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讲解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55089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核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细胞核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细胞核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细胞核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细胞核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核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核讲解材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细胞核,Cell nucleus,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核被摸、核孔复合体的化学组成、结构模型及功能 2.掌握染色质与染色体的概念、化学组成、构建过程及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3.掌握核仁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核纤层的结构与功能,核骨架的化学构成及功能 4.了解细胞的核型与染色体带型,细胞核与疾病的关系,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3,本章内容包括:,第一节 核膜 第二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 第三节 核仁 第四节 核骨架 第五节 细胞核的功能 第六节 细胞核与疾病,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4,细胞

2、核的一般特征,细胞核是真核细胞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 1.数量:绝大多数种类细胞1个,肝细胞、心肌细胞可有2个,破骨细胞650个,骨骼肌几百个。 2.大小:高等动物细胞核的直径常在510m,大小随细胞的类型及生理状态而异。 3.形态:细胞核的形状与细胞的形状及发育时期有关,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粒细胞分叶核,单核细胞马蹄形核,胚乳细胞网状核,蝶类丝腺细胞分支状核。 4.结构:间期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及核基质。 5.动态变化:细胞核的结构随细胞周期进程发生周期性变化。,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6,一、核膜的化学组成

3、,核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和脂类,所含的酶类和脂类与内质网相似。 (一)蛋白质 1.含量:约占65%75% 2.种类:20多种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基因表达调节蛋白、DNA和RNA聚合酶、RNA酶以及电子传递有关的酶类等。 (二)脂类 卵磷脂(磷脂酰胆碱)和脑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含量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高。,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7,二、核膜的结构与区域化作用,(一)核膜的结构 1.外核膜:与粗面内质网相延续,胞质面附着核糖体以及与核定位有关的微管和中间纤维。 2.内核膜:与外核膜在核孔位置相延续,核质面有核纤层。 3.核间隙:内外膜之间的腔隙,与内质网腔相通;

4、充满液态不定形物,含多种蛋白质和酶。 4.核孔:内外膜融合处的孔(复合体),一个哺乳动物细胞有30004000个核孔。,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8,(二)核膜的功能 1.区域化作用:使遗传物质处于更稳定的环境,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2.合成生物大分子:核外膜上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3.控制核内外物质和信息交流: (1)对不能自由出入核内的物质起到屏障作用; (2)核孔复合体可选择性的运输核糖体蛋白、RAN等大分子物质; (3)核膜受体有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9,三、核孔复合体与核-质间的物质运输,(一)核孔复合体

5、的结构 1.胞质环 (cytoplasmic ring) :胞质面环状结构,相连8条蛋白纤维伸向胞质。 2.核质环 (nuclear ring):核质面环状结构,相连8条蛋白纤维伸向核质,末端形成核蓝。 3.辐(spoke):包括柱状亚单位、腔内亚单位和环带亚单位。 4.中央拴 (central plug):可能是被运输的物质,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0,(二)核孔复合体的物质运输功能 核孔复合体是核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通道。不同物质可通过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出入核膜。 1.被动运输:无机离子(如K+、Cl-、Ca2+、Mg2+)和小分子物质(如单糖、氨基酸等) 2.主

6、动运输:大分子物质(如RNA、蛋白质),是一个信号识别与载体介导的耗能过程。,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1,3.亲核蛋白入核转运 亲核蛋白(karyophilic protein):在细胞质内合成、在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转运条件: 亲核蛋白有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对亲核蛋白的转运起引导作用。 胞质中有核转运受体(入核素),它可以与亲核蛋白及核孔复合体结合。 核内有RanGTP酶,它是G-蛋白,能水解GTP提供能量,核转运受体,使其释放亲核蛋白至核内。,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

7、,12,四、核纤层的结构与功能,(一)核纤层的结构 衬于内核膜的核蛋白纤维网,属中间纤维。 脊椎动物细胞中有核纤层蛋白A、B、C三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细胞中有核纤层蛋白A、B 核纤层蛋白A:仅见于分化细胞 核纤层蛋白B:存在于所有体细胞,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3,(二)核纤层的功能 1.在细胞核中起支架作用,维持核的轮廓; 2.连接细胞质骨架和核骨架,是细胞骨架系统的一部分; 3.细胞周期中参与核膜解体与重建(通过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4.为染色质提供锚定位点,与DNA解旋和染色质凝集有关,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4,第二节 染色质与染色

8、体,一 、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二、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三、染色质组装成染色体 四、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五、核型与染色体带型,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5,概述,染色质(chromatin):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构成的细丝状结构,弥散分布于细胞核内。 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染色质反复缠绕凝集而成的棒状或粒状结构。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存在形式。,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6,一 、染色质的组成成分,(一)DNA 1.遗传信息的

9、携带者,永久性成分,含量稳定;一条未复制的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2.染色质DNA有三个重要功能序列 (1)端粒DNA序列:保持染色体结构稳定 (2)着丝粒DNA序列:确保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 (3)自主复制DNA序列:是DNA复制起始点,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传递中的连续性。,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7,(二)组蛋白(histone) 1.特性 (1)基本结构成分,含量稳定; (2)富含Arg和Lys的碱性蛋白质,带正电荷; (3)与DNA非特异性结合,有降低DNA转录活性的作用。 2.类别 (1

10、)H2A,H2B,H3和H4:构成核小体核心,进化上高度保守,无种属及组织特异性; (2)H1: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位于核小体连接部,功能与染色体构建有关。,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8,(三)非组蛋白 1.概念:除组蛋白之外的染色质蛋白的总称。 2.特性: (1)为酸性蛋白质,数量少,种类多(500多种),具有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 (2)与DNA特定序列特异性结合,调控基因转录与表达,基因表达活跃的组织非组蛋白含量高。 (四)RNA 是否为固定组份尚有争论。,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19,二、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间期染色质按其染色特性和

11、形态特征分两类:常染色质(euchromatin)和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0,异染色质的类型: 1.结构异染色质(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在所有类型细胞和各个发育阶段均呈异染色质状态凝集状态,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 2.兼性异染色质(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只在某些类型细胞和一定发育阶段呈现异染色质状态,可转化为常染色质。,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1,三、染色质组装成染色体,(一)多级螺旋结构模型: 1.染色质的一级结构核

12、小体(nucleosome),核小体,核心部 连接部,H2A、H2B、H3、H4 (各2分子) 146 bp DNA:绕八聚体 1.75圈 H1(1分子) 60 bp DNA,1个核小体约含200 bp DNA,直径10 nm。,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2,2. 染色质的二级结构螺线管(solenoid) : 核小体串绕成的管状结构,每圈有6个核小体,螺距11nm,外径30 nm,内径10 nm。 3.染色质的三级结构超螺线管(supersolenoid): 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成外径400 nm的超螺线管。 4.染色质的四级结构染色单体(chromatid): 超螺

13、线管经复杂折叠成染色单体。,Turn to Page 39,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3,(二)染色体骨架-放射环模型 1.一级结构核小体 2.二级结构螺线管 3.袢环结构:螺线管沿染色体纵轴由轴心向 周围形成放射环 4.染色单体:袢环结构经过折叠形成染色单 体,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4,四、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染色单体(chromatid)与姐妹染色单体 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 染色体臂(arm) 着丝粒(centromere)与染色体的分类 动粒(kinetochore)与染色体移动 次缢痕(secondar

14、y constriction)与NOR 随体(satellite) 端粒(telomere),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5,(一)染色单体(chromatid)与染色体臂(arm) (二)着丝粒区的相关形态结构 1.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的狭窄缢痕。 2.着丝粒(centromere):位于染色体主缢痕中心部位,由高度重复的异染色质构成,其位置是染色体分类的重要依据: (1)中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 (2)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

15、3)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crocentric chromosome) (4)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omosome),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6,3.动粒(kinetochore):位于着丝粒两侧的特化的圆盘状结构,由蛋白质构成,是纺锤丝微管的附着部位,参与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向两极的迁移。 4.着丝粒-动粒复合体:是位于着丝粒-动粒区域的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有三个结构与功能结构域。 (1)动粒结构域(kinetochore domain):位于着丝粒表面,是纺锤丝附着的结构 (2)中央机构域(central domain):是着丝粒区的主题,对

16、复合体结构与功能有重要作用 (3)配对结构域(pairing domain):姐妹染色单体连接部位,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有关,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7,(三)次缢痕 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是染色体上除主缢痕之外的缢缩部位,其位置和数量可作鉴别染色体的标记。并非所有染色体都有次缢痕。 (四)随体 随体(satellite)是位于染色体末端与次缢痕连接的球形或棒状结构,主要由异染色质构成。,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8,(五)端粒 1.端粒(telomere)是染色体两端的特化部位; 2.DNA为富含鸟嘌呤核苷酸的重复序列; 3.维持染色体的完 整性和稳定性, 与细胞增值能力 相关;参与染色 体在核内的空间 排布及同源染色 体配对。,用含TTAGGG序列的DNA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显示人染色体端粒,2009-09,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陈贤均制,29,(六)核仁组织区 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