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政务公共综合资源服务平台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581778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0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售后服务)政务公共综合资源服务平台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售后服务)政务公共综合资源服务平台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售后服务)政务公共综合资源服务平台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售后服务)政务公共综合资源服务平台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售后服务)政务公共综合资源服务平台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售后服务)政务公共综合资源服务平台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售后服务)政务公共综合资源服务平台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政务公共平台资源综合管理与服务交付系统建设方案目 录1主要建设内容33.1服务目录标体系建设33.2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3完善平台建设标准3完善服务管理规范3完善平台使用规范43.3系统总统设计4系统总体框架4系统部署设计6技术路线选择8系统对接设计123.4应用功能设计143.4.1资源综合管理143.4.2服务交付管理223.5日常工作管理263.5.1系统管理263.5.2服务商信息管理273.5.3用户单位信息管理273.5.4值班管理273.5.5应急管理273.6支撑系统设计273.6.1 基础物理环境273.6.2 基础支撑环境283.6.3支撑应用环境303.7 安全保障设计3

2、03.7.1基础安全303.7.2应用安全313.7.3管理安全342项目预算371 主要建设内容3.1服务目录标体系建设按xxx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情况,结合xxx公共平台顶层设计书,设计符合xxx公共平台发展和应用的公共平台资源服务目录,制定电公共平台资源服务目录,逐步构建一整套完善的资源服务目录建立、维护、管理和使用机制,最终实现公共平台建设以服务目录为导向,建设xxx公共平台。3.2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按建设、管理、使用三分离原则,构建xxx公共平台服务和管理体系,从公共平台各设施系统的建设、管理、使用等三个方面进行规范,用于规范公共平台各子系统建设、管理运维和资源使用。出台xxx公共平台建

3、设管理办法。完善平台建设标准以xxx公共平台资源服务为核心,按xxx公共平台资源服务目录内容,制定服务资源建设、运维、服务标准和规范,并根据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平台各资源的建设。完善服务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xxx公共平台管理规范,从服务队伍、服务资源、服务技术、平台资产、服务边界、服务评价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到以制度约束服务行为。完善平台使用规范建立完善的xxx公共平台资源和服务规范,对xxx公共平台的使用范围、使用流程、使用要求进行明确定义,编制xxx公共平台资源使用标准和服务指南。3.3系统总统设计以xxx公共平台资源综合管理与服务交付系统为中心,将目前已建成的政务

4、机房、xxx外网、政务云计算、政务数据存储、政务数据灾备、政务短信、政务邮箱、GIS等政务资源系统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标准统一的xxx公共资源池,并以标准化服务目录的方式,向部门提供“一站式”公共政务资源服务,并为经信委提供“一站式”xxx公共资源管理。系统总体框架xxx市xxx公共平台服务管理与交付设计为“6+2”架构,“6”是指基础设施层、服务层、数据层、资源综合管理层、交付服务管理层、访问层,“2”是指信息安全和运维保障。具体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支撑层:是运行环境支撑,同时也是服务管理与交付系统资源和动态分配资源的基础服务。数据层:

5、是服务管理与交付系统的数据支撑,主要包括目录库、资源库、工单库和供应商库。服务层:是为服务管理与交付系统提供基础服务,主要包括日志管理、工作流管理、短信服务、邮件服务。资源综合管理层:是为整个xxx市xxx公共平台进行服务管理与交付的核心,提供对服务提供商、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提供服务的统计分析等功能。服务交付管理层:是为市级政务部门和区县级政务部门提供一个统一的门户入口,可在统一门户上浏览服务目录、服务资源的申请、申请资源的管理等功能。访问层:系统的访问用户是市级政务部门和区县级政务部门。通过服务管理与交付,服务使用者可通过门户网站一站式申请所需的各类服务;服务管理者可通过服务管理与

6、交付系统实时查看服务使用情况及服务容量,从而制定各类服务计划;服务提供者可根据服务运行状态进行服务维护及扩容,确保服务稳定运营,最终实现服务集中式管理和一站式服务。系统部署设计系统需要五种不同的服务器,即对外接口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及管理系统服务器、大数据分析服务器,以及Web服务器。这五种服务器可以根据系统容量的规模选择部署在单个或者多个服务器上。每一种服务器至少需要两台物理(或虚拟)主机,以确保设备的冗余备份。如果系统规模不大,为了节约资源,可以将多个服务部署在同一个服务器集群上。这样就实现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不同需要的部署方式。系统的部署架构如下图所示,可以分为三层:接口层、应用层

7、,以及服务层。5.2.1接口层由一个或多个接口服务器组成集群,用于接收或者获取被管理资源服务系统的数据,同时也负责与其他认证或审核系统进行对接。接口服务器可支持多种标准接口协议,通过Web service、SNMP/SNMP Trap、Telnet、SSH、WMI、JMX、HTTP、JDBC、CORBA、ODBC、Syslog、开放API等多种方式实现数据的对接。5.2.2应用层应用层有应用及管理服务器集群、数据库服务器集群,以及大数据分析服务器集群三红服务器组成,用于完成整个系统的所有核心业务逻辑的处理,并未前端的Web服务器层提供支撑。应用及管理服务器用于部署资源服务器管理系统、资源服务全

8、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统一运维监控系统,以及系统维护管理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则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同时通过双机备份的方式避免系统出现单点故障。数据分析服务器则用于完成大数据分析系统的所有功能,位系统提供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挖掘能力。5.2.3服务层服务层运用了先进的Web技术,为客户提供分角色、可视化的数据展现和管理功能。技术路线选择 xxx市xxx公共平台服务管理与交付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应用系统,针对系统的特点,我们在系统技术架构的选取上严格遵循低耦合高聚类的原则,选取了多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架构,从而做到各个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最终形成高稳定性、高扩展性、高并发及高性能的分布式综合系统

9、。5.3.1前端业务系统的技术架构前端系统使用业界成熟的MVC结构,将模型、视图、逻辑进行分离的模式,整个系统结构清晰分层明确。MVC结构如下图:ModelViewControllerDispatcherRoutesWeb server前端系统使用B/S模式实现,B/S模式下用户仅需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地址即可进入系统,无需安装客户端服务端部署仅需一次。升级维护也仅需要对服务端进行维护,是交互式应用系统的理想选择。B/S架构的系统如下优点: 耦合性低视图层和业务层分离,这样就允许更改视图层代码而不用重新编译模型和控制器代码,同样,一个应用的业务流程或者业务规则的改变只需要改动MVC的模型层即可

10、。因为模型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模型是自包含的,并且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如果把进行数据库移植,只需改变模型即可。一旦正确的实现了模型,不管数据来自数据库或是LDAP服务器,视图将会正确的显示它们。由于运用MVC的应用程序的三个部件是相互独立,改变其中一个不会影响其它两个,所以依据这种设计思想能构造良好的松耦合的构件。 重用性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用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访问应用程序。MVC模式允许使用各种不同样式的视图来访问同一个服务器端的代码,因为多个视图能共享一个模型,它包括任何WEB(HTTP)浏览器或者

11、无线浏览器(wap)。由于模型返回的数据没有进行格式化,所以同样的构件能被不同的界面使用。 生命周期成本低MVC使开发和维护用户接口的技术含量降低。 部署快使用MVC模式使开发时间得到相当大的缩减,它使程序员集中精力于业务逻辑,界面程序员集中精力于表现形式上。 可维护性高分离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也使得WEB应用更易于维护和修改。 有利软件工程化管理由于不同的层各司其职,每一层不同的应用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有利于通过工程化、工具化管理程序代码。控制器也提供了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控制器来联接不同的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这样控制器可以为构造应用程序提供强有力的手段。给定一些可重用的模型和视图,

12、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模型进行处理,然后选择视图将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5.3.2后台支撑系统的技术架构后台支撑系统采用了分布式子系统的技术架构,将整个系统分为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全部采用标准的接口方式进行通信和交互,从而保证了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很高的性能。系统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进行设计,采用了接口即服务的设计理念,提供基于Http协议的REST以及SOAP协议的WebService接口,实现了通过接口方式对外提供标准规范的服务。SOA是一种粗粒度、松耦合服务架构,服务之间通过简单、精确定义接口进行通讯,不涉及底层编程接口和通讯模型。SOA可以看作是B

13、/S模型、XML(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子集)/Web Service技术之后的自然延伸。SOA将能够帮助软件工程师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理解企业级架构中的各种组件的开发、部署形式,它将帮助企业系统架构者以更迅速、更可靠、更具重用性架构整个业务系统。较之以往,以SOA架构的系统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业务的急剧变化。SOA架构具有如下优势: SOA通过网络服务器发布,从而可以突破网络端口的限制。 SOA与平台无关,减少了业务应用实现的限制。 SOA具有低耦合性特点,增加和减少业务使用对象对整个业务系统的影响较低。 SOA具有可按模块分阶段进行实施的优势。系统对接设计目标系统名称根据前期调研情况,初步确定需对

14、接的系统包括:(一) 基础设施运维系统(1) 云计算中心:网神运维管理系统、虚拟化管理中心系统(2) 机房设施:综合运维管理信息系统(3) 数据存储和灾备:统一运维和管理系统(4) 信息安全:xxx市信息安全监测平台(二) 综合管理系统(1) 综合管理平台系统(2) 服务交付和运维监督系统(三) 公共应用管理模块(1) xxx市xxx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 xxx市移动政务应用支撑平台(3) xxx市信息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平台(4) xxx市移动政务应用支撑平台(5) xxx市政务数据交换平台(6) xxx市政务短信系统(7) xxx市政务邮箱/市民邮箱服务系统对接方案设计系统对接所传输的

15、信息为数据和请求,根据大数据数据采集原则是通过数据采集接口收集各类数据,并将原始数据进行存储、整理、清洗后使用。接口可为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专用中间件系统提供接入组件,通过对接口协议需求进行抽象,就可以和特定系统的交互。另外提供组件定制接口,可以方便、快速地添加具有新的功能的组件。接口需符合以下要求: 数据加密,提高系统安全性; 异常处理,创建和维持一个“消息异常处理器”的接口,它可以保存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处理的消息,这些“异常”消息还可以被送回重新加以处理 易于维护,通过使应用松耦合或分离,使系统环境中的接口更容易维护。同时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对外提供统一接口,屏蔽了单个系统内部的改变,可以很容易替换过时的应用。 可扩展,数据交换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扩展接口,方便用户进行功能扩展。平台接口标准规范建设xxx市xxx公共平台资源综合管理与服务交付系统的核心服务的集中管理和集中服务,需要与众多系统和平台进行对接和交互,同时也为大量的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建设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