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精编.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55432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精编.(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电气工程)型立式铣床数控化改造(电气部分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题目:单片机控制的数控车床实验台系科: 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机电壹体化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2008.5.17 摘要随着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中,MCS-51系列单片机在数控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经济型数控系统大多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本文在分析了数控车床的特点和实验台应该具备的功能后,确定采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系统总体结构方案。设计方案由系统硬件结构和系统软件结构俩部分组成。关键词:数字控制,单片机系统,数控车床ABST

2、RACTWiththedevelopmentofNC,therehavebeenmanychangesinmechanicalindustry,suchasproducingmethodandstrutureofproduct.MCS-51singlemicrocomputershavebeenusedwidelyinNC,especiallyinecomicalNCequipmentsinchina.BasedonMCS-51singlemicrocomputers,theNClathetrainingequipmentisdesignedwithlessmoneyfortheprofess

3、ionalNCcourses.AfteranalyzingthefeatureofNClatheanddefiningthefunctionsoftrainingequipment,asystemgeneralschemeisassumedbyhardwarearchitectureandsoftwarearchitecture,whichusesMCS-51singlemicrocomputer.KEYWORDS:trainingequipment,numericcontrol,singlemicrocomputersystem目录1引言1.1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1.2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

4、1.3本课题研究的背景2数控车床实验台的性能要求2.1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1数控机床的组成2.2.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2.2数控车床的特点2.3数控车床实验台的方案设计2.3.1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的条件2.3.2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的壹般步骤2.3.2(1)主要机械部件改造2.3.2(2)主传动的数控改造2.3.2(3)进给传动的数控改造2.3.3总体方案设计论证和确定2.3.3(1)运动方式的确定2.3.3(2)行机构传动方式的确定2.3.3(2)运动方式和伺服系统的选择2.3.3(3)机械传动方式的确定2.4数控车床实验台的性能要求3实验台硬件系统的实现3.1数控车床实验台硬件系

5、统设计遵循的原则3.2微机控制的数控车床实验台硬件系统的具体设计.3.2.1绘制系统电气控制的结构框图3.2.2选择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类型3.2.2(1)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3.2.2(2)I/O口即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3.2.2(3)MCS51系列单片机简介3.2.2(4)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3.2.2(5)I/O借口电路及辅助电路设计3.2.2(6)硬件环行分配器3.3经济型数控车床微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4实验台功能原理及插补算法4.1车削数控原理、实验台插补功能要求和插补算法的选择4.2数字积分插补法参考文献中英文翻译附录致谢1 引言数字控制(numericalcontrolNC)简

6、称数控,是壹种利用数字化信息对设备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壹种自动化技术。将数控技术实施到加工控制中去的机床,或者说装备了数控系统的机床被称为数控(NC)机床。数控机床作为壹种使用广泛、典型的机电壹体化产品,综合应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精密测量和机床结构等方面的最新成就,是壹种高效自动化机床。数控系统不仅能控制机床各种动作的先后顺序,仍能控制机床运动部件的运动速度以及刀具的运动轨迹。由于数控机床的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柔性代表了机床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它已经成为目前机加工自动化生产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核心设备,且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柔性加工和柔

7、性制造系统的基础。1.1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1.1.1数控机床的产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各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出了高要求。产品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重要措施。飞机、汽车等生产企业大多采用自动机床、组合机床和自动生产线,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可是,在产品加工中,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约占机加工总量的80之上。对这些多品种、小批量、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零件的加工,采用专业化程度高的自动机床和自动生产线就很不合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产品竞争日趋激烈,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各企业纷纷在提高产品技术档次、增加产品种类、缩短试制和生产周期和提高产品

8、质量上下功夫,即使批量较大的产品,也不大可能多年不变,必须经常开发新产品,频繁地更新换代。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难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生产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壹种灵活、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应运而生。1952年美国帕森斯X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在美空军的委托下,合作研制出世界上第壹台三坐标数控铣床,完成了直升飞机叶片轮廓检查用样板的加工。这是壹台采用专用计算机进行运算和控制的直线插补轮廓控制数控铣床。经过三年的试用、改进和提高,数控机床于1955年进入实用化阶段,在复杂曲面的加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这种初期数控机床采用电子管和分立元件硬接线电路来进行运算和控制,体积庞大而功能单壹,但

9、它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开辟了工业生产技术的新纪元。从此,数控机床在全世界得到了迅速发展。1.1.2数控机床的发展最早采用数字控制技术进行机械加工的想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的。当时,美国北密执安的壹个小型飞机工业承包商帕森斯X公司在制造飞机框架及直升飞机叶片轮廓用样板时,利用计算机对叶片轮廓的加工路径进行了数据处理,且考虑了刀具半径对加工路径的影响,使得加工精度达到0.0015in。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的三坐标联动、利用脉冲乘法器原理的试验性数字控制系统是数控机床的第壹代。1959年,电子行业研制出晶体管元器件,因而数控系统中广泛采用晶体管和

10、印刷电路板技术,跨入了第二代。1959年3月,由美国克耐杜列克X公司发明了带有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加工中心”。1960年,出现了小规模集成电路。由于其体积小、功耗低,使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进壹步提高,数控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之上三代,都是采用专用控制的硬件逻辑数控系统(NC)。1967年,英国首先把几台数控机床连接成具有柔性的加工系统,这就是最初的FMS(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柔性制造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小型计算机开始取代专用控制的硬件逻辑数控系统(NC),数控的许多功能由软件程序实现。由计算机作控制单元的数控系统(CNC),称为第四代。1970年

11、前后,美国英特尔X公司开发和使用了微处理器。1974年,美、日等国首先研制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20多年来,微处理器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这就是第五代数字控制(MNC),后来将MNC也统称为CNC。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又出现了柔性制造单元FMC。FMC和FMS被认为是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基础。数字控制系统的许多优点使数控机床得到广泛发展,数控技术仍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线切割机、数控火花切割机、坐标测量机、绘图仪等设备上。1.2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我国对数控系统的研究开发始于50年代,但真正得到发展是从80年代开始,经历了“六五

12、”、“七五”期间的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八五”期间科技攻关开发自主产权数控系统俩个阶段,已为数控机床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九五”期间数控机床发展已进入实现产业化阶段。数控机床新开发品种300多个,已有壹定的覆盖面。新开发的国产数控机床产品大部分达到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部分达到90年代水平,为国家重点建设提供了壹批高水平数控机床。我国数控系统在技术上已趋于成熟,在重大关键技术上(包括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新开发数控系统80多种。自“七五”以来,国家壹直把数控系统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支持,现已开发出具有中国版权的数控系统,掌握了国外壹直对我国封锁的壹些关键技术。特别重要的是

13、,我国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已有很大提高,MTBF值能够在15000h之上。同时大部分数控机床配套产品已能国内生产,自我配套率超过60%。这些成功为中国数控系统的自行开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1.3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将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微型化,使之集成为壹块芯片的微机。片内含有CPU、ROM、RAM、且行I/O接口、串行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系统时钟及系统总线等。MCS-51单片机在片内存储器容量、I/O的功能以及指令系统功能等方面都大大地得到加强,特别适用于实时控制、智能仪表、主从结构的多机系统领域,是控制领域中最理想的8位机。MCS-51系列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

14、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处理功能强、速度高、容易产品化等特性,因此在我国数控机床发展过程中,经济型数控系统大多采用MCS-51型系统单片微型计算机,它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产物,在数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数控车床实验台的性能要求2.1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1数控机床的组成数控机床的组成如图2-1所示。图2-1数控机床的组成计算机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其根据输入的零件加工程序或操作命令进行相应的处理,输出控制命令到相应的执行部件,完成零件加工程序或操作所要求的工作。伺服单元和驱动装置包括主轴伺服驱动装置、主轴电动机、进给伺服驱动装置及进给电动机。测量装置是实现主轴控制、进给速度闭环控制和进给位置闭环控制的必要装置。主轴伺服系统实现零件加工的切削运动,进给伺服系统实现零件加工所需的成形运动。操作面板,是操作人员和数控机床(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工具,主要由按钮站、状态灯、按键阵列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操作人员通过它对数控机床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