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2 文档编号:13649892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措施》-公开DOC·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摘要 2 引言 3一、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特点 3 (一)担保行为背后的巨大风险 3 (二)风险的较高不确定性 3 (三)担保风险的分类 4(四)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劣势 4二、担保机构风险影响因素 4 (一)统一的法律规则的缺乏 4 (二)社会用用环境差 5 (三)与银行协作的欠缺 5 (四)债务人还款能力与意愿低 5(五)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监管不力 5(六)风险控制与管理能力差 6三、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控制 6(一)战略上风险的回避和转移 6(二)制度上风险的分散和消除 7(三)操作中风险的严格控制 9(四)代偿发生后强有力的资金追回措施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 【摘要】担保

2、业务,尤其是融资类担保,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业务。担保业务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担保范围的局限、担保品种的单一促使担保风险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甚至大于收益所带来的回报。因此,对于风险的防范则成为担保机构所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地从战略上、制度上、操作中以及代偿后分别阐述了风险防范所需要的应对措施。【关键词】担保机构 风险防范 对策Abstract:Guarantee business, especiallyfinanceclasssecurity, is ahigh-riskfinancial operations.The particularity ofits ownsecurity oper

3、ations, andlimitations ofwarranty, guaranteesecurityriskto promotea singlespeciesfar more thanpeople expected, evengreater than thebenefitsbrought about by thereturn.Therefore,risk preventionis asecurityinstitutionsmust pay attention totheimportant issue.This paper briefly from thestrategy, system,o

4、peration, andcompensationareelaboratedupontheneed to deal withrisk preventionmeasures.Keywords:Guarantee Agency;Risk prevention;Strategy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引言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贡献越来越突出,不仅要提供数以亿计的的职位供百姓劳动就业,还会给国家上缴大量的税收,支持着国家的发展,是关系着国际民生的强大存在。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却一直是一个棘手、犀利的大难题。政府、社会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信用担保,面向社会提供的制度化的保

5、证,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手段,这时就应运而生了。但是,信用担保却是一直实实在在的高风险行业,每年倒闭的担保机构不计其数,能存活下来的也就是政策性担保机构及极少的商业性担保公司。风险防范是经营担保公司的关键,其成败极大的取决于风险监督与风险管理是否合理,能否将风险控制在可操作范围内。本文就此对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的一系列措施做了基础探讨。一、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特点(一)担保行为背后的巨大风险担保机构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是为企业在银行借取经营性资金、在企业工程项目上招投标时提供担保。担保行为则是当贷款人无法或不愿以偿还在银行的债务时,担保机构则必须履行义务替企业偿还银行的贷款,用少量的担保费

6、承担巨大的担保责任。担保风险则是,由于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因素。包括各种内部因素,如贷款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无法偿还,担保机构自身风险控制意识低、掌控风险能力差引起担保风险的发生。另外外部风险诸如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银行信贷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利息等的调整都会使担保机构的风险处于不确定的动荡状态中。而在内外部的对比中,贷款企业的信用风险是担保机构风险的主要来源。贷款企业若是不能全部偿还银行的贷款,担保机构就会形成资金的流失,风险也就因此形成。可以如是说,担保机构“经营的是信用,管理的却是风险”。因此,风险的防范是担保机构存亡的关键因素,是担保机构面临的重中之重的严峻课题。(二)风险的较高不确定性商业性

7、担保机构又与政策性担保不同,商业性担保完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基本得不到国家的补助。其所产生的亏损要用自有资金弥补,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商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就更加重要及必需,它是担保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若是风险把握控制不好,一笔担保所发生的亏损很可能就影响到整个公司的全部业绩。担保公司是通过对多数项目的低收费来弥补少数项目发生的大额损失,但由于它承保的项目数量有限,担保项目的金额、期限各异,反担保措施的落实程度千差万别,担保项目的离散性很大,无法精确计算担保费率,所以这就要求担保公司对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将风险控制在担保机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三)担保风险的分类担保风险按

8、照引发风险的层次性分类,可以分为系统性担保风险和非系统性担保风险。由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政策、法律的变化等引发的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而由于担保机构决策失误、企业信用变化、违规操作等引起的风险为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包括有法律风险,非系统性则包括担保项目代偿风险、反担保措施风险、业务操作和项目管理风险、担保资金安全风险和道德风险等。(四)商业性担保机构的劣势担保基金规模小,担保贷偿能力比较差,抵御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弱;担保对象的封闭性,增大其运行风险的可能性。同时,担保机构面临着较大的可持续发展风险。目前信用担保的主要业务品种还是贷款担保,这是一种风险程度最大的信用担保形式,担保机构只靠微薄的收入

9、很难弥补可能发生的代偿或赔付,这很大程度上威胁了担保机构的生存。 二、担保机构风险影响因素担保机构发生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部经济环境、信用环境、法律环境和国家政策导向等的变化都会对担保机构的经营产生影响;担保机构自身的经济实力、人才素质、经营管理经验、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等,更是担保机构能否持续经营的关键。担保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发生风险的原因与其他企业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它又是一个经营信用产品的特殊企业,其主营业务是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信用担保。从其特殊性出发,导致担保机构发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统一的法律规责的缺乏我国的担保行业发展迅速,10多年的时间已初具规模,

10、但相关方面的立法却十分缺失。在担保体系的建设及担保行业的运作上,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法规加以规范和保障,我国虽出台了一些有关担保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但立法层次却较低,多以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为主,对担保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此外,已出台的信用担保配套法律法规还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使得担保公司的运作无章可循、无所适从。这直接影响了担保公司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信用环境差 完善的社会征信服务体系和整体信用水平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担保公司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计划经济致使国家信用代替了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而我国个人和企业信用观念普遍比较淡薄,整体信用水平普遍偏低,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尤其低,这使得

11、经营性商业银行所不愿或无力涉及高风险业务,就使得担保公司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由于整个社会征信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担保公司和被担保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被担保人的信用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都很突出,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及银行不参与风险分担,担保公司可能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不只是来自被担保人,还来自商业银行。 (三)与银行的协作的欠缺 我国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协作关系。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十分有限。目前,全国与国有银行有协作关系并与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担保机构不足担保机构总数的60。担保公司与商业银行所处的地位极为不平等,在贷款担保风险的分担上,大多数担保公司与协

12、作银行在担保关系上普遍存在着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现象,协作银行往往只享受权利而不愿承担义务或承担较少义务,担保公司几乎承担着全部风险。 (四)债务人还款能力与意愿低 在担保行为中,债务人具有良好的还款能力是担保责任得意顺利解除的关键。因此担保机构在为债务人提供担保之前,必须先学会如何学习、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债务人如果在道德品质上存在问题,在主观上不愿意偿还债务,同样也会给担保机构带来极大的风险。有些企业通过提供虚假资料、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骗得担保机构的信任,从而套取银行存款;有些债务人在具备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也拖欠银行的债务,造成担保机构的代偿。因此,在法制建设尚未健全、信用环

13、境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的还款意愿可能要比企业的还款能力更重要。(五)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监管不力要是担保机构在做担保业务时,为债权人提供了百分之百的担保,担保行为就可能成为债权人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债权人在贷款项目的评审、审批和贷后项目的监督管理方面就有可能有某种程度的放松,增加了贷款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行,也增大了担保机构的风险。(六)风险控制与管理能力差 担保机构是经营信用的特殊机构,只有自身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充足的现金支付能力,才有可能为债务人提供信用保证。我国担保公司普遍规模小,而且缺乏资金补偿渠道。如果规模上不去,那么因杠杆倍数的限制,业务量也会受到限制。一旦发生代偿,担保公司就很有可

14、能无法持续经营,潜在风险非常大。此外,以目前情况来看,担保公司普遍还未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控制与分散机制,担保风险主要还是靠经验管理来控制,经营风险很大。三、商业性担保机构风险管理的对策探究当担保机构为债务人的还款出具了保证合同,只要债务人没有全部清偿债务,担保风险就会存在。担保机构不可能完全消除担保风险,当担保机构可以通过自身的管理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风险,尽可能的把风险控制在担保机构可以接受的水平。(一)战略上回避和转移风险1.关注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业内法律法规的关注和前瞻性研究,这样可以增强担保机构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和相关法规变化的洞察力,及早做好应对准备。2.造就专业化职业队伍担保风险的高发性、离散性与不确定性,势必要求担保机构管理层和员工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管理层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管理经验,对担保风险和经营环境应有充分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所以,在担保公司建立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