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传染病的补救措施》-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6503202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禽传染病的补救措施》-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家禽传染病的补救措施》-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家禽传染病的补救措施》-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家禽传染病的补救措施》-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家禽传染病的补救措施》-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禽传染病的补救措施》-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禽传染病的补救措施》-精选课件(公开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家禽传染病的扑灭措施,对家禽重大传染病的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畜牧兽医等行政管理部门均已有明确的规定,应严格地执行,以预防这些疫病的发生;一旦发生时则要尽快将其扑灭于萌芽之中,确保养禽业的健康发展。下面介绍的是一些有关对重大传染病控制的主要措施。,一、及时上报疫情和确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患有疫病或者类似疫病的动物,都应当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尽快确诊并迅速采取措施,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二、隔 离,隔离可控制传染源,防止病禽继续扩散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加以就地扑灭。 1、患病家禽:指从发病群中隔离出来的,有典型症状或类似症状,或其他

2、检查为阳性者。它们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应集中专人看管,严格消毒。,2、可疑感染的家禽:指未发现任何病状,但与患病禽及其污染环境有过明显接触的家禽,如同群、同舍、同槽,使用共同水源等。它们有可能处在潜伏期,并有排菌(毒)的危险,应在消毒后另选地方将其隔离、限制其活动。有条件的应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治疗。,3、假定健康禽群:疫区内的其它禽类。应与上述两类严格隔离饲养,加强防疫消毒和相应的保护措施,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散喂养或转移至安全区域。,三、封锁,当发生某些重要传染病时,对疫源地进行封闭,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和健康家禽误入疫区而被感染,以达到保护其他地区家禽的安全

3、和人身健康,迅速控制疫情和集中力量就地扑灭的目的。 1、执行封锁的原则:“早、快、严、小”,即发现疫情时报告和执行封锁要早;行动要快;封锁要严;范围要小。,2、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划定: 当发生一类禽病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在兽医人员到达之前,应对病禽群进行隔离,对病禽群污染过的地方进行消毒。 疫点:是指患病动物所在的地点,一般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户)或其他有关的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则将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是指以疫点为中心,半径35km范围内的区域。划定疫区时,应尽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

4、山脉等)。 受威胁区:是指沿疫区向外顺延530km范围内的区域。,3、封锁的实施: (1)当发生一类禽病时(或当二类、三类疫病呈爆发性流行时),一经确诊,即由当地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请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并由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在封锁令实施过程中对疫点内所有的禽及禽类产品均应扑灭并做无害化处理,严禁人、禽及禽类产品、交通工具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疫点,因特殊需要进出的,须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并严格消毒,疫点出入口应有消毒措施,疫点内禽舍、场地、用具等均应严格消毒,粪便、垫料、饲料等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2)对疫区,停止禽类及其产品的贸易、移动,水禽必须圈养或指定

5、地点放养,对易感禽进行监测和紧急免疫接种。对受威胁区内所有易感禽类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和疫情监测、了解疫情动态。,(3)封锁令的解除:在疫点内所有禽只及其产品已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监督下进行彻底消毒,疫区及受威胁区未发现新的疫情,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认为可以解除封锁令时,由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申请解除封锁令,从疫点彻底消毒到解除封锁令的时间,根据不同疫病而定,一般为2130天。,四、扑 杀,扑杀政策是指在兽医行政部门的授权下,宰杀感染特定疫病的动物及同群可疑感染动物,并在必要时宰杀直接接触动物或可能传播疫病病原体的间接接触动物的一种强制性措施。当暴发法

6、定A类疫病或一类疫病,如禽流感、新城疫等,应按照防疫要求一律宰杀,家禽的尸体通过焚烧或深埋销毁。,五、紧急免疫接种,是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家禽进行的应急性接种。疫苗选择要适当。,六、消 毒,(一)消毒的种类 对于一个养禽场,预防性消毒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管理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就是清除致病性物质,使微生物失去活性。消毒的作用是指消灭致病微生物,其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依消毒的目的,可分为三种情况: 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禽舍、场地、用具

7、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2、随时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禽体内排出的病原而采取的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病禽所在的禽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禽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或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病禽隔离期间,其禽舍应每天随时进行消毒。 3、终末消毒:在病禽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隔离封锁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二)消毒的方法 1、机械性清除:用机械的方法如清扫、洗刷、通风等清除病原体,是最普通、常用的方法。如干扫、搬出棚舍内的设备,然后彻底清除舍中所有粪便、垫草、饲料残渣并运至远离棚舍的安全区,然后还

8、要对棚舍进行铲刮、冲洗、除净积聚的污垢。 应注意,机械性清除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目的,必须配合其它消毒方法进行;清扫出来的污物,根据病原体的性质,进行堆沤发酵、掩埋、焚烧或其它药物处理;清扫后的禽舍地面还需喷洒化学消毒药或结合其它方法,才能将残留病原体消灭。,2、物理消毒法 (1)日晒法: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其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同时,阳光的灼烧和蒸发水分引起的干燥亦有杀菌作用。一般病毒和生长性病原菌,在直射阳光下几分钟至几小时可杀死。曝晒的物品应铺开,并不时翻动。如将用具、蛋箱等清洁以后放在太阳下曝晒,能达到较好消毒效果。有数据表明,当空气湿度为4560%时,阳光照射3h可杀灭809

9、0%的病原体。,(2)高温法 该法常用于处理病禽相关的废弃物和病死禽,直接用火焰焚烧。有时也可用火焰喷烧污染的禽舍、地面、笼具等。 煮沸消毒:常用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大部分非芽孢病原微生物在100沸水中迅速死亡,大多数芽孢在煮沸后1530min内亦能致死。煮沸12h有把握消灭所有病原体。临床实践常用于对各种小金属、木质、玻璃用具、衣服等的消毒。在水中加入少量的化学药品(如12%的苏打)可增强杀菌力。,蒸气消毒:利用相对湿度在80100%的热空气能携带热量,遇被消毒物品凝结成水、释放大量热能而达到消毒目的。在农村就可用铁锅和蒸茏进行。临床上有流动蒸气和高压蒸气两种。该法可用于消毒棉织物品和不怕受

10、热受潮的物品,如注射器、针头等。 (3)干燥法 (4)紫外线照射法,3、化学消毒法:该法在实际工作中作用广泛、效果也理想。主要是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所谓化学消毒剂,指一种能够破坏生长性的有害微生物的化学制剂。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尽可能将消毒剂配成溶液,使药物与病原体直接接触; 消毒剂的用量和浓度要符合规定,高浓度的杀菌速度比低浓度的要快; 必须达到完全消毒所需要的时间,与被污染物质的性质和污染的性质有关。 注意温度、湿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4、生物热消毒法: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可杀死细菌(芽胞除外)、病毒、寄生虫卵等。,(三)消毒剂的选择 消毒剂是一种药剂或物质,主要是通过消

11、灭感染性因子(致病微生物)或者能使其推动活性而进行消毒。随着现代集约化养禽业的发展,养禽环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严重,为了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消毒剂的使用则必不可少。从种蛋的产出、贮存、孵化、出雏、育雏、育成、产蛋直到种禽淘汰的每个环节,消毒剂都起着很大的作用。而饲养专业户和养殖场技术人员对消毒剂往往不是十分了解,市面上销售的消毒剂种类繁多,且各具有其优缺点,这就有必要对常用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有较详细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理想消毒剂的选择按照其重要性顺序来考虑,主要应具备以下几点: (1)效果: 对每种感染性因子(病原微生物)有高度杀灭力,包括可能感染家禽的所有病原: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原虫

12、和虫卵; 易溶于水或与水混合,不管水的硬度或酸碱度如何,易制成乳剂并能保持乳剂状态; 具高水平去污效果,穿透有机物能力强,作用迅速并能保持长久的杀菌力; 抗某特定微生物的效果要取得单独试验的证实,该试验报告应来自国际或国内公认的实验室。 无强烈持久的气味、无色。,(2)安全性: 对施用饲养技术人员必须安全; 对家禽必须安全,没有残留毒性; 消毒剂的任一成分都不应在肉或蛋里残留; 对容器等设备和器材不具破坏性; 对环境必须安全。,(3)成本: 消毒剂的每个单元成本较低,即成本合算、价格便宜而且有效期长; 易于买到,运输和使用方便; 可获取下列利益:降低死亡率、提高产蛋率和饲料转化率。 在现实中这

13、种完全理想的消毒剂是没有的,然而我们可以选择尽可能具有较多上述特点的消毒剂。,4、消毒剂的选择 消毒剂是一种药剂或物质,主要是通过消灭感染性因子(致病微生物)或者能使其推动活性而进行消毒。随着现代集约化养禽业的发展,养禽环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严重,为了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消毒剂的使用则必不可少。从种蛋的产出、贮存、孵化、出雏、育雏、育成、产蛋直到种禽淘汰的每个环节,消毒剂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常用消毒剂及其种类 (一)碱类消毒剂 此类消毒剂的抗菌强度取决于碱液中氢氧根离子的解离度,解离度越高,氢氧根离子浓度越高,抗菌活性越强。 1、氢氧化钠(苛性钠、烧碱):氢氧化钠为碱类消毒剂,对细菌和病毒有强大

14、的杀伤力,能够溶解蛋白质,一般用1%2%的热水消毒被细菌和病毒污染的畜舍、地面和用具等。在1%2%的热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5%10%的食盐,能有效地提高对炭疽杆菌的杀菌力,但本品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2、氧化钙:即生石灰,呈白色或灰白色块状,易吸收水分,在空气中可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失去消毒作用;新鲜的生石灰与水作用后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解离出氢氧根离子,有杀菌作用。氢氧化钙对大多数繁殖型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对细菌芽孢无效。规模化猪场一般采用10%20%的石灰水涂刷猪舍的墙壁、栏圈、地面消毒。用生石灰消毒时必须用刚出窑的新鲜生石灰,放置一段时间后生石灰会因吸收空气

15、中的二氧化碳而失去消毒作用,使用生石灰消毒时不可撒布于干燥的地面和有猪的栏舍中。,3、草木灰:草木灰中含有一定量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使用时可用30kg草木灰加水100kg煮沸1小时,除掉灰渣,补加清水100kg即可使用。,(二)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为含氯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 此类消毒剂的杀菌机理主要有三点:一是次氯酸的氧化作用;二是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氧化;三是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死亡。,二

16、氯异氰脲酸钠粉:为广谱高效的安全消毒剂,容易分解,对细菌、病毒有强烈的杀灭效果,本品1:1500配比稀释的水溶液可用于洁净栏舍、墙壁和空气等常规消毒。 次氯酸钠:为广谱消毒剂,易分解,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本品1:500倍稀释可用于厩舍、饲喂器具和种蛋消毒,0.3%的浓度可用于舍内带畜禽的气雾消毒。,二氯海因、溴氯海因:为新型的高效广谱卤素类消毒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场和水的消毒,对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作用,尤其对病毒的消毒效果好。 漂白粉: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有效氯含量一般为25%30%,低于10%时不能用于消毒。一般用于畜舍、地面、水沟、粪便、运输车辆、水井等的消毒。 氯胺:为结晶粉末,含有效氯11%以上,性质稳定,在密闭条件下可长期保存,易溶于水、刺激性小、杀菌谱广;消毒作用缓慢而持久,可用于饮水消毒(0.0004%)、污染器械和畜舍的消毒(0.5%5%)等。,(三)强氧化剂类消毒剂 二氧化氯: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导致氨基酸链断裂,蛋白质因失去功能而使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