,它宣称本身是“国家最高法律”,任何法律无权与其冲突,但又将其没有限制的权力真空赋予地方政府。该法律是( )A.权利法案 B.邦联条例 C.1787年宪法 D.人

10、权宣言18.下表是1871年德意志宪法中规定的联邦的投票权数量,这反映出( )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浩斯敦、拿骚及法兰克福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巴登黑森梅格棱堡许威林布伦斯维克17票6票4票4票3票3票2票2票A联邦议会具有国家事务的决定权 B各联邦的政治地位具有不平等性C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绝对主导 D联邦议会具有立法权和最终颁行权19.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 )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的创新B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C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

11、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D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适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20. 面对1929年“大萧条”各个国家、各个学派为了挽救危机都提出了新的理论,其中凯恩斯学派为此提出的观点是A自由放任 B国家全面干预经济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发展“新经济”21.观察右图(“18世纪欧洲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AB国经历新航路开辟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BD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宗教领域的改革CC国在思想界进入了快速狂飙的时代DA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为自己的权力而斗争2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

12、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这里的“另一场战争的开始”是指()A美苏两大政治集团的全面对抗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D战后区域性集团的形成与发展23.地名变更往往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苏联的一些地名就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屡次变更,如沙皇村于1918年改为儿童村,彼得格勒于1924年改为列宁格勒,1991年恢复原名;伏尔加格勒于1925年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61年恢复原名;卡马河畔切尔西于1982年改名为勃列日涅夫,1988年恢复原名。下列关于这四个地名变更的表述正确的是A. 的变更是由于十月革命推翻沙皇君主专制B. 的第一次更名时俄国正在

13、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的第二次更名是由于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思想的批判D. 的两次变更均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24.下图是法国画家贝尔特莫里索借助了当时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创作于1888年的阅读中的小女孩。这幅画()A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捕捉了光和色之下的“瞬间印象”C关注了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D展示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二、材料题(本大题共有3大题,其中第25题22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共计52分。)25.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22分)材料一: 最后的裁决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这种情况是由蛊惑家造成的。在以法律为依据的民主政体中,最好的公民占据了首位,那里没有蛊惑家在这里民众成为集体的君王,他们不在法律的控制下,成长为君主专制,佞臣得势。这种民主政体和君主制的僭主相似,二者都对好的公民实行专制统治,平民的命令相当于暴君的诏令,蛊惑家之于平民佞臣之于僭主。因为群众听他们的,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左右国政。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不能不受到指责,因为那里法律没有了权威,可以说没有宪法。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体的局限及其实质。(8分)材料二:民约论是18世纪法国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