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中化学 有机合成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53875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中化学 有机合成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0年高中化学 有机合成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0年高中化学 有机合成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0年高中化学 有机合成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高中化学 有机合成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中化学 有机合成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修五 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第二课时)一、新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化学工作者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有机合成是有机物性质的应用,要求学生在前两章及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基础之上熟练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衍生关系以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去等基础知识,同时对本节第一课时有机合成的过程要有初步掌握。本节课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

2、线的基本技能,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学习本模块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时代及选修一化学与生活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合成的有机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2.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 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心理的期待 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三、本节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学习逆合成基本原则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对有机物性质和官能团转化方法的归纳能力。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逆合成分析法的逻

3、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新物质的不断合成是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科学魅力,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化学主人翁的身份体会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四、教学设计流程与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论依据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二)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标准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内容与层次,化学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高二学生的年龄与思维发展情况,我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特征,化学学科的特征(研究方法、基本思想、逻辑结构),教师

4、的教学优势能力及我校化学教学的技术条件。(三)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教学方法1.问题解决法 2.情境激学法(五)重、难点突破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创设1、2】多媒体展示有关新型ETFE材料创设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的合成过程,引入新课。【情景创设3】海葵毒素分子的全合成 【引入课题】逆合成分析法介绍;合成路线优化选择的基本方法。【学案导学】利用学案将有机物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复习、归纳和提升。梯度训练(乙烯为原料四个例题)【研究课题】 实践探索:长效缓释阿司匹林的逆合成分析。知识准备:水杨酸的合成反应药物阿司匹林的合成反应【总结课题】教师与学生从以下几个

5、方面共同归纳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1起始原料2合成步骤3合成路线“绿色、环保”4操作、条件、能耗5有机反应符合事实【总结】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合成路线时的常用方法。它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而这个中间体的合成也是从更上一步的中间体得来的。依次倒推,最后确定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课堂延伸】日常生活中,饮料、糖果中常常添加一些有水果香味的酯类香料,例如具有苹果香味的戊酸戊酯,你能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这种香料吗?【作业布置】1课后习题2、3题2总结有机反应中断键位置3选取生活中几种常见药物说明书,以小组合

6、作方式,查阅资料,讨论,初步了解物质结构并应用有机合成方法进行合成,写出一篇研究性学习报告。下周同学们进行交流。【活动1】通过阅读两则新闻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初步了解有机合成的应用。 【活动2】化学史介绍伍德沃德、科里【活动3】阅读教材,了解逆合成分析法原理及应用【活动4】形式:小组讨论、互评内容:1、迁移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写出方程式2、形成对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的认识,初步了解有机合成的思路【活动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1、逆合成思维方法的建立2、合成路线的优化选择【活动6】思考选择有机合成路线应遵循的一些原则。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应用逆合成分析法完成练习,分析思路。【活动

7、7】总结有机化学反应中断键的位置。【活动8】 学生应用所学有机物性质、结构及合成知识进行有机合成联系。认识有机合成与化学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情景,联系时事新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科学家艰苦及富有创造性的有机合成过程的介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使学生了解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一系列的有机合成训练题目,为培养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作铺垫,为完成后面的练习做准备。利用系列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分析、总结本节课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体会到新化合物的不断合成使有机化学具有特殊的魅力。引导学生热爱生

8、活,体验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强化有机逆合成的关键“有机反应中断键”。六、教学课后反思 1、教师变“教学”为“导学”。 2、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3、教学注重务实、创新、高效、学思结合。 4、教师学会了等待就学会了尊重。七、板书设计第四节 有机合成一、逆合成分析法目标化合物 中间体 中间体 基础原料二、实践探索:长效缓释阿司匹林的逆合成分析三、有机合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绿色性(环保、循环、原子经济性)2科学性(原理正确)3可行性(条件温和、操作安全、容易分离)4简约性(流程简、步骤少)5经济型(原料易得、成本低、产率高)课堂总结、延伸逆合成分析法总结;利用1-戊烯为原料合成戊酸戊酯香料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