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585114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年(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年(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管理)设计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设计阶段成本管理集团设计阶段成本管理工作指引1.目的提高设计阶段的成本意识,提供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基本手段。2.范围概念设计、实施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建筑、结构、安装、景观、室内设计五个专业。3.原则:3.1.以客户价值为核心:在设计阶段应选择客户认可价值与支付代价最大差值的方案与部品,不宜单纯追求效果,也不宜片面追求低成本。公司可结合成本收益等综合情况,选择应用一定的新产品、新技术,但从中长期看不降低选择常规产品和技术时的项目利润率,在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同时,应作好市场培育和客户引导工作,增加品牌价值并尽早让客户认同。3.2.方案优化:在各

2、阶段设计和单项设计中,都应持续地开展方案优化工作,比较不同设计方案的所带来品质、效果、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要考虑物业维护成本、客户使用成本,从中选择最优设计方案,兼顾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3.3.动态测算、及时反馈:成本管理部门在概念设计、实施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决策过程中,都应全面测算项目成本,及时计算出单位可售面积成本等指标,并联合财务部门测算项目效益水平,提供给设计部门和公司决策层调整设计,使之满足公司的经营要求作为最后设计决策的必备资料。3.4.取得设计单位配合:公司应作好与设计单位沟通工作,着力取得设计单位在成本控制方面给予最好的配合,并在设计合同中,将需要设计单位给

3、予的工作配合事项和技术经济指标要求,清晰、明确地表述在设计合同中,可设置一定的履约奖惩措施。4.组织与分工4.1.集团成本审算中心、规划设计部、工程管理部负责本指引的编写、修订、解释和培训。4.2.项目一经确定,进入设计阶段后,分公司设计部应牵头设立一非常设性组织-项目设计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覆盖设计、成本、工程、物业四个职能部门,并必须包括建筑、结构、安装、景观、室内设计等各个专业,公司设计部项目负责人组织工作的开展。4.3.小组可根据自身能力,外聘专家,协同做好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4.4.在各设计阶段的重要节点工作中,项目设计工作小组应组织专题研讨会,并与设计院保持良好和紧密的沟通,深

4、入广泛地讨论和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性。成本部应及时提供方案比较需要的成本分析,综合效果与经济性、以及各专业的要求选择最优秀的方案。4.5.各阶段设计完成后,成本部提供包括成本测算在内的成本资料,方案论证应结合成本因素进行综合评价。5.概念设计阶段5.1.本阶段工作的基础是在投资分析阶段营销、设计、成本共同完成的项目定位分析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位需要调整时仍需以上三个专业共同讨论。5.2.公司于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应按项目总体经营要求和市场定位,确定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一般情况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定位报告中确定的成本估算应作为确定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目标的主要参考。5.3.本阶段的设计任务书中,除

5、应包含项目概况及用地分析等设计专业的要求外;对于成本,应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配套情况等自身特点,以及项目定位时确定的拟建产品类型及风格,结合预期售价,给出一个相对宽松的成本区间范围,对概念设计单位进行交底。5.4.在多个概念设计间进行选择时,除关注交通、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等方面以外,成本方面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u建筑主体应避开原水塘等软地基所在位置;u0.00的标高、道路环境标高、基础埋深等引起土方挖填总方量最小;u水泵房、配电房、煤气调压站、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的位置能使得各种管线的铺设长度最短。5.5.对方案调整引起的下列变化应重点关注:u商业面积调整;u地下室及人防面积调整;

6、u停车比例及方式的调整(停车率提高;架空停车、地下车库等非路面停u车的比例);u基础形式的调整;u设备配套方案的调整;u以及场地平衡基础处理等内容的增加等等。5.6.方案调整引起的建筑覆盖率、计容积率面积、不计容积率面积等发生变化时,各项具体的成本费用的变化是不一致的,部分科目的费用等比例变化、部分科目不严格按照比例改变,部分费用甚至不变。即不同方案进行成本收益比较时,应准确反应其实际变化情况。5.7.因各产品的利润率不同,在测算项目总利润时,往往会调整各产品类型的比例。在测算地价、配套设施、环境等费用时,应综合考虑各产品的实际受益,在按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售面积等分摊标准中选择最切合实际的

7、分摊方法,准确反应各产品类型的成本和收益情况,为产品比例的调整指引正确的方向。5.8.概念设计阶段需要特别注意不可售的建筑面积(会所、管理用房、设备用房、不可分摊的走廊),在满足项目配套需要的前提下,要与项目的定位相适应,同时兼顾长期的使用和经营管理的成本。5.9.人防地下室造价较高,某些城市可以在自行建造或缴纳人防异地建设费中选择,本阶段应对两种方案分别测算,选择较为经济的方案。5.10.进行实施方案的成本测算时,应检查设计有没有考虑物业管理模式、以往的特殊要求,避免后期修改。5.11.测算时要注意不计建筑面积的实体(不足2.2米的设备层、不利用的吊脚架空层等)对成本的影响,防止遗漏。5.1

8、2.不同阶段的成本测算发生变化时,成本人员应对变化情况和原因作分析,并向设计、营销提供改进建议。5.13.本阶段应对建筑平面、户型结构、主要设备、停车方式等的可行性及经济性进行预研究,避免实施方案设计阶段调整幅度过大。6.实施方案设计阶段本阶段重点关注:建筑平面、基础类型、结构形式、结构布置、建筑装饰标准、停车方式及比率、小区供配电方式、主要设备选型。6.1.建筑专业6.1.1.确定建筑方案时,要尽可能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建造成本,尽可能减小建筑专业的不合理布置带来的结构设计成本的增加。同时兼顾结构类型的选择,分别评估平面、竖向等各方向的复杂程度,不选择不规则或非常不规则的建筑方案。6.1.2.

9、单体及户型设计时,应寻求效果与成本的平衡,除商业与公建外,不宜选择体型过分复杂的单体;单体周长与面积的比例系数无特殊要求时应选择适中,在体现一定超前意识的同时,不至于同市场上的常规选择差异悬殊,符合产品的定位。6.1.3.在确定层高时,应综合市场取向,产品自身的定位,同时考虑长期的取暖及制冷的能源消耗,不盲从客户要求,对销售人员培训以对客户能有正确的引导。选择合适的层高,层高每增加0.1m造价增加该层造价的3-5%。6.1.4.在门窗的设计中,在必须满足通风及采光要求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窗地比(外墙门窗面积与建筑面积比)。铝合金或塑钢门窗除风格要求外,分格不宜过小,以降低型材的用量。6.1

10、.5.在选择停车方式时,必须满足规划的要求,若规划只要求停车位的数量,各停车方式的优势与劣势一般如下所述:u地面露天停车:造价最低,业主使用较为方便。但不可销售,除月租金可补贴物业管理外,开发商没有收益;且对于景观的影响较大。u建筑物一层架空停车:多数城市可以颁发产权证,允许销售或长租;结构可以利用上部住宅的柱网,若无环境的要求,对围护结构要求也不高,故造价属中间水平。但因上部住宅的柱网不规则,平均每个车位的面积往往较大;对环境亦有轻微的影响。u建筑物下的地下停车库:多数城市可以颁发产权证,允许销售或长租。造价较高,且因上部住宅的柱网不规则,平均每个车位的面积往往较大,但因可以利用建筑的基础,

11、实际增加的成本较空地下的停车库反而要低,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销售收回成本。地下室兼作地下车库的经济柱净距建议为:停车类型小轿车(标准车型尺寸为长宽高4.90m1.80m1.60m)两柱间停车数1234建议柱净距2.44.77.09.3u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停车库:多数城市不颁发产权证,不可销售,但对于是否可以长租各城市规定不一,可以长租的往往还需与人防管理单位分成;和平时期一般可以用月租的方式补贴物业管理费用。人防地下室兼作停车库的成本非常高,即便可以长租往往也无法收回成本,故该种停车方式除硬性要求外,一般不主动选择。u半地下停车:往往用于坡地或山地建筑,其成本与收益情况介于一层架空停车与地下室

12、停车之间。6.1.6.材料部品的选择必须满足集团工程或设计部确定的通用标准,另外还要与所建产品的定位与售价相适应,在此基础上尚有选择余地时,可以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计算,选择最合适的材料部品。6.1.7.材料部品的选择应考虑当地市场的供求状况,尽可能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减少选用差异不大但需从外地购买的材料部品。6.1.8.地面、楼面、屋面以及墙面等建筑做法应遵循技术合理,实用经济的原则。6.1.9.方案比较进行成本测算时,应注意容易忽略的露台、不算面积的架空层、假复式、骑楼等引起的成本增加;有计算退台的建筑的占地面积和屋面面积时,应注意与普通建筑的区别。6.1.10.规划设计方案确定之后,成本部应

13、即根据方案做出细致的成本测算,并分析与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本估算的差异,反馈给公司设计部和公司管理层。6.2.结构专业6.2.1.钢筋和混凝土成本占主体建筑成本的较大比重,单方钢筋含量和单方混凝土含量应作为结构设计控制、审查重点,并于同类建筑进行比较分析。6.2.2.设计工作小组应与设计院设计师就各结构参数作深入探讨与交流,力求得到安全、最经济的结构参数。其中重点审查以下内容:结构计算时输入的荷载值、结构计算参数、结构计算结果、结构构件的几何尺寸及配筋率。6.2.3.一般情况,各基础类型的成本按以下顺序递增:天然浅地基基础、复合地基浅基础(有时采用强夯挤密砂桩等处理方式代替)、筏板、预应力管桩、人

14、工挖孔桩(逐渐受限制)、灌注桩;相邻的两种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成本有时会颠倒,最准确的方法是请设计院初步估算进行设计,再测算其准确造价。6.2.4.结构形式的成本递增顺序一般是:矩形柱框架、异形柱框架、框架短肢剪力墙、框架剪力墙、剪力墙;住宅一般较少采用框架筒体结构。同样,相邻的两种在具体的设计方案中成本有时会颠倒。6.2.5.采用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时,建筑与结构专业应互相进行反复修正,在对户型进行少许修改能够在结构上有较大节省的方案应积极采用,避免建筑定型后再进行结构设计的被动局面。6.2.6.异型柱框架与矩形柱框架和比较,结构造价一般会高出10-20%,同时矩形柱的使用可能会对建筑使用功能造

15、成一定影响,建议异形柱和矩形柱综合考虑。6.2.7.柱、梁截面尺寸直接影响结构的混凝土和钢筋含量,也对建筑使用功能有一定影响,项目设计工作小组需着重考虑。6.2.8.上述三个重要节点工作确定时的成本工作,一种方法是根据初设进行计算,另外也可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成本比较的定性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案。6.3.安装专业6.3.1.给水管、排水管、导线的种类选择:应符合行业的发展方向,保证一定时间内不会被淘汰。6.3.2.给水管、排水管、导线的规格选择:满足使用要求有一定的富余量。6.3.3.给排水、电气设备、智能化设备的选择:首先应充分调查市场,了解各种品牌的声誉及供应状况;其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性价比较高,且兼顾长期使用成本。6.3.4.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小区的总配电房、分配电房及水泵房的方案设计时,应提前做到合理规划,全面考虑。6.3.5.提交设计院的住宅套内的设计负荷指标、回路数量应合理考虑,对于项目应急负荷的指标应准确提供,以便进行发电机型号、功率的合理选择。7.施工图设计阶段7.1.建筑专业7.1.1.设计人员应根据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果,撰写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制订项目设计任务书。负责跟踪控制目标技术经济指标;负责保证图纸及时到位和质量;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等工作。7.1.2.项目设计工作小组中的成本人员应协助设计人员确定设计合同的经济条款、技术经济指标要求。在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