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561148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东润玺城C-1项目1期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编制(技术负责人): 审核(项目经理): 审批(公司技术总工): 河南荣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编制依据4三、施工标准化管理4四、确保质量标准化的技术措施8五、质量标准化工地的具体要求14六、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4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为严格贯彻落实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使我项目在质量管理上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现依据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意见和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并结合我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

2、本工作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东润玺城(C-1地块)一标段,建设地点位于郑州市中原路与广贾路交叉口。项目包含1#、2#、3#高层住宅、商业网点和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为56886.69;其中一、二层为配套商业网点、物业用房,局部二层及三层以上为住宅楼,1#楼总高度为96m地上33层,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库,地下二层为戊类物品出藏室,一、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卫生所、物业等商业服务网点。2#楼总高度为98.90m地上34层,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库,地下二层为戊类物品储藏室,一至三十四层为住宅.3#楼建筑总高度96.0m本工程地上33层,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库,地下二层为戊类物品储藏室,一至三十三层为

3、住宅。本工程主楼采用CFG复合地基上的筏板基础,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构造措施为二级。与主楼相连的裙房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构造措施为二级。与主楼设缝断开的独立裙房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部分:基础垫层为C15;主楼筏板为C40,裙房独立基础为C30;主楼部分:剪力墙:11.550以下为C45;11.55028.950为C40;28.95046.350为C35;46.350以上为C30。裙房部分:框架柱为C30。梁、楼板、楼梯均为C30。钢筋主要采用HRB335、HRB400级热轧钢筋;钢板采用Q235-B、Q345B钢;

4、吊钩、吊环采用HPB300级钢筋;焊条:HPB300级钢焊接采用E43-XX,HRB400级热轧钢筋采用E55-XX。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及搭接长度采用11G101-1第53、54、55页。钢筋接头:梁内纵向钢筋直径小于等于12mm时采用绑扎搭接;直径大于等14mm小于等于20mm时采用焊接;直径大于等于22mm时采用机械连接。二、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3施工图纸。4东润玺城C-1建设项目1期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标准化管理1、管理组织措施(1)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根据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成立工程质量标准化领导小组,由公司派遣丰富管理经验和

5、现场施工技术能力强的同志参与,并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职责分工。(2)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项目部设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施工队伍专职质检员、班组长兼职的质检员,形成质量保证体系网络,进行日常和定期的质量检查。(3)实行质量检验检查制度。项目部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制,项目部每天开现场碰头会,由项目部对当天质量工作情况作出分析和总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项目部组织每周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4)完善质量验收程序,加强施工过程中工序质量检控制,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项目质检员随时检查工序质量状况,对出现的质量问题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6、并经复验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5)质量奖罚制度,在质量管理上实行“一票否决制”。以保证质量管理的权威性。项目部结合本工程的实际,从目标管理、宣传教育、实施步骤、措施与对策、奖罚办法、阶段总结等方面制定详细计划。(6)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制度,按专业工程师-施工员-班组长-技术工人的程序分级进行技术交底,对每道工序的操作程序、施工工艺、质量要求按标准交底清楚。(7)实行“样板制”、“挂牌制”加强对关键材料检验、成品保护等关键环节的控制。(8)加强全员成品保护意识教育,保护已完工程不受污染和损坏。(9)加强新进场工人的三级教育及考核工作,并搞好各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保证各工种持证上岗。(1

7、0)建立工程专项奖励基金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成效。为此我项目部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奖励对本工程作出贡献的管理人员及操作班组。(11)层层签订工程责任状。项目部与公司签订确保质量标准化工程责任状,明确项目经理职责权利以及奖罚措施,项目经理与施工班组签订质量标准化责任状,明确职责及奖罚措施,同时,对分包单位的工程质量也在合同中有严格明确的奖罚措施。(12)重视施工过程动态资料的搜集,我们对重要的结构、工艺、技术等工程特色方面,跟踪搜集实况映像资料,并妥善保管,以备研究,发现不足,改进方法,下次遇到近似问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2、技术管理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现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标准的

8、规定施工验收,对所有材料按照规定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2)严格执行专业与工序之间的自检、专检、交接检制度。(3)做好隐蔽验收、技术交底、技术复核和分项工程的各种施工记录,执行砼浇筑令制度,加强对施工操作工艺质量控制逐级做好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人员熟悉本工程主要特点、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控制点,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使施工工艺标准化、规范化。(4)推行ISO9002-2008国际质量标准,使工程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始终处于质量受控状态。(5)开展工前检查,做好技术复核工作,对重要的部位进行检查和复核,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如基准轴线的定位,各种架空埋地管的标高

9、和坡度的复查。(6)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工程资料,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及与工程进度的同步性。3、资料管理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编,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程资料,随施工进度同步收集积累、整理整编,做到资料齐全、准确、真实可信,并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及管理制度。4、工程技术资料的分类工程技术资料按以下五类划分,并单独组卷装订。(1)施工质量管理、竣工验收综合资料;(2)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3)工程质量控制资料;(4)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及主要功能抽查资料;(5)竣工图;成立项目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组织架构图)四、确保质量标准化的技术措施1、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1.1施工图纸

10、会审管理办法(1)进场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学习、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同时找出问题与矛盾。(2)组织水电、木工、钢筋工等班组共同核对图纸,提出问题及不详处,协商施工配合事宜,形成会审既要后提交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3)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时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分包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进行,形成纪要后经各方签字盖章确认后组织实施。1.2设计变更管理办法(1)设计变更必须办理技术核定单,并经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签字认可。(2)施工过程中发出的材料代用,施工作法改变或施工条件变化而需要修改,提出单位应办理技术核定单。(3)对发生的设计变

11、更,要及时传达到有关的管理人员及相关班组。1.3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经项目经理审核,报请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2)各专业分包必须提供相应专业的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组织设计要对全体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交底。(4)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当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调整方案,报原审批人审批后执行。1.4技术交底制度。(1)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分部工程的技术交底。(2)分部分项工程开始前,由施工员或者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3)分部和分项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质量标准、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等。对关键

12、部位施工要点和质量要求要仔细交底。(4)各项技术交底均要做好书面记录。1.5现场质量检查(1)项目部每周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工程质量检查,通过现场黑板报和简报公布检查结果,奖优罚劣,调动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2)项目部专职质检员要将主要精力放在作业面的巡视检查。项目部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对施工操作质量进行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跟班或追踪检查。(3)现场质量检查方法可采用目测法(手段为看、摸、敲、照)、实测法(手段为靠、吊、量、套)和试验检查。1.6隐蔽工程验收与技术复核(1)对具备覆盖、掩盖的部位的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在自行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提前通知有关方面进行验收,未经监理复核审定不得进入

13、下道工序,并及时办理检查记录,签字齐全。(2)工程施工过程中,按部位、按工序进行技术复核,未经检查验收的分部分项工程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3)工程竣工前,由我单位组织初验,严格执行建设部关于建筑安装工程竣工验收五条标准(工程项目按设计、规范要求全部完工;建筑物窗明地净,水通灯亮;采暖通风调试完毕,设备试运转达到设计要求,符合规范要求,数据准确有效;场地全部清理完毕,质量保证和技术资料齐全,符合标准。)确认达到竣工要求后,进行正式的竣工验收。1.7三级检查和工序交接检查(1)三级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施工员复检,专职质检员专检。(2)工序交接检查,即由下道工序操作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上道

14、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下道工序不得进入。(3)对不合格工序、部位坚决予以返工,并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预防和防范措施,杜绝发生类同质量问题。1.8分项(工序)样板制(1)在分项(工序)施工前,由项目部专业责任人,依据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要求,组织配属队伍的责任班组长进行分项(工序)样板施工。(2)在施工部位挂牌注明工序名称,施工责任人,操作班组长,施工日期等,等样板施工完成后,填写分项(工序)样板施工记录,报项目部复查合格后,再请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组织本工序专业班组人员实地学习,然后全面施工。(3)分项(工序)大面积施工时,以样板的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与验收。1.9施工部位

15、挂牌制(1)作业班组在每个施工部位挂牌,注明部位名称、施工班组、操作人员姓名、施工质量状况等,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督促各责任人严把施工质量关。(2)对连续两次发生质量问题的无论问题大小,都将给一定的处罚,直至清除出场。1.10QC小组活动(1) 根据工程特点和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确定质量管理点,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确保工程质量。(2) 在项目部和操作班组内成立质量管理小组。(3) 通过管理目标确定,质量缺陷调查分析,制定对策,措施实施,效果检查,总结提高,进行PDCA循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4)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对质量管理点和工序控制点实行预控,把质量缺陷消除在施工形成过程中。使每通过一次循环,质量缺陷均明显减少,工程质量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使工程各个分部达到一次成优。1.11作业人员素质管理(1)定期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规范、规程、工序工艺、标准计量、检验等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开展质量意识教育。(2)树立为“用户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严格按照工艺规范,使每个操作人员做到不合格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3)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