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轮)化学》-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650297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轮)化学》-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轮)化学》-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轮)化学》-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轮)化学》-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轮)化学》-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轮)化学》-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轮)化学》-精选课件(公开PPT)(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课时,55,第十五章,定量实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体验,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制成500 mL溶液,D,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滴定 B.玻璃导管蘸水后,边旋转边向橡皮管中插入 C.加热坩埚中的硫酸铜晶体,失水后须在干燥器中冷却,再称量 D.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试

2、纸上,A,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纸屑的作用是 。,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

3、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因为中和热是指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不相等,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跟生成H2O的物质的量有关。而中和热是指强酸跟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反应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解析,(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用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偏小,偏小,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中和滴定时,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移液管和锥形瓶,并在锥形瓶

4、内滴入1 mL指示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称量好的溶质溶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待溶解后立即倾入容量瓶中,继续进行洗涤和定容。用NaOH溶液和可溶性铝盐溶液大量制取Al(OH)3。制取Fe(OH)2时,吸取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的末端应插入FeSO4溶液中,再逐渐注入NaOH溶液。蔗糖加稀硫酸水解后,将水解液滴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即可见银镜。 AB CD以上都不正确,C,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项中有溶解放热或吸热的物质应待到室温再用玻璃棒引流到容量瓶中,错。项中用氨水与铝盐制取Al(OH)3,因NaOH过量使Al(OH)3再溶解使NaOH量不易控制。项正确,为了防止O2进入氧化

5、Fe(OH)2。中要加碱先中和稀硫酸成碱性溶液后再滴加银氨溶液。,解析,几个重要的定量实验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误差分析 (1)理论根据: (2)误差分析 若称量固体溶质时,操作无误,但所用砝码生锈,使m偏大,结果偏高。 若没有洗涤烧杯内壁或引流用的玻璃棒,使n减小,结果偏低。,a.仰视刻度线:由于操作时以刻度线为基准加水,加水量增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故c偏小图(a)。 b.当俯视刻度线:加水量偏少,溶液体积偏小,故c偏大图(b)。,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称量固体NaOH时,若称量时间过长,则因其吸水而使称量的NaOH偏少,故c偏小;若放在滤纸上称量,NaOH因潮解黏附在滤纸

6、上一部分,故c偏小。 定容前未冷却至室温,由于液体膨胀系数大于玻璃的膨胀系数,冷却后液面必低于刻度线,故c偏大。 定容时加水过多,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少量液体,使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平,这种情况下容量瓶中损失部分溶质,故c偏小。,2.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1)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2个量筒(50 mL)、泡沫塑料或硬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 (2)实验装置,(3)实验步骤 保温杯的制作(如图所示)。 往小烧杯中加入50 mL 0.50 mol

7、L-1的盐酸,并且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 用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并测量温度。 将NaOH溶液迅速倒入小烧杯中,盖好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充分搅动溶液,并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 重复实验两次。,(4)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 作为量热器的仪器装置,其保温隔热效果一定要好,因此可用保温杯来做。如果按教材中的方法做,一定要使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损失。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的配制须准确,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须稍大于盐酸的浓度。为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

8、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 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尽量减少热量散失。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重复实验23次,数据取平均值。,(5)可能的误差 未及时测出最高温度其值偏小; 使用一个量筒且未洗干净其值偏小; 烧杯过大其值偏小。,(6)注意: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碱的用量(物质的量浓度)要比盐酸多,目的是使盐酸反应完全。 计算公式: 实验中若用弱酸代替盐酸,或用弱碱(NH3H2O)代替NaOH,均会使中和热的数值偏低。,3.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1)实验原理: CuSO4xH2O(蓝) CuSO4(白)+xH2O

9、 (2)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研体、坩埚、坩埚钳、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干燥器、酒精灯。 (3)实验步骤: 研磨:在研钵中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称量:空坩埚质量为m1,坩埚和硫酸铜晶体的总质量为m2。,加热:装置如图。,注意事项:a.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b.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晶体。 c.蓝色晶体完全变白,且不再有水蒸气逸出时停止加热。 d.坩埚放在干燥器里冷却。 称量:坩埚和无水硫酸铜的总质量为m3。 再加热冷却称量,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为止。,(4)数据处理 m(CuSO4xH2O)=m2-m1 m(CuSO4)=m3-m1 m(H2O)=(m2-m1)-(m3-m1)=m2

10、-m3 CuSO4xH2O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n(CuSO4)= ,n(H2O)=,CuSO4xH2O中,(5)误差分析 引起该实验误差的操作有: 所用坩埚未经干燥或壁上沾有加热后分解的杂质。(偏高) 硫酸铜晶体未研碎。(偏低) 加热时,一是由于受热不均匀而出现飞溅现象(偏高);二是加热不完全,固体尚未全部变白就停止加热(偏低)。 坩埚未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偏低),【例1】 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坩埚; 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

11、称重,将称量过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坩埚中;,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将步骤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将步骤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 (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 4 。 (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原因是 . 1 。,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坩埚钳、酒精灯(可以不答“火柴”),步骤有错误;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称重,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

12、冷却时,,本题考查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 (1)称量坩埚及晶体需用托盘天平,加热坩埚晶体失水需用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冷却必须在干燥器中冷却,用坩埚钳转移坩埚,故缺少坩埚钳、酒精灯。 (2)第步有错误,应先在研钵中研细再放入坩埚中称量。 (3)冷却热的Na2SO4必须放在干燥器中,否则热的Na2SO4又吸收空气中的水。,解析,(4)步骤的目的是 。 (5)下面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 。 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试样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 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 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 F.加热时晶体溅出,B、D、F,保

13、证试样脱水完全,(4)步骤重复操作减少误差使晶体全部失水。 (5)A.试样中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相当于晶体中H2O含量降低,结果偏低。B.试样中有加热挥发的杂质,加热后减少的质量增加,结果偏高。C.部分脱水,水没有完全失去,加热后减少的质量少,结果偏低。D.坩埚未干燥,有水,加热后水的质量增大,结果偏高。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加热后晶体没有完全失水,结果偏低。F.加热时晶体溅出,加热后晶体质量减少大,结果偏高。,解析,【变式1】 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共设计的实验过程为:,(1)杂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采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热时将瓷坩埚置于

14、 . 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热后的坩埚应放在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蒸发皿b.石棉网c.泥三角d.表面皿e.坩埚钳f.试管夹,c,e,b,(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热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 a.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ab,(3)通过途径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相比,

15、途径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产生等量胆矾途径消耗硫酸少、途径不会产生污染大气的气体。,(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4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加热温度过高 b.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胆矾晶体部分风化,a,酸碱中和滴定 1.中和滴定原理 (1)酸碱恰好中和是指酸碱按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关系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 (2)酸碱恰好中和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最终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生成盐的性质,强酸强碱盐的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的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的溶液呈酸性。,(3)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随着酸碱中和百分数的上升,溶液的pH会发生变化,对于强酸强碱的滴定,开始时由于被滴定的酸或碱浓度较大,滴入少量的碱或酸对其pH的影响不大。当滴定接近终点(pH=7)时,很少量(一滴,约0.04 mL)的碱或酸就会引起溶液pH突变(如下图所示)。酸、碱的浓度不同,pH突变范围不同。,(4)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终点的判断:酸碱恰好中和后溶液显酸性,选甲基橙;溶液显碱性,选酚酞;溶液显中性,选酚酞和甲基橙均可以。,2.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为例。 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