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术第四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650273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技术第四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节能技术第四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节能技术第四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节能技术第四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节能技术第四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能技术第四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技术第四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精选课件(公开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5 热泵原理及应用 引言:19世纪提出热泵基本原理,20世纪20年代末付诸使用,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于空调,70年代后,因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才进一步受到重视 热泵的作用是从环境中吸取热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对象(温度较高的工质),其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的,不同的是工作温度范围。 热泵技术第一个特点:它能长期地、大规模地利用江河湖海、城市污水、工业污水、土壤或空气中低温热能。广泛应用于供热、制冷、加热或其它工业领域。 热泵技术第二个特点:是目前世界上最节省一次能源(即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供热系统。它能用少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如电能)将大量的低温热能升为高温热

2、能。例如,电热采暖消耗lkWh的电,最多只能提供认1W.h的热;而一般设计施工好的热泵系统,消耗1kW.h的电,就可提供4kW.h的热。例如:同样提供10kW.h的热,采用电阻式采暖,就需消耗34kW.h的一次能源(其中包括24kW11的发电与输配电损失);采用高效率的燃油、燃气锅炉采暖,如不计算管道的热损耗,还需消耗29比Wh的一次能源;而采用电热泵采暖只需消耗2.7kW.h的电能,再加上发电与输配电损失3.3kWh,总计只消耗6kWh的一次能源。热泵技术所消耗的一次能源仅是前两种供热方式的l5或近16。 热泵技术第三个特点:定条件下可以逆向使用,既可供热,也可用以制冷。 热泵定义:是一种将

3、低温物体中的热能传递至高温物体中的装置。应用热泵,可以把那些不能直接利用的低温热能变为有用热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节省燃料。,351 热泵原理 热泵是利用载热工质,从低温处吸取热量,并在高温处放出热量。所以其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与制冷系统完全相同,只不过制冷着眼于从低温处吸热,将低温物体的温度再降低,而热泵的目的是向高温处放热,将高温物体的温度升得更高,从而使本来难以回收的低温余热得到重新利用。 分类:常用的热泵有压缩式、吸收式、蒸汽喷射式和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3511 压缩式热泵 压缩式热泵组成: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四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通过让工质不断完成蒸发(吸取环境中热量

4、)-压缩-冷凝(放出热量)-节流一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将环境里的热量转移到工质中。热泵在工作时,将环境介质中储存的热量Q2在蒸发器中加以吸收;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即压缩机电功W ;通过工质循环系统在冷凝器中进行放热Q1,Q1Q2+W。热泵输出的热量为压缩机做功W和热泵从环境中吸收热量Q2之和。 从热力学原理知,将热能从低温处传至高温处,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热能或机械功)。热泵传给高温处的热量Q1为从低温处吸取的热量Q2与所消耗能量W之和。,热泵“供热系数(工作系数或性能系数)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定义: 高温介质获得热量与消耗能量之比。,在理论上逆

5、卡诺循环工作时,若以温度来表示,,讨论:温差T1-T2越小, 越大, 热泵消耗能量越小。,3512 吸收式热泵 吸收式热泵是热泵的另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吸收式制冷机的另一种应用。吸收式热泵和压缩机热泵的区别在于,它是利用吸收剂在加热和冷却时对载热工质的吸收和放出,使工质溶液浓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载热工质的压力,以此来取代压缩机。因此在载热工质将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过程中,可不消耗机械能,但需消耗一部分高温驱动热量。 3512 吸收式热泵 吸收式热泵是热泵的另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吸收式制冷机的另一种应用。吸收式热泵和压缩机热泵的区别在于,它是利用吸收剂在加热和冷却时对载热工质的吸收和放出,

6、使工质溶液浓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载热工质的压力,以此来取代压缩机。因此在载热工质将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过程中,可不消耗机械能,但需消耗一部分高温驱动热量。 目前生产的吸收式热泵分为两类: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是消耗少量高温的驱动热能(蒸汽或燃料),从低温热源中吸取热量,制备高温热水(热水的温度低于驱动热源温度);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不需要专门的高温驱动热源,其消耗的驱动热量直接取自低温热源。,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组成:由吸收器、发生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工作原理如图3-8所示。通常用溴化锂作为吸收剂,用水作为载热工质。溶液中LiBr约占60。当LiBr-H2O溶液在发生器中被驱动热源

7、(水蒸气、高温热水或燃料烟气)加热升温后,水就以水蒸气形式从溶液中逸出。于是发生器中压力升高,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凝结,放出汽化潜热将流经冷凝器的高温热水进一步加热供用户使用。冷凝后的水经节流阀导人低压蒸发器。与此同时,发生器中的溶液由于水蒸气逸出,浓度增加,并靠本身重力溢流至吸收器中。浓溶液在吸收器中与来自蒸发器的水蒸气相遇,将水蒸气吸收,成为稀溶液后,由溶液泵又送回发生器。溶液在吸收水蒸气的过程中,使吸收器内的压力下降,并放出吸收热,将流往吸收器的低温热水加热。也就是低温热水先在吸收器中加热,再流至冷凝器进一步加热,从这两处各吸收一部分热量。吸收器与蒸发器是相通的,二者的工作压力相同,都低于大

8、气压力。所以当冷凝器中的冷凝水经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后,由于压力突然下降,立即闪蒸生汽,在汽化过程中因需吸收汽化潜热而降温。此温度将低于流经蒸发器的低温热源水,从而可从低温热源水中吸取热量。通常是将发生器和冷凝器放在一个圆筒容器中,将吸收器和蒸发器放在另一个容器中,称为双筒式结构也有全置于一个容器中的,称为单筒型的。 如果以Qa表示在吸收器内放出的热量,Qb为发生器中供给的热量,Qc为冷凝热量,Qe为蒸发器自低温热源的吸热量,在理想的情况下可认为Qa十QcQb十Qe,则这种吸收式热泵的工作系数为,352 热泵在节能领域应用和展望 热泵的COP=27。节能效果明显,现已广泛应用工夫木材、食品(茶和水

9、果)、陶瓷、造纸、印刷、石油和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例如,目前大约有400台热泵式木材干燥机正在运行,年处理能力约为20万立方米。 例如,设室内采暖温度为18。C,室外温度为-9,e=0.6时,如直接用电炉取暖,每消耗1kWh电能,可得热量3600kJ。若用热泵从室外冷室气吸取热量来取暖,需要的能量是多少?,临界热绝缘置径,某窑炉侧墙厚500 mm,开有直径150 mm 的观察孔,炉内温度为1700 ,环境温度为27。设“零压面”位于窑底,观察孔中线至窑底距离为1000 mm,小孔的流量系数为0.62,窑内烟气标准状态的密度为 1.30 Kg/Bm3,,烟气比热为Cp =1.43 KJ/Kg,

10、求小孔一昼夜的散热损失(包含呼吸现象显热损失和辐射热损失)。 (1) 观察孔辐射热损失计算: 绘制电热网络图如下所示:,(1) 观察孔辐射热损失计算: 绘制电热网络图如下所示:, 角系数的计算:,根据角系数完整性和自见性:,同理:, 小孔面积,41 热管换热器 411 热管结构 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1)密闭管壳,为一两头封闭的金属因管;(2)管芯,为起毛细作用的多孔结构物(多孔金属,金属丝网,烧结的多孔陶瓷材料等);(3)工质,管内充有一定量的工质,用以传递热能。按其工作作用分为三段:吸收热量的蒸发段,输送工作介质的绝热段,放出热量的冷凝段。,412热管工作原理 (1)蒸发段工质的蒸发。热管

11、的蒸发段与热流体接触,管芯内的工作液体受热后蒸发,从热流体(如锅炉尾排烟气)吸取潜热;(2)绝热段工质蒸汽的流动。蒸汽在中心通道从蒸发段经绝热段流向冷凝段,(3)冷凝段蒸汽冷凝。热管冷凝段与冷流体相接触,工质向冷流体(如锅炉省煤气的锅炉给水或预热器中的助燃空气)放热并冷凝,冷凝液在吸液芯毛细力或重力作用下返回热管蒸发段管。,413热管分类 1、热管种类 有重力热管、吸液芯热管、旋转式热管。重力热管结构简单,可在与水平成1090倾角内有效工作,但凝结液流易分布不均,易出现蒸汽带水冲刷内壁等,影响热管工作性能。若在热管内壁沿轴向开槽,则可使凝结液分布均匀,并可使槽顶液膜减薄,使传热增强,加上内壁表

12、面积增加,可使热管换热量增大。旋转式热管,有一定锥度,工质随壳体一起旋转,冷凝凝结液受离心分力作用返回蒸发段,旋转热管可不设吸液芯。由于离心力作用,冷凝液分布均匀,传热增强。,2、热管特性 (1)传热性能好。利用工质蒸发与冷凝相变传送热量,传热热阻小。热管内高度真空,工质受热后极易蒸发而产生压差,向冷凝段传输基本上不存在阻力,使热管近于等温传热。在热管换热器中,冷流体和热流体都是横向掠过管束,热管加热段和冷却段外表面均能设置肋片,热管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大。 (2)适用温度范围广。热管的工作温度是由工质和内外换热条件决定,而工质可选用不同种类的液体,因此可在-2702300之间工作,目前技术上成熟

13、的热管换热器主要工作在-20400的范围。而且热管的热源不受限制,可以是火焰、烟气、水蒸气、电加热、日光辐射或其他热源。 (3)结构简单,热流密度可调。热管元件可独立安装,结构简单,热管元件的数量可根据换热量增减,同时还可单独进行更换。由于冷热流体相互隔离,可完全避免冷热流体之间的相互泄漏与污染。热管换热器中加上隔板可形成不同的通道,因而可用一种热流体加热两种冷流体或者相反。此外,改变冷凝段和蒸发段长度的比例,可调节热流密度。,41 4 热管工作特性 在正常情况下,蒸发段和冷凝段之间的温差不超过510,若温差过大,则表示热管工作不正常。这种不正常现象若发生在低热流下,则说明热管元件的质量不好;

14、若发生在高热流下,则表示热管已达到其工作极限。热管的热流极限与工作温度、倾斜角等有关。对吸液芯热管,一般存在四种极限。 (1声速极限 热管蒸汽腔内的流动与缩放喷管中气体的流动十分类似。在圆柱形热管内,沿蒸发段的整个长度,蒸汽量不断增加,由于截面不变,蒸气被不断加速,压力不断降低,这类似于缩放喷管中的收缩段。在蒸发段出口处,流速达到最大值,压力降为最低值。而在冷凝段中,情况正好相反,沿着冷凝段,蒸汽不断凝结,流速不断减小,压力逐渐回升,这类似于缩放喷管中的渐扩段。蒸发段末端相当于喷管的喉部,以声速为正常工作极限。当热管达到声速极限时,便出现流动阻塞现象。此时即使进一步减小冷凝段与冷源之间的热阻,

15、也只能使冷凝段的温度降低,热流量将不再增加,并且冷凝段的温度降低对蒸发段的温度不产生影响,因为在声速条件下,冷凝段温度的变化不能向上游传递。此时,热管沿轴向温度变化很大,传输能力迅速降低。由于通过热管传输的热量与蒸气流速成正比,而声速是与绝对温度的0.5次方成正比,因此,在热流与温度的坐标图上(图44中的曲线),只有在较低温度下,声速极限才可能成为传热的一个限制。,(2)携带极限 在热管内,蒸汽和回流液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在蒸汽和液体的交界面上产生剪切力。当热管中蒸汽流速足够高时,就可能把液体从吸液芯表面撕下来由蒸汽流所突带。这样,凝结液返回量减少,当携带量足够多时,返回蒸发段的液体的量

16、不能满足蒸发段的需要。于是,蒸发段的吸液芯会出现干涸,达到携带极限。蒸汽流中携带的凝结液量与蒸汽和液体之间的密度差有关。热管的工作温度越高,蒸汽与液体的密度差越小,蒸汽所携带的凝结液越少,携带极限所对应的允许最大热流值也相应增大,如图44中曲线2所示。热管的携带极限还与吸液芯材料表面毛细孔尺寸及形状、工质的表面张力、热管的尺寸及放置的角度有关。当达到携带极限时,会引起工质对热管端部的追击。此时,可以听见携带的液滴撞击冷凝段端部的声音,而继续增大热流时,蒸发段壁温度明显增高。 (3)毛细极限 热管内工质的循环是靠吸液芯的毛细作用。毛细作用的抽吸压力(即毛细压头) PB必须大于或等于蒸汽从加热段沈向冷却段的压力降PV、冷凝液体从冷却段回流到蒸发段的压力降PL以及重力压差Pg, PB PV+PL+Pg,,一般随热负荷的增大面增大,而PB则是由吸液芯的结构形式决定的。 当蒸发段内蒸发的液体超过了毛细作用所能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