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连续刚构桥梁反拉法锚下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无损检测技术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52151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连续刚构桥梁反拉法锚下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无损检测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路连续刚构桥梁反拉法锚下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无损检测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路连续刚构桥梁反拉法锚下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无损检测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路连续刚构桥梁反拉法锚下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无损检测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路连续刚构桥梁反拉法锚下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无损检测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连续刚构桥梁反拉法锚下预应力、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无损检测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录C 反拉法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C.0.1锚下预应力检测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主机及应用软件等。C.0.2锚下预应力检测检测内容主要有摩阻测试(包括锚圈口、锚垫板和管道摩阻)、钢绞线的有效预应力等。C.0.3检测技术基本原理以钢绞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反拉力F1+钢绞线与夹片静摩擦力F2=锚下有效预应力F3。反拉检测时,通过测试反拉过程中钢绞线的荷载位移变化特征,可得实际锚下预应力值。图C.1反拉法预应力无损检测示意图C.0.4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应在24h内进行有效预应力检测,检测前禁止切割钢绞线和灌浆。C.0.5预应力张拉质量检测完成宜对张拉施工质量进行综

2、合分析,并于当天形成报告。C.0.6反拉法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当张拉段长度不能满足反拉作业时,需进行特殊处理。C.0.7检测前应进行标准试验,获取必要的基础数据,以提高锚下预应力分析计算的准确度。标准试验应在与拟检测工程条件基本相同或可类比的条件下进行。C.0.8检测结果满足表C.1的控制要求评定为合格。表C.1有效预应力不均匀度的控制要求项目允许偏差(%)单根/整束锚下有效预应力偏差5有效预应力同束不均匀度5各束有效预应力同断面不均匀度2C.0.9检测不合格时,应在调整张拉后复检。附录D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检测技术D.0.1连续刚构桥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检测宜采用冲击回波法。冲

3、击回波法可直接采用定位法进行检测;也可先采用定性法检测,当孔道注浆缺陷指标超出规定标准时,再采用定位法进行检测,确定缺陷位置及长度,必要时还可采用内窥镜法进一步验证。D.0.3检测宜在注浆材料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D.0.4检测前应了解施工现场,收集施工图纸、成孔工艺、注浆资料及施工记录等现场信息,确定抽检孔道。D.0.5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注浆质量检测的两种方法(1)综合定性注浆指数If判定法:当If0.95时,注浆密实或基本饱满;当0.8If0.95时,注浆基本饱满,存在缺陷可能性小,选择性定位检测;当If0.8时;注浆存在缺陷可能性大,应定位检测。(2)冲击回波定位检测法,即等效波速

4、法。当ttz,存在较大偏差,应重新检测分析并对tz 进行复核;当tzt3tz+tw4,注浆密实或基本密实;当3tz+tw4ttz+tw2,注浆存在缺陷;当tz+tw2ttw,测点处注浆存在缺陷,且此处混凝土存在浇筑不密实、空洞等内部缺陷。式中t冲击回波实际传播时间;tz正常混凝土区域无预应力孔道位置处冲击回波的标定传播时间;tw正常混凝土区域预应力孔道未注浆位置处冲击回波的标定传播时间;D.0.6 纵向预应力孔道密实度注浆的质量评定纵向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度质量采用综合注浆指数If、最长注浆缺陷长度Lmax、注浆不密实度三项指标综合判定。按最不利状况判定质量等级,见表D.1。其中注浆不密实度按下

5、式计算。=LsumL0100%式中注浆不密实度;L0预应力孔道总长度(m);Lsum累计注浆缺陷长度(m)表D.1纵向预应力孔道注浆密实度等级判定表质量等级综合注浆指数If最长注浆缺陷长度Lmax注浆不密实度b特征类If0.95/密实或基本密实类0.8If0.950.3mLmax3m2%12%存在缺陷,应局部处治类If0.8Lmax3m12%严重缺陷,应整体处治附录E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无损检测技术E.0.1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筋)宜采用频率法进行无损检测。图E.1 频率法竖向预应力无损检测示意图E.0.2检测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有频率测试仪、加速度传感器、钢板尺等。E.0.3检测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对各块段预应力筋进行编号,测量预应力钢筋外露长度,制定现场评定标准。E.0.4检测应在预应力孔道注浆前完成。E.0.5检测过程宜分块段按顺序进行,并对检测完的竖向预应力钢筋进行标识。E.0.6实测锚下有效预应力不应低于设计张拉控制应力的70%。E.0.7检测频率为100%,初检不合格应在补张拉后进行复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