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公开课)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585588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城道中》(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城道中》(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城道中》(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城道中》(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城道中》(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城道中》(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城道中》(公开课)(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城道中,苏轼,写作背景,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写下了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新城道中(其一) 苏 轼,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鲍国安朗读,絮帽(x)铜钲(zhng ) 篱笆(l ba )西崦(yn ) 饷春耕(xing ),句读停顿,读通读畅,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

2、/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轻声重音,突出关键,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诗人正打算到山里去,阴雨连绵的天气就突然放晴了。一方面是“东风”成了善解人意,“我”要进山,东风马上吹散阴霾,为进山创造了条件,使“我”心想事成,有隐曲委婉表达之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诗人准备进山,

3、急切期盼天晴。所以对檐间没完没了的“积雨”声特别厌烦,特别敏感。所以,雨一停,他首先感到的是檐间滴雨声被“吹断”了。,默读细读,思考领悟,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手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赏读讨论,熟读成诵,分享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有感情地朗读,示例:第二联描写远景,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绵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示例:第三联描写近景,野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4、。同时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山行之乐。,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今译】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绵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吃了好闹春耕。,热爱自然 快乐心情,感受苏轼的闲适诗 浣溪沙两首,(之一)麻叶层层苘(qng )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lu )青捣麨(cho )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之二) 簌簌(s )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so )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