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52739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项目管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2020年(项目管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2020年(项目管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2020年(项目管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2020年(项目管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项目管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项目管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登记表单位:河南省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编号:项目名称抗菌滤病毒功能纤维材料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及完成人员梁志宏、原思国、赵林、吕海欣、高晓蕾、王志武、孙希孟、戴五茜、赵晨、马伟项目所属技术领域新材料鉴定时间2007.12技术或产品现应用(试用)单位及使用效果经北京爱思泰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用户试用,该项目所研制得功能材料对于饮用水净化、有害气体和有害病毒的滤除以及长期卧床病人褥疮的防治,效果良好,容易再生。产权所属单位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发明专利号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410060275.0转化所需费用及用途转化费用需300500万元,可应用于过滤材料及医疗器械

2、开发。转让或合作开发条件开发医疗器械合作方需具备医疗器械生产资质。备注说明:1、此表可复印,1份表格只能填写1个项目,“项目简介内容”要简明扼要; 2、此表仅填写历年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的科技成果或授权专利;3、要求项目技术成熟,具备转化条件;4、本表所列项目,作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请认真筛选、填写;项目内容简介技术指标、先进性、创新性表1、 FFA功能纤维抗菌性能指标细菌类别抗菌率()大肠埃希氏菌90.0金黄色葡萄球菌90.0肺炎克雷伯氏菌80.0白假丝酵母菌70.0表2、对溶液中副粘病毒的吸附滤除指标病毒类别吸附滤除率()副粘病毒90.0FFC功能纤维生产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居国内领先

3、水平。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转化前景FFA、FFC纤维,由于其表面具有丰富电荷而对病毒具有静电吸附作用,用其制得的抗菌滤病毒口罩可对病毒微粒进行有效捕集滤除、呼吸阻力较小。加快新型抗菌滤病毒医用卫生材料的研制及系列下游产品市场化不仅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也将产生重要社会效益。产品应用范围等可应用于抗菌滤病毒口罩、防褥疮床、饮用水及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过滤材料等。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登记表单位:河南省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编号: 项目名称聚羧酸系列无甲醛防皱整理剂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及完成人员余学军项目所属技术领域精细化工鉴定时间2007技术或产品现应用(试用)单位及使用效果该技术在河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完

4、成了年产500吨中试,产品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性能优良。可以用替代进口同类产品。产权所属单位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发明专利号实用新型专利号转化所需费用及用途50万元,技术宣传,推广应用,生产设备购置与安装转让或合作开发条件国内有实力的印染助剂生产企业备注说明:1、此表可复印,1份表格只能填写1个项目,“项目简介内容”要简明扼要; 2、此表仅填写历年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的科技成果或授权专利;3、要求项目技术成熟,具备转化条件;4、本表所列项目,作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请认真筛选、填写;项目内容简介技术指标、先进性、创新性采用清洁水溶液聚合工艺,以丙烯酸、马来酸为主要单体,通过使用特殊引发体系、

5、调节单体组成、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开发成功2种羧酸基封端的聚羧酸类无甲醛防皱整理剂,完成了年产500吨中试,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查新表明,未见国内外相同文献报道,具有创新性。 产品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性能优良,无甲醛释放和残留,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可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转化前景该产品用于棉织物免烫整理性能优良,无甲醛释放和残留,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可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产品应用范围等用于各种棉或含棉织物的无(低)甲醛防皱整理。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登记表单位:河南省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编号:项目名称聚羧酸系列绿色纺织印染络合剂的

6、研究项目负责人及完成人员余学军项目所属技术领域精细化工鉴定时间2007技术或产品现应用(试用)单位及使用效果该技术在河南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完成了年产500吨中试,产品在Rudolf Chemie (Dongguan) Co.,Ltd 等完成了应用试验,在印染前处理、印花和染色织物皂洗、印染设备清洗方面性能优良,完全可以用替代进口同类产品。产权所属单位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发明专利号实用新型专利号转化所需费用及用途50万元,技术宣传,推广应用,生产设备购置与安装转让或合作开发条件国内有实力的印染助剂或洗涤剂生产企业备注说明:1、此表可复印,1份表格只能填写1个项目,“项目简介内容”要简明

7、扼要; 2、此表仅填写历年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的科技成果或授权专利;3、要求项目技术成熟,具备转化条件;4、本表所列项目,作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请认真筛选、填写;项目内容简介技术指标、先进性、创新性采用清洁水溶液聚合工艺,以丙烯酸、马来酸为主要单体,通过使用特殊引发体系、调节单体组成、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开发成功4种磺酸基封端的聚羧酸类绿色纺织印染络合剂,完成了年产500吨绿色共聚型聚羧酸系列纺织印染络合剂中试,整个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查新表明,未见国内外相同文献报道,具有创新性。 产品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已批量外销,在印染前后处理、印染设备清洗方面性能优良,可以替代国外

8、同类产品。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转化前景该产品对Ca2+、Mg2+络合能力较强,对重金属离子络合力相对较弱,对染料的分散、溶解效果好,阻垢性较好且有吸附杂质的功能,生物降解性较好,是符合环境生态保护要求的绿色络合剂,产品应用性能达到或超过进口同类产品,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产品应用范围等用于各种专用或通用无磷或低磷洗涤剂、洗衣粉等。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登记表单位: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编号: 项目名称饲用大豆肽发酵新工艺及开发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及完成人员周伏忠(负责人),谢宝恩,陈国参,刘安邦,杜 迅,陈小鸽,王法云,刘德海,陈晓飞,宁 萌,谭旭信,王红云,何慰荭,张秀江,王秋菊

9、项目所属技术领域农业鉴定时间2007.12.19技术或产品现应用(试用)单位及使用效果河南省瑞特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饲料公司饲养场,河南亿万中元生物科技饲料公司;为公司增加了科技新产品,提高了畜禽生产性能,降低了饲料和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和社会效益。产权所属单位河南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发明专利号实用新型专利号无无转化所需费用及用途100万元;主要用于锅炉、种子罐和发酵池建设,化验设备、烘干设备配置等。转让或合作开发条件转让费50万元备注说明:1、此表可复印,1份表格只能填写1个项目,“项目简介内容”要简明扼要; 2、此表仅填写历年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的科技成果或授权专利;3、要求项目技术成

10、熟,具备转化条件;4、本表所列项目,作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请认真筛选、填写;项目内容简介技术指标、先进性、创新性1、筛选出3株适宜于豆粕发酵生产饲用大豆肽的优良新菌株;产品中蛋白肽含量高达70%以上,而且还含有大量益生菌、蛋白酶和未知生长因子。2、确定了一条饲用大豆肽高效生产的多菌种固体发酵工艺;发酵周期短,设备投资少,易于产业化;而且建立了蛋白肽检测技术。3、本项目研究的饲用大豆肽使用效果明显优于市售同类产品。仔猪腹泻率降低了57.979.1%;日增重提高9.0915.4%;料肉比下降8.8010.27%;蛋鸡产蛋率提高10.44%。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转化前景

11、本项目研发饲用大豆肽多菌种发酵工艺发酵周期短,设备投资简易;所选育的菌种酶活力高,协同性好;产品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国内同类产品;项目成果资料齐全、实用性强,在饲料、养殖企业应用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产品应用范围等饲料加工企业和大型畜禽养殖场河南省科学院重点推广项目登记表单位: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编号:项目名称高浓度系列平衡肥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负责人及完成人员慕琦、宋惠娟、胡颉、潘进军、张永战、徐文涛、王有科、权淑静、陈国参、毛红彦、杜成喜、路志英、段国成、许华、苏士贤项目所属技术领域农业鉴定时间2007技术或产品现应用(试用)单位及使用效果在河南省开

12、封、商丘、周口、南阳等四个市的试验显示,对棉花、花生、小麦、玉米等都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减少投入,减轻污染,增加收入。产权所属单位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郑州田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明专利号实用新型专利号转化所需费用及用途转化所需费用500-800万元。用于生产场地建设、设备能源费用。转让或合作开发条件场地、资金投入备注说明:1、此表可复印,1份表格只能填写1个项目,“项目简介内容”要简明扼要; 2、此表仅填写历年已经通过技术鉴定的科技成果或授权专利;3、要求项目技术成熟,具备转化条件;4、本表所列项目,作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请认真筛选、填写;项目内容简介技术指标、先进性、创新性

13、项目技术指标:达到了 三个养分平衡,即:氮、磷、钾养分之间的平衡供应,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供应,营养供应与营养吸收的之间的平衡。产品养分含量达到:氮磷钾含量45%,51%,57%;微量元素0.2%。先进性、创新性: 1、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及田间试验结果决定配方,达到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最佳平衡点,营养供应与营养吸收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2、选用含中量元素的原料肥、配以微量元素、肥料增效剂等,开发生产出优质产品。已获得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等相关生产手续,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 3、采用包膜模式实现了速溶、缓释技术的纵向创新;通过调节包膜厚度和包膜物质来控制养分的水溶出,同时包膜物质的水溶胀物质形成的有机大分子网状结构能增强对溶出养分的吸附作用,减少溶出养分的损失,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4、产品外观、质量等都达到了最优,三年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经济、社会效益及推广转化前景截止2007年10月底,高浓度平衡肥在小麦产区累积推广20万亩,玉米产区累积推广近16万亩。棉花产区推广5万亩,花生、辣椒产区推广2万亩。据多点的调查统计显示:小麦平均增产率为15.22%,每亩平均增收小麦72.3公斤,累积增收小麦1446万公斤,每公斤小麦按1.5元钱计算,则增加收益2169万元人民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