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

上传人:梧*** 文档编号:13651836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企业战略-企业集团的演进及在我国的发展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企业集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企业先进的联合形式,是生产集中和资本积聚的最新表现。在我国,企业集团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兴起的。多年来,我国企业集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应该组建什么样的企业集团以及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却常有争论。本文力求对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进而探讨我国企业集团的策略。关键词:企业集团 界定 发展策略 企业集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企业先进的联合形式,是生产集中和资本积聚的最新表现。企业集团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多年来,企业集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国应该组建什么样的企业集团以及如何发展等重大问

2、题却常有争论。本文力求对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发展我国企业集团的对策。 企业集团的界定 企业集团的雏形大约形成于19世纪中期,在这一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集团的定义尚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集团作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国内外关于企业集团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企业集团是法人联合体,其成员单位都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企业集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企业的联合组织。 厉以宁在企业集团与垄断、竞争一文中提到:企业集团是企业之间横行经济联合的产物,它是若干个企业在同一地区、同一部门或跨部门跨地区的经济联合体。这种联合体,可能主要在生产销售领域内,也可能深

3、入到所有权范围,这两种可能出现的联合都会形成企业集团,只是前一种联合形式的企业集团比较松散,后一种联合形式的企业集团比较紧密。 现代日本经济事典对企业集团所作的表述是:企业集团不是简单的企业聚合,而是特殊形式的大企业结合形态。 “特殊形式”的大企业结合形态主要表现在6个标志:相互持股、组成经理会、建立联合投资公司、大城市银行成为企业集团的中心、综合商社成为企业集团的另一个中心、配套的行业组成。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前两种表述基本上涵盖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横向经济联合中所涌现出来的所有企业经济联合体,包括的范围比较宽广。还有一种表述是把早期的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组织、现代松散的企业联合体以及

4、具有典型意义的一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排除在外,仅以大银行为核心的企业集团看作为企业集团。这种表述过于狭隘。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联合经济组织,企业集团应该是以一个或几个具有法人地位的大企业为核心,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在生产、销售、技术、所有权等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并受这个核心集团不同程度控制或影响的许多法人企业作为其外围,通过不同形式的利益联系,例如资金(包括相互持股等)及契约等而构成的经济联合体。 企业集团形成的理论分析 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原因,企业集团这一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有其动因。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其形成动因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形成了多种理论解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如下:

5、(一)垄断论者的观点 德国的鲁道夫?希法亭在关于联合制的理论中,从联合制的角度进行论述。他认为:经济繁荣时,加工部门试图与原料部门实行合并,以便联合后内部化降低成本,即后向一体化;经济萧条时,原料部门试图与加工部门联合,即前向一体化,也就是存在这种趋势:利润降低的企业总是试图与利润高的企业实行联合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利于在竞争中超过其他企业。 庇古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认为:垄断具有一定结构上的经济性,如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可以集中更多资金从事研制新产品,可以通过产品来控制产品价格等。因此,走向垄断的联合企业比单个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学者马健行在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依然是垄断一文中指出:克服利

6、润率下降和克服阻碍平均利润率形成诸因素的最有效最重要的办法是企业间的联合,即实行联合制,建立联合企业。通过横向联合,可以使那些资本有机构成很快提高利润率明显降到平均利润率以下的部门,废除自由竞争,人为的保持高价以便获得本行业的平均乃至高额利润;而纵向联合,是通过增强企业本身的市场垄断地位来获得高额利润,至少是能分享平均利润。 (二)风险分散论者的观点 由于存在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和不完全的信息,企业的生产经营必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然面对着的是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的联合,通过多元化统合途径结成企业集团,这样甲产品供大于求,乙产品可能供不应求

7、;甲产品处于衰退期时,乙产品可能处于上升期,从而可以使风险分散。 (三)交易成本论者的观点 企业集团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是市场交易的“内部化”,从而降低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集团的竞争力。 以上关于企业集团形成的动因理论探索,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表述,他们在解释某些企业集团形成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例如在交易成本论中,垂直型即纵向型企业集团,由于某一企业需要另一企业的产品作为其原料或需要其他企业购买企业产品时,他们才有可能发生交易关系,在市场上才可能存在交易成本。此时,组成企业集团才有可能节约交易成本。若水平型即横向型企业集团,它们之间不存在产品的供求关系及生产要素的买卖,也就不存在市场交

8、易,也就是不存在交易成本,因此,也就不存在因组建企业集团来降低交易成本的问题了。于是,交易成本理论在这儿就失去了效力。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对策 我国企业集团是在横向经济联合基础上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企业集团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最大的500家国有企业,其数量虽然只占整个国有工业企业总数的0.7%,但资产总额、销售税金、利润总额却分别占到37%、46%和63%。由此可见,国有大中型企业足以称为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同时,我国政府直接参与为数不少的企业集团的形成。而在西方国家,企业集团一般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有企业自发的根据发展的需要结合而成的,政府只是通过政

9、策的、法规等形式为企业集团的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引导企业集团的形成。经过实践证明,我国以政府为主体组建的企业集团成功的甚少。因为我国企业集团存在结构不合理、行为不规范、战略方针不明确等问题。 结合国外企业集团形成理论的演变,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企业集团的理论以及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现实。笔者认为,我国企业集团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改善政府与企业集团的关系,加强政府对企业集团的宏观调控 由于我国的企业集团发展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企业集团的组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企业集团的组建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用行政的手段促使其形成。当然,这在一定程

10、度上加快了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政府就要退出市场,不再作为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集团的保护伞。我国的国有企业集团就必须在市场中参加竞争,具有竞争力和强大经济实力才能在市场中生存,没有竞争实力的和没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就会走向破产,被市场所淘汰。 同时,企业集团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经济联合组织,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要求,企业集团在谋求其自身利益时难免与社会经济目标有所冲突,这就需要政府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使企业集团的目标与社会经济目标尽可能的一致,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政府在以后企业集团的发展和运作中应该从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

11、主转变,靠政策、法规等引导;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向行业管理,由微观管理为主向宏观管理为主转变。 (二)部分行业可以实行“强强联合”,壮大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 实行“强强联合”是企业集团壮大其核心企业并由此壮大整个企业集团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强强联合”,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实力较强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企业实行紧密合并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从而获得规模效应,取得规模效应的优势,降低交易成本进而降低产品总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三)不同行业可跨行业的横向联合,开展多元化经营战略 纵观当代世界,企业集团普遍采取经营多元化战略来分散风险。企业集团中众多企业成员,其经营内容各不相同,对于跨行业组建而成的企

12、业集团更是如此。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例如中远集团除从事远洋运输外,还积极参与码头、能源、工业、房地产、金融、保险、贸易、旅游等岸上行业,这就反映其多元化经营的概貌。 同时,对于互不相关的多元化或跨行业经营发展方式,人们不能夸大“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最安全”。因为,从更深层次考虑,放鸡蛋的篮子也是用钱买的,是有成本的。如果把造篮子或买篮子的成本考虑进去,可能许多企业还是选择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企业集团采用多元化战略要进行综合比较。 (四)对于基础性行业来说,要进一步增强企业集团的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也称市场集中度),是指最大的前几位企

13、业的有关数值X(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我国的企业集团在各个行业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较低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产业,如钢铁行业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据悉,在世界发达国家,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较高。2003年,全球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47家,其中日本4家,其钢产量占日本钢产量的74.29%;美国4家,占美国钢产量的54.50%;俄罗斯4家,占*钢产量的69.02%;韩国2家,占韩国钢产量79.80%;欧盟(15国)7家,占欧盟钢产量的87.46%;而我国共有13家,只占全国钢产量的44.48%,单从现在的发展来看,我国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有了进一步

14、提高。 2004年与上年相比,大企业集团数目增加72家,达到2764家。其年末资产总计为194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营业收入总计高达126387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利润总额为8296亿元,比上年增长49.5%,增幅比上年提高16.7百分点。企业集团的资产达到5亿元及以上的有2175家,比上年多92家;其中有30家超过了1000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1家,资产聚集速度明显提高。1877家企业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及以上,比上年增加了139家,其中13家企业集团超过1000亿元,比上年新增3家;有111家企业集团的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增加37家,其利润总额达到6160亿元,占

15、全部企业集团总额的74.3%,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特别是超大型、有实力的企业集团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标志着我国产业集中度的提升速度明显加快。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集团的产业集中度,我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支持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政府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钢铁冶炼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可见,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集团都认识到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要性。 更多相关文档谈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模式变革 (3716字)企业生产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模型 (3358字)生态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3121字)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评析 (3960字)企业敏捷性评价新方法 (2983字)企业群落内企业分层及其运行机制探讨 (4647字)利率变化对营运资金影响的实证分析 (2965字)企业虚拟化经营与现代服务业发展 (4570字)如何提升企业管理者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5658字)试述公司资本制度变化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4377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