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5.2功 教案5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539182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5.2功 教案5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5.2功 教案5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5.2功 教案5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5.2功 教案5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5.2功 教案5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5.2功 教案5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5.2功 教案5人教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功【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功的概念. 2、牢固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3、熟练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并能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初中学过的功的概念吗?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师:在初中学习功的概念时,我们强调物体运动方向和力作用方向的一致性。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呢?比如相反呢?力对物体究竟有没有做功?若做了功,又做多少功呢?我们怎样来计算这些功?今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功。二、新课教学1、功的初步概念讲述 那么,高中对功是怎样定义的呢?作用在物体

2、上的力,如果使物体在力的方向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教师板书定义,同时举例)人拉车向前运动,如图1,说明拉力对车做了功。(强调车在拉力作用下,发生了哪一段位移,并指明位移的方向。)强调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师:手提水桶水平地行走,提力对水桶有没有做功?生:没有。师:为什么?生:缺少了做功的一个条件,提力方向(竖直方向)上水桶没有发生位移。师:重力对水桶有没有做功?生:没有。师:为什么?生:缺少了做功的一个条件,重力方向上水桶没有发生位移。(教师可视情况再举一些事例)师:想一想,高中物理中功的概念与初中有什么不同?生:高中讲“位移”,

3、初中讲“距离”。师:还有什么不同?生:高中讲“发生”一段位移,初中讲“通过”的距离。师:“位移”与“距离”有什么区别?“发生”跟“通过”有什么差异?(学生疑惑,回答不全面)讲述 位移是矢量,距离是标量。发生的一段位移并不要求物体非要沿着发生位移的路径通过,如人提水桶上坡,提力对水桶做功。见图2,人提水桶上坡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提力对作水平方向上分运动的水桶不做功,对作竖直方向上分运动的水桶不做功。用“发生一段位移”取代“通过的距离”不是简单的更换词组,它使我们所学的功的概念更深刻、更严密、更科学、更具普遍意义。其实,功这个概念是19世纪人们在广泛使用各种机械时总结出来的

4、。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功的概念也渐趋严密、科学、完善。我们学习功的概念也应由浅入深,由局部到一般。在今天和往后的学习中,我们是能体会到这一点的。(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和认知规律的教育)2、功的计算公式讲述 功和大小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方向上发生位移的大小来确定的,力越大,位移越大,功就越大。那么,怎样计算功的大小呢?第一种情况,当力和位移方向一致时,也就是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一致。(教师板画图3) (请学生上黑板来写)生:W=FS师:对。功等于力的大小和位移大小的乘积。这里的F表示恒力的大小,S表示位移的大小,W表示所做的功。讲述 第二种情况,当力和位移方向成某一角度时。譬如人拉小车

5、(教师板画图4),当拉力方向与小车位移方向有一夹角,即拉力F跟小车位移S矢量间的夹角为时,我们来分析拉力F对小车所做的功。我们可把力F分解成F1(F1与S同向)和F2(F2与S垂直)两个分力。根据功的定义,分力F1做功等于F1S;在分力F2方向上小车没有发生位移,所以,分力F2对小车不做功(或者说,F2对小车做功等于零)。因此,力F对小车所做的功等于F1S,由于F1=F cos,所以,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可表达为:W=FScos这是计算功的一般公式上述第一种情况是=0时的特例。师:从计算功的一般公式,谁能表达一下,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什么?生: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

6、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师:对,力对物体所做的力等于力、位移两矢量的大小和它们间夹角余弦三者的乘积。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是一个标量。那么,功的单位是怎样的呢?讲述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1焦就是1牛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米的位移所做的功,即1焦=1牛1米=1牛米。功的其它单位还有千小时。(板书) 1千小时=3.610 6 焦耳3、功的一般公式的讨论(板书) W=FScos讲述 (1)当=0,即力、位移方向一致时,cos=1,W=FScos=FS0,这是初中学过的计算功的公式(举例简析,见图5(a)力对物体做正功。(2)当0/2 即力、位移方向之间夹角是一锐角时,co

7、s0,W=FScos0,力对物体做正功。如人推车前进时,推力对车做正功(见图5(b)。结论:当0/2时,力对物体都做正功。(3)当=/2 (即力、位移方向垂直)时,cos=0,W=FScos=0,力对物体不做功,或者说,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零。例: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功,重力G和支持力F跟位移方向垂直,这两个力都不做功。单摆运动的悬线给小球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需的向心力对物体永不做功。小结: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法向力对它不做功。(教师挂出课前抄好题的小黑板) 【例1】 某人用30牛拉力拉着质量为50千克的木箱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30米的距离。已知拉力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见图

8、6),问拉力对木箱做了多少功?重力、支持力对木箱各做了多少功? 解:拉力F和位移S间的夹角为30,拉力对木箱做正功。WF = FScos=30300.866=779.4J拉力F对木箱做功779.4 J。由于重力G与位移S方向垂直,故WG =0,重力对木箱不做功。水平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N=GFScos=59.830(1/2)475 N,方向竖直向上,由于支持力N与位移S方向垂直,故WN0,支持力对木箱也不做功。(4) 当/2,即力、位移方向间夹角为一钝角或平角时,因为cos0,W0。这时,力对物体做负功。如人用推力阻碍小车向前运动,但小车还是向前发生了一段位移时,设推力F和小车位移S之间的夹角为

9、,/2,见图7(a),我们就说推力F对小车做了负功,或者说:小车克服推力做了功(取正值)。又如刹车后的汽车在摩擦力f的作用下缓缓停下来,f、S反向,=,cos1,我们说,在这一过程中, 摩擦力对汽车做了负功,或者说,汽车克服摩擦力做了功,见图7(b),再如上抛物体在上升运动过程中,重力G和位移S反向,=,cos1,重力对物体做了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功,见图7(c)。【例2】 某人用300牛推力推着质量为40千克的木箱,使木箱沿水平地面移动30米,已知推力F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见图8,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问推力、摩擦力对木箱各做了多少功?(g10米秒 )解:将推力F分解

10、成F1、F2两个分力,其中F1与S平行,F2与S垂直,分力F2对木箱不做功。故推力F做的功,WFWF1F1SFScos300300 7782 J,摩擦力fN(mgFsin)0.2(4010300(1/2) )110 N,摩擦力做功:WffScos11030(1)3300 J,就是说木箱克服摩擦力做功3300 J。4、合力的功例3 如图9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物体重200N,用50N的水平力F拉着物体前进400米,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求物体在这一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对它所做的功。【分析 】 物体在这一段运动过程中,共受重力G、支持力N、拉力F、摩擦力f四个外力的作用,方向

11、如图所示。解一:我们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令水平向右,竖直向上为正方向。F合外力FxFyFfNGFN500.2020010 N,F合外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与位移S同向,0,cos1故 W合外力F合外力Scos104001410 3 J合外力做正功。解二、我们也先求各力对物体所做功,再求总功。WFFScos1504001210 3 J(正功),WffScos2NScos20.20200400(1)1.610 3 J(负功),由于WG0,WN0,故 W总WFWfWGWN210 3 (1.610 3 )410 3 J通过例3的解析,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合外力在段位移上对物体(系统)

12、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分外力在同一位移上的功的代数和。合外力对物体(系统)做正功,表示物体(系统)机械能增加,合外力对物体(系统)做负功,表示物体(系统)机械能减少,合外力对物体(系统)做功等于零。表示物体(系统)机械能不变。 【三】小结【四】板书设计1、功的概念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是做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2、功的公式W=FScos,这是计算功的普适公式,F、S均是矢量,是两矢量间的夹角,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3、对功的公式的讨论当0/2时,力对物体做正功当/2时,力对物体做负功当=/2时,力对物体不做功4、合力的功合力的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