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585316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0年(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0年(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0年(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0年(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管理)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2005年深圳注协CPA财务成本管理辅导笔记孙进山市话通:26247650本资料系为深圳市注册会计师协会2005年CPA考前培训班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参考了其它资料,在此予以感谢。重申本资料非商业目的,若有错误之处请告之予以更正。第十一章成本计算第一节 成本计算的概念一、成本的概念1、 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者劳务的支出。成本计算通常是指存货成本的计算、因此成本实际上是指存货成本。2、 成本具有的特征:一是经济资源的耗费;是以货币计量的耗费;是特定对象的耗费;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3、 成本计算中的存货成本,是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下的成本。非正常、意外的耗

2、费不计入存货成本,而将其直接列为期间费用或者损失。二、成本的分类1、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劳动对象的耗费、劳动手段的耗费和活劳动的耗费三大类。按照费用要素进行分类:(1)、外购材料、燃料、动力。(2)、工资、福利费用、折旧费用、税金、其他支出。(3)、按照费用要素分类反映的成本信息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发生了哪些生产经营耗费,数额各是多少,用以分析企业耗费的结构和水平;还可以反映物质消耗和非物质消耗的结构和水平,有助于统计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2、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类:(1)、研究开发成本、设计成本。(2)、生产成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客户服务成本、行政管理成本。在实务中,按照现行

3、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生产经营成本分为生产经营成本和管理费用三大类。(1)、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2)、营业费用,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3)、管理费用,包括研究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3、按照成本转为费用的方式进行分类,根据配比原则,生产经营成本可以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1)、成本转为费用的方式: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是按照“因果关系原则”确认费用;资本化成本,按照“合理地和系统地分配原则”确认为费用;费用化成本,是按照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一种为当期费用,另一种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可能需要递延确认为各期的费用)。(2)、产品成本,是

4、指可计入存货价值得成本,包括按照特定目的分配给一项产品的成本总和。划分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是为了贯彻配比原则。(3)、期间成本,是指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经营成本,包括除产品成本以外的一切生产经营成本,期间成本属于“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4、成本按照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类:(1)、成本对象:可以分为中间对象和最终对象。最终成本计算对象是指通常一件产品或者一项服务,是企业的最终产出物。中间成本对象是指累积的成本还应该进一步分配归集点,有时也称为成本中心。设置多少中间对象以及中间对象之间的联系,取决于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2)、直接成本,是指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成本中可以

5、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对于只有一种产品的企业来说,所有产品成本都是直接成本。(3)、间接成本,它是直接成本的反义词,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例如车间辅助工人的工资、厂房地折旧等大多数属于间接成本。三、成本计算的目的和要求(一)、成本计算的目的:改善决策;有利于计划、控制、业绩评价;衡量资产和收益;确定应补偿的金额。(二)、成本计算的要求:(1)、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首先,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其次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分为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只有正常的成本在可能计

6、入产品成本,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成本不计入成品成本而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第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又被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正常的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政变,其他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列为期间成本。(2)、正确划分各会计期的费用界限。(3)、正确划分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四、成本计算步骤1、基本步骤。2、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成本的归集是指通过一定的会计制度以有序的方式进行成本数据的收集和汇总。成本的分配,是指将归集的间接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的过程,也叫间接成本的分摊或分派。成本分配要使用某种参数作为成本分配基础的。因遵循以下原则:(1)、因果原则:是指资源的使用

7、导致成本发生,两者有因果关系,因此应当按照使用资源的数量在对象间分摊成本。(2)、受益原则:是指谁受益多,谁多承担成本,应该按照受益比例分摊间接成本。(3)、公平原则:是指成本分配要公平对待涉及的双方。(4)、承受能力原则:是指假定利润高的部门耗用的间接成本大,应该按照成本对象的承受能力分摊成本。五、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一)、实际成本计算制度和标准成本计算制度。1、实际成本计算制度是指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将其纳入财务会计主要帐簿体系的成本计算制度。在成本管理需要时,可以在账外设定成本标准,并分析实际成本与成本标准的差异,以及做出成本分析报告。2、标准成本计算制度是指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并将

8、其纳入财务会计的主要帐簿体系的成本计算制度。标准成本计算制度重,产品的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列入财务报表,与财务会计有机的结合起来。标准成本制度可以在需要时计算出实际成本(用于编制财务报告),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的差异并定期提供成本分析报告(用于成本计划和控制)。(二)、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1、全部成本计算制度是指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全部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制度。目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定,要求存货成本按照全部制造成本报告。2、变动成本计算制度,是只将生产制造的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成本列为期间费用的成本计算制度。变动成本计算制度可以在需要时提供产品的全部制造成本,以

9、便于编制对外发布的财务报告。(三)、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1、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优点是计算简单,主要适用于产量是成本主要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业。特点是:整个工厂仅有一个或者几个间接成本集合(如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等),他们缺乏同质性(包括间接人工、折旧以及电力等不同的项目);另一个特点是间接成本的分配基础是产品数量,或者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直接人工成本或者直接材料成本等,成本分配基础(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集合(制造费用)之间却反因果联系。2、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特点:一是建立众多的间接成本集合,这些成本集合应具有“同质性”,即被同一个成本动因所驱动。第二个特点是间接成

10、本的分配应以成本动因为基础。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可以更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尤其是在新兴的高科技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中,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很小部分,而且他们与间接成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应作为成本分配的基础。第二节 成本的归集合分配一、 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合分配1、材料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方法,主要是指同一种材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的。计算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者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者定额成本)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者定额成本)分配率。2、 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并且编制会计分录。(二

11、)、人工费的归集合分配,人工费包括工资和福利费用。1、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工的工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实际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改种产品实际用工时之和分配率。2、工资费用分配表的编制,编制会计分录。(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是按照用途和发生地点进行归集的和分配的,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常用的有按照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用等比例分配的。1、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2、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数分配

12、率。(四)、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企业辅助生产,主要是为基本生产服务。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归集,它可以是从材料、工资福利、或者制造费用等分配或者直接结转而来的。3、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者产品。分配计算公式为: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的产品或者劳务总量(不包括对辅助生产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者劳务量),各受益车间、产品或者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者部门的耗用量。二、完工产

13、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通过上述费用的归集后,基本生产车间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已经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的借方。加上月初的在产品成本,需要对这些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公式为: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或者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一)、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核算。1、产品盘盈时的会计处理是: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处理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贷记“管理费用”。盘亏时处理相反的,只不过会计科目可能是借记“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2、如果在产品的盘亏是由于没有办理

14、领料和交接手续造成的,或者是由于某种产品的零件作为另一种产品挪用,则应补办手续,及时转帐更正。(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也就是在产品成本为零),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即本月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就是完工成品的成本。2、在产品成本按照年初数固定计算,适用于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各月在产品成本可以固定按照年初数计算,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在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3、在产品成本按照其耗用的原材料费

15、用计算。这种方法是在产品成本按照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其他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适用于在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就全部投入的情况下使用,这是为了简化核算的处理。4、约当产量法,约当产量是指在产品是按照完工程度折合成完工产品的产量,然后再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在计算约当产量时,完工程度的计算,在各工序内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的。如果各种工序在产品数量和单位工时定额都相差不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也可以按照50计算。应当指出的是,若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该和完工产品同样负担材料费用,因而不需要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如果原材料是随着生产过程陆续投入的,则应按照各工序投入的材料费用在全部材料费用中所占用的比例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投料程度)。5、在产品成本按照定额成本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