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范本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653864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范本(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标准DBJ XX -XX-2016备案号 J XXXXX-2016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广东省实施细则xxxxxxxxxxxxxxxxxx(征求意见稿)2016-XX-XX发布 2016-XX-XX 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 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15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和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152367号)的要求,并依据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2014),同时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细则。本细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

2、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厂址选择和厂区要求;5、设施设备及控制要求;6、生产管理及控制要求;7、监测控制;8、绿色生产评价。本细则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广东省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广东省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地址:广州市东风中路483号粤财大厦3508室,邮政编码:51004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广东省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 本规程参编单位: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广州市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大学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

3、 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 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广州市泰兴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州市建筑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东莞市广创混凝土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xxx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xxx目 次1总则42术语53 基本规定64 厂址选择和厂区要求74.1 厂址选择74.2 厂区要求75 设施设备及控制要求95.1 一般规定95.2 搅拌楼105.3 骨料堆场105.4 材料输送105.5 废水和废浆处理115.6 废弃混凝土利用116 生产管理及控制要求126.1 一般规定126.2材料管理126.3配合比要求146.4运输及现场管理146.5 职业健康安全157 监测控制237.1 一般规定237.2

4、 噪声监测控制237.3 生产性粉尘监测控制247.4 生产废水和废浆监测控制248绿色生产评价26附录A 噪声监测记录表28附录B 生产性粉尘监测技术要求29附录C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通用要求评分表32附录D 预拌混凝土二星级及以上绿色生产评价专项要求评分表 38附录E 预拌混凝土三星级绿色生产评价专项要求评分表40- 45 -1总 则1.0.1为更好地贯彻行业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以下简称混凝土绿规),促进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规范化,达到环保、节能、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5、条文说明】本条是编制本实施细则的目的。绿色生产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然而当前我省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具有产能利用率、绿色生产水平、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较低等特点,混凝土的绿色生产问题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混凝土生产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型模式,直接排放废弃混凝土和废水,并缺乏系统性的粉尘和噪声处置措施,不仅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造成了废弃混凝土、废水和废浆等资源浪费。为此,为更好的贯彻实施行业标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J/T328,很有必要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编制本实施细则。1.0.2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广东省既有及新建、改建、扩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及评价。【条文说明】本条较

6、混凝土绿规进一步明确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及评价不仅适用于既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同时也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1.0.3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及评价除应符合本实施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广东省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本条表明了本实施细则与其他现行标准的关系,强调广东省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及评价工作,除应执行本实施细则外,还要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其他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 控制项 prerequisite item 绿色生产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2.0.2一般项 general item绿色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的条款。2.0

7、.3 废浆 industrialwastemud清洗生产设备和运输设备或分离新拌废弃混凝土时产生的含有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砂等组分的可以回收利用的悬浊液。2.0.4 生产废水 industrialwaste water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水的总称。 【条文说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所产生的生产废水一般包括废浆处置,清洗混凝土搅拌机内部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内部所排出的水。2.0.5 ERP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条文说明】ERP管理系统是企业资

8、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简称。ERP管理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优化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了时代对于企业合理调配资源的要求,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着作用。3 基本规定3.0.1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应满足环保、节能、节水、节材、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产过程应采取防尘、隔声、降噪、砂石回收、生产废水和废浆处置等措施,废浆、生产废水、噪声、生产性粉尘排放应符合混凝土绿规及本实施细则的规定。【条文说明】本条对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应满足的条件提出了要求,生产过

9、程在防尘、隔声降噪、砂石回收、废水和废浆处置等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废浆、生产废水、噪声、生产性粉尘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规定。3.0.2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使预拌混凝土配制、生产、使用及回收符合环保要求。【条文说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依据国家质量和环境管理相关规定及技术标准,结合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建立与本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确保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3.0.3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按照广东省标准预拌砂浆、混凝土及制品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DBJ15-104建立满足要求的试验室,应具备噪声监测能力

10、,并宜具备生产性粉尘监测能力。【条文说明】试验室是控制质量和监测废浆、生产废水等排放的关键部门,建立符合标准的试验室,配置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是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确保绿色生产和有效监控的保障。考虑到噪声监测设备费用不高、操作简单,同时结合广东省实际,本条提高了对试验室噪声监测能力的要求。3.0.4 在绿色生产过程中,生产废水、废浆和废弃混凝土应循环利用,不得向厂界外直接排放。【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不应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废水、废浆和废弃混凝土要循环利用,一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来可实现节材的目标。3.0.5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搅拌楼围护结构应满足使用要求并承受相应荷载的作用,

11、确保封闭持续有效。【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搅拌楼维护结构应经设计计算,满足设计使用年限,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承受当地抗震烈度和风荷载的作用,不开裂、不泄露,满足正常使用功能。主要目的是确保维护结构密闭性能持续有效,以往发现不少搅拌楼维护结构未经设计,尤其是后期改造的搅拌楼,存在围护材料厚度不足、连接薄弱,在台风季节易变形、开裂,甚至脱落,失去密闭功能,引发安全事故。3.0.6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应以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为对象,评价指标体系可由厂区要求、设施设备、控制要求和监测控制四类指标组成,指标类型分为控制项和一般项。【条文说明】本条明确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评价是以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为对象,也就

12、是以搅拌站(楼)为对象,同时规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由四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中又分为控制项和一般项,控制项必须满足,一般项为可选条件,可不合格,但对评价等级产生影响。4 厂址选择和厂区要求4.1 厂址选择4.1.1新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厂址选择必须符合环保和相关政策要求,宜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条文说明】本条结合实际,要求对于新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获得环保部门批准。4.1.2生产厂占地面积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与附近既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距离不宜少于10千米。【条文说明】对于新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依据市场情况合理选址和设计产能,考虑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特殊时效性,确定新建搅拌站与

13、既有搅拌站之间的距离不宜少于10千米的供应范围,以达到经济节能的目的。4.1.3既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改扩建应符合本细则第4.1.1要求。4.1.4改建、扩建生产厂的绿色生产评价按新建生产厂要求进行。4.2 厂区要求4.2.1厂区功能分区合理,生产区与办公区和生活区应分区布置,宜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减少相互影响。【条文说明】合理功能分区可创造一个友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生产区要远离办公区。4.2.2 厂界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要求,离居民区较近的一侧,经监测厂界噪声超过标准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隔音降噪措施。【条文说明】明确厂界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14、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要求,靠近居民区的厂界噪声超过标准的,必须采取有效的隔音降噪措施。隔音降噪措施可参考混凝土绿规第3.2.1条的规定。4.2.3 厂区内道路及生产区地面应硬化,且应保持清洁,车辆行驶时应无明显可见扬尘,未硬化的空地应进行绿化。厂区绿化率不低于10%,宜进行天面和立面的绿化。生活区宜采用海绵地面,可透水渗水。【条文说明】厂区道路硬化是满足生产运输、控制道路扬尘的基本要求。合理的植被可有效降噪除尘、净化空气。对于场地受限的企业,鼓励采用建筑物天面、立面的绿化方式提高绿化水平。4.2.4厂区应合理设置排水管网,宜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并有效利用。【条文说明】排水管网包括排水沟、各种管道和沉淀池,排水管网的合理布置是场地环境卫生的重要保证。排水管网应做到雨污分流,生产废水应通过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应符合环保要求。鼓励企业设置专用管网或利用生产废水管网收集雨水并循环使用。4.2.5厂区应配备相应的废弃油类收集设施,由专业公司处置排放。【条文说明】设备及车辆维修废弃的油类随意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如混入循环使用的生产废水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 所以应集中收集并由专业公司回收处置。4.2.6厂区应有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