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6537965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财政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 办法和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财政厅20*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确保我县新型农民科技 培训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圆满完成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 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 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 村一品”的总体思路,采取政府买单到村、培训落实到人的 工作机制,对专业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 培养一批“觉悟高、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民, 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和人才保障。以农民对

2、农业科技的需求为导向,以“办一班、兴一业、富一方”为目的,根据我县农村经济的区域发展情况,确定 在25个乡镇办事处的35个村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每 村至少确定40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以农业生产经 营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专业农民为基本学员,通过系统的 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实现下列目标:1、通过办班学习和现场指导,使参加培训的农民掌握 12门实用技术,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社会主义 新型农民,带动各村主导产业的发展。2、培训1400名农民技术骨干,使他们成为扎根农村的 农民技术员、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村的科学种养水平明显提 高,示范村年人平纯收入增加 100元以上。根据我县优

3、势产业区域发展情况,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主 要围绕粮食、烤烟、水果、蔬菜、畜牧、养蚕、药材与水产 养殖等8个主导产业开展培训;围绕各示范村的主导产业重 点开展关键技术培训,辅助开展法律法规、经营管理和农业 生产环境保护以及生产安全培训。粮食:主要包括优质稻生产、旱粮高产高效栽培和 杂交水稻制种。1、优质稻:优质稻主要品种及其配套的保优高产栽培 关键技术。2、旱粮:大豆、玉米、马铃薯、红薯等主要旱粮作物 新品牌及其高产栽培配套技术。3、杂交水稻制种:杂交水稻制种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 展及优质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烤烟:烤烟漂浮育苗技术、烟苗移栽与地膜覆盖技 术、烤烟养分与施肥技术、烤烟病虫防治、烟叶采摘

4、与烘烤 技术等。水果:早熟梨、葡萄、脐橙等水果的建园、土肥水 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基础知识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套袋生产技术蔬菜:辣椒、西瓜、萬笋、苦瓜、白菜、茄子、西 红柿等蔬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育苗移栽、肥水管理、 病虫防治等技术。养蚕包括桑叶的育苗、移栽、桑田肥水管理、桑叶 采摘、蚕虫养殖关键技术。畜牧:以生猪饲养为主,包括猪场建设、公母猪的 饲养管理、仔猪的管理与培育方法、育肥猪的管理与育肥方 法、猪饲料的营养构成及选用、猪常见疫病的症状、流行特 点及防治技术。水产养殖:以池塘养鱼为主,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池 塘养鱼技术、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鱼饲料的构成及选用、 常见鱼病防

5、治技术。药材:以杜仲、厚朴、金银花为主,主要培训、培 育、种植、管理加工和防病治虫技术。2、3、辅助培训内容:1、主要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惠农 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及土地承包与流转等方面的知识。 经营管理知识,主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知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生产安全知识。1、培训对象。选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 生产、种养规模较大、示范带动能力较强的专业农民为培训 对象,每村选择 40名专业农民作为骨干培训学员,并将名 单在示范村予以公示。2、培训单位。经县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评审择优确定,湖南省农业广播电 视学校蓝山分校、蓝山县农技推广中心、蓝山县水果

6、生产办 公室、蓝山县农技推广中心粮油经作站、蓝山县植保植检站、蓝山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种子管理站、蓝山县农产品质 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 8个单位为蓝山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 程项目培训单位。3、 培训计划。培训时间:总体培训时间安排在20* 年8月10日一20*年12月30日,每个示范村集中培训专 业农民的时间保证在 15天以上,技术人员根据农事季节巡 回进村入户指导专业农民 15次以上。培训方式:根据主 导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培训需求,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指导 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实行授课、指导、服务 三位一体。通过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操作示范、技能实践训练等多种培训形式确保培训取得

7、实效。4、培训管理。县培训工程项目办公室根据农业部、财政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制定蓝山 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对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培训学员的管理;对培训工作的办班管理、教学 环节、经费使用、奖惩政策等,制定相应的办法和制度,明确管理者和教师的职责、义务。建立核心农户档案,同时建 立对技术人员和学员的考核评价制度及监管制度,完善评价 体系。 培训机构管理:一是实行合同制管理。县培训工程项 目办公室与承培单位、承培单位与培训教师签订目标管理责 任书,明确培训示范村个数及各村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和培 训要求。二是严格执行培训工作月报制度。培训机构每月末 将办班期数、培

8、训人数、培训内容、教师进村次数等情况报 县培训工程项目办公室。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和项目验收工 作。定期不定期检查培训卡的记录情况,查看培训工作是否 落实,对参加培训的农民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核查培训卡 记录的真实性,核查培训质量和农民的满意度。 培训学员管理:建立培训卡制度,对每个参加培训的农民发放培训记录卡,记录培训工作开展的真实情况。记录 卡记载受训人的基本情况(姓名、住址、生产规模等)和培训 记录。培训机构按照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每次给农民集中 培训或现场培训后,在记录卡上记载培训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教师),并有教师、学员、班主任三方签字。培训考核合格者发给培训合格

9、证书。 培训教材编写:在选用农业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 校编写的关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教材、声像教材的 基础上,县培训工程项目办公室组织和聘请有关专业的专家 围绕本县主导产业、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编写简明实用的教材和技术资料,做到每个学员人手一册。1、成立机构。为确保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的顺 利实施,成立蓝山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 由分管副县长陈孔仁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吴友忠、县财政 局局长梁有余任副组长,农业、财政、畜牧水产、科技、科 协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项目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局 设立办公室,由农业局副局长李焕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管理

10、工作。2、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大对新 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县电视台、网站 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二是编印简讯、简报、动态以及 通过县农业信息网站发布有关新型农民培训信息;三是通过 举办项目启动仪式、 开学典礼、召开现场会、悬挂宣传横幅、 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有关政策,广泛动员农技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型农民科技 培训工程,特别是要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 与,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宣传科技的自觉性。及时报 道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不 断巩固和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成果,推动我县新型农 民科

11、技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3、部门合作。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由县农业局 牵头,县财政局、县畜牧水产局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和乡镇 办事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全面推进。县农业局负责项目 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的制定与落实,确定示范村和培训学 员,确认培训机构,落实培训场地,组织编印培训教材,组 织教学、考试、考核和发证,对学员进行跟踪服务,以及项 目的督促检查与验收等日常管理事务;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培 训工作经费,监督检查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确保项目经费 专款专用;县畜牧水产局选派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 验的技术干部担任畜牧和水产养殖产业的培训教师;各有关 部门和乡镇办事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确保培训

12、工作的落 实。4、资金使用。培训补助资金实行报帐制,培训结束后, 培训单位凭培训台帐和县培训工程项目办公室出具的检查 验收合格证明到县财政局报帐。培训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购买 教学耗材、教师补贴、交通费支出、购买和编印培训资料、 购买培训证书等。培训资金要设专帐管理,建立完善财务档 案。县财政局要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专项 资金专款专用。5、督促验收。县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加 强对培训工作的监管,重点加强对承担培训任务的湖南省农 业广播电视学校蓝山县分校等 8个培训机构在组织、管理、 培训、效果、档案等方面的监管,督促各培训机构按照合同 认真开展培训和管理工作,并把检查培训记录的真实性、培 训质量和农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培训工作好坏的主要标 准,进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对按时完成培训任务培训效果 良好的培训机构予以通报表扬和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培训 任务、培训效果较差的培训机构及时调整培训任务、收回培 训资金,并给予通报批评,做到公正评价,奖优罚劣,以确 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