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584198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告传媒)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教育电视中学特备节目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教师参考数据适用班级中一至中七范畴国民身份认同节目长度30分钟学习重点1. 让学生认识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一些重大成就,为祖国的进步而自豪;2. 让学生了解中国过去百多年的苦难和航天科技先驱艰苦奋斗,自主创立世界前列的航天科技事业的爱国情操;及3. 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航天科技知识。内容简介本节目以纪录片形式阐述中国航天科技五十多年来的发展。节目可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楔子:嫦娥探月首先用中国航天科技最近的重大成就嫦娥一号卫星-吸引学生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关注。揭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的文化

2、根源。利用新闻纪录片段配合动画片段,展示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升空、奔向月球和进入环绕月球工作轨道的过程。继而简介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的四项科学任务,并邀得香港科技大学的陈烱林教授分析这些任务的重要性。五位香港科学家获国家聘任参与分析嫦娥一号发回的数据,他们是香港大学的郭新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陈烱林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徐扬生教授,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的陈永奇教授和陈新滋教授。郭新教授、陈烱林教授、徐扬生教授和陈永奇教授在节目中介绍他们所参与的工作范畴。第二部分 姗姗来迟简略回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美国与前苏联之间的太空竞赛,点出中国缺席的遗憾。第三部分 创业维艰利用历史纪录片片段和文献纪录为证据,

3、阐释中国在航天科技发展初期落后的历史原因和国际因素。选录第一代航天科学家梁思礼院士的回忆录中一些章节,展示老一辈航天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爱国情操。他们为使饱受列强欺凌破坏的祖国强大起来,犠牲个人利益,艰苦奋斗,终于自主建立起位于世界前列的航天科技事业。第四部分 光辉的历程按时序呈现过去五十多年中国航天发展的一些重大成就,包括:T-7M探空火箭(中国成功发射的第一支航天运载火箭)、东方红一号卫星(中国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及卫星返回技术、一箭多星发射技卫、地球静止轨道通讯卫星东方红二号、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飞船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并指出它们在世界上的

4、地位。再按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卫星发射场地系统和卫星测控网四个类别架构,介绍中国的航天科技体系。又以神舟号飞船和长征二号己为例,介绍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结构和功能。第五部分 回顾与前瞻回顾方面,香港大学郭新教授、香港科技大学陈烱林教授和香港太空馆陈己雄馆长从不角度评估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色和在世界上的地位。陈馆长亦评论航天科技对中国国民经济和国民生活的影响。前瞻方面,展示中国政府公布的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所列的主要发展项目,并用动画阐述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规划。活动建议(以下各项活动,只提供给教师作为参考之用。教师可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学校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时间自行选用)广播前的准备教

5、师可与学生讨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会在二零零八年九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升空的新闻,着学生说出对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飞船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研讨中国航天科技的其它成就并观看本节目求证。广播后的活动教师可着学生1.完成工作纸,并以此为基础着学生发表对中国航天科技成就的感想。2.以下列主题分组做专题研习作业:l 统计在1840(鸦片战争)至1901(辛丑条约)六十年间,列强入侵抢掠和通过不平等条约所定赔款,从中国掠夺的钱财的总数l 日本军队在1931至1945年侵略中国的各种罪行l 中国航天科技先驱的爱国奋斗事迹l 中国的长征运载火箭l 中国的人造卫星l 中国的载人飞船l 中国航天员的事迹l 中国月球探测计

6、划和嫦娥一号卫星l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全过程附录附录一:中国航天科技大事年表-简介中国航天科技的重大成就和影响深远的大事。附录二:卫星轨道名词录附录三:中国航天科技书目(中学适用)学校图书馆可购买以供学生阅读和做专题研习作业的参考。教师亦可向公共图书馆(特别是中央图书馆)借阅或鼓励学生去借阅。教育电视节目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工作纸请细心观看本节目,从旁白中找出有关资料,填入下表适当的空格内:卫星/飞船/技术成功发射星船/掌握技术的国家第1个第2个第3个第4个第5个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中国卫星返回技术一箭多星发射技术地球静止轨道通讯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兼有双向通讯功能载人飞船载人飞船三舱

7、一段设计,其中轨道舱在任务完成后留在轨道上继续工作月球探测卫星极轨道气象卫星同时拥有极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三级火箭液氢液氧发动机二次点火技术附录一中国航天科技大事年表1956年3月中国政府制订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提出要在今后12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开始规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它是中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制机构,也是现时中国航天科技部门的前身。钱学森任院长。下设十个研究室,分别由科学家任新民、庄逢甘、屠守锷、梁守盘、李乃暨、梁思礼、朱敬仁、冯世璋、朱正和吴德雨为主任,与其它20多位中青年专家

8、带领156位应届大学毕业生研制导弹火箭。1958年4月中国第一个导弹发射基地在甘肃酒泉兴建,它是中国航天的第一个自主设计的火箭发射场,日后发展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T-7M发射成功,是中国自主研制运载火箭的一次重大突破。1960年9月10日中国成功使用自制推进剂发射前苏联提供的P-2近程地地导弹。1960年11月5日中国成功仿制P-2近程地地导弹并发射成功。导弹命名为东风一号。1964年至1966年中国成功研制、发射及回收5支T-7A生物火箭,进行高空生物学和高空医学研究,为宇宙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保障工程设计开创先河。这些火箭分别运载大白鼠、小白

9、鼠、生物试管(内装果蝇、须酶、真菌、放线菌及蟾蜍卵等)和小狗,所有回收的生物都存活。1964年6月29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导弹东风二号。1966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卫星设计院成立,展开人造卫星规划和设计工作。1966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中程地地导弹东风三号。1967年中国开始自主建设卫星测控网。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专责研制各类人造卫星。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研究载人航天医学工程。1970年1月30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两级中程地地导弹东风四号,掌握了两级火箭的级间连接和分离技术及发动机高空点火技术

10、。1970年2月至4月中国成功自主研制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是一种三级火箭。它是在东风四号导弹的两级液体推进剂子级火箭的基础上增加第三级固体推进剂子级火箭转化而成的。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个自主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成功发射自主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1971年3月3日中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个自主研制的科学试验卫星实践一号。1975年11月26日中国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个自主研制的返回式遥感卫星,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人造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国家。1979

11、年中国自主研制的远望一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制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中国成功用一支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三个实践二号科学试验卫星,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1) 中国成功用新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第一个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二号试验通讯卫星,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测控和准确定点技术的国家。(2) 中国首次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使用自主研制的以低温高能燃料为推进剂的大推力无污液氢液氧发动机,成为继美

12、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液氢液氧发动机及高空二次点火技术的国家。1986年2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个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二号实用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广播通讯卫星,标志着中国卫星通讯技术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从而结束中国租用外国卫星进行卫星通讯的历史。1987年8月5日中国成功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并回收返回式卫星,并成功搭载法国的微重力试验装置。中国航天科技方面首次同外国用户合作,提供搭载服务。1988年9月7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个自主研制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自主研制和发射极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1989年9月25日中国推出世

13、界首创的双星定位系统,能利用两个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通讯卫星上的一段频带,快速确定地面目标任一时刻的位置和为海上移动物体定位导航。1990年4月7日中国成功用自主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讯卫星,中国由此步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7年6月10日中国成功自主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自主研制和发射极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1999年10月中国成功发射中国-巴西资源卫星,这是中国首次与外国联合研制卫星。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用自主研制的长

14、征二号己运载火箭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航天飞船神舟一号。神舟号飞船是中国首创的三舱一段结构,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附加段是美苏航天飞船不具备的构件。美苏航天飞船的轨道舱在完成任务后就抛弃,而神舟号飞船的轨道舱则可在完成任务后继续在轨运行,并可用其附加段与太空站或另一艘神舟号飞船的轨道舱对接会合。此外,神舟号飞船亦是目前世界上可利用空间最大的飞船。2000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与日后发射的30多个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卫星组成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研制、发射和营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兼有导航定位和双向通讯功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用长征二号己运载火箭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自主研制和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并安全返回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用长征二号己运载火箭发射自主研制的第二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六号,顺利实现多人多天太空飞行。2006年9月9日中国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惟一的专门用于太空育种的卫星实践八号。2007年5月中国成功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尼日利亚通讯卫星一号,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